臘月廿八的長安,年味已濃得化不開。朱雀大街兩側的商鋪門口,掛滿了紅燈籠與春聯,紅色的綢緞在寒風中輕輕搖曳,如同流動的火焰;街頭巷尾,小販們推著小車,高聲叫賣著春聯、福字、鞭炮與糖果,孩子們穿著新衣,拿著糖葫蘆在街道上追逐打鬨,歡聲笑語此起彼伏。而這喜慶的氛圍中,又因一樁即將到來的良緣,多了幾分格外的熱鬨與期待——李逸與蘇瑤的婚期,已近在眼前。
逸品軒的門口,更是被裝點得格外喜慶。兩盞一人高的紅燈籠懸掛在門兩側,燈籠上用金線繡著“喜”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門框上貼著一副大紅春聯,上聯是“才子佳人天作合”,下聯是“民生福祉共踐行”,橫批是“永結同心”,這是長安著名的文人墨客特意為李逸與蘇瑤題寫的,既讚揚了兩人的良緣,也肯定了他們為民生所做的貢獻。
夥計阿福正帶著幾個夥計,將一串串紅色的鞭炮掛在屋簷下,臉上滿是笑容:“咱們逸品軒能有今天,全靠李大人與蘇姑娘的努力。如今他們要成婚了,咱們可得把店裡裝點得喜慶些,讓全城百姓都知道這樁美事!”
店內,蘇瑤正與繡娘商議婚服的製作細節。江南織造府送來的“鴛鴦戲水”絲綢,被平鋪在案上,紫紅色的底布上,一對鴛鴦栩栩如生,周圍環繞著盛開的荷花與荷葉,金線勾勒的紋路在燈光下泛著光澤。繡娘拿著針線,小心翼翼地在絲綢邊緣繡著細碎的珍珠紋,說道:“蘇姑娘放心,這婚服的領口與袖口,我會用孔雀羽線繡上纏枝蓮紋樣,再綴上細小的珍珠,保證在婚禮當天,您穿上它,定能成為全城最亮眼的新娘。”
蘇瑤看著絲綢上的鴛鴦圖案,臉上泛起甜蜜的紅暈:“多謝繡娘費心。婚期定在三月初三,還請您務必在二月底前完成,也好讓我提前試穿,看看是否合身。”
“蘇姑娘儘管放心,老身定會按時完成!”繡娘笑著答應。
與此同時,逸品酒莊也推出了“喜酒套餐”。酒莊門口的告示牌上,用醒目的紅字寫著:“為賀李大人與蘇姑娘新婚之喜,凡在正月初一至三月三十期間,預訂葡萄酒作為喜酒者,均可享受八折優惠;購買‘帝王醉’陳釀十壇以上,還可免費獲贈定製酒壇,壇身刻‘永結同心’字樣。”
告示剛一貼出,便吸引了眾多百姓前來谘詢。一位準備在二月成婚的年輕公子,當即預訂了二十壇“西域風”葡萄酒:“李大人與蘇姑娘是長安的模範情侶,用他們酒莊的喜酒,既能沾沾喜氣,又能享受優惠,真是太好了!”
而此時的戶部衙門內,李逸正忙著與同事交接手頭的工作。他將鹽鐵監管的詳細記錄、西域商路協調的往來文書,一一整理好,交給接手的官員:“鹽鐵監管方麵,需重點關注江南鹽場的產量與西北鐵廠的質量,每月要彙總一次數據,確保鹽鐵價格穩定;西域商路協調方麵,要與回紇的巴圖保持聯係,及時了解商隊的動態,若遇到問題,可直接聯係安西都護府協助解決。”
接手的官員認真記錄著,點頭說道:“李大人放心,您交代的事情,我定會妥善處理,絕不讓工作出任何差錯。您就安心準備婚禮,婚後若有需要,隨時可回戶部指導。”
交接完工作,李逸並未立刻回家,而是帶著隨從,前往西域商路的貿易驛站查看民生服務點的籌備情況。此時的焉耆驛站,工人們正在緊鑼密鼓地搭建民生服務點的房屋,屋頂的瓦片已鋪設完畢,工匠們正在安裝門窗;驛站內,醫官們已將藥材分類整理好,擺放在木質的藥櫃中,臨時賬戶的辦理流程也已製定完畢,隻待房屋建成後便可投入使用。
“負責人何在?”李逸走進驛站,高聲問道。
一位身著青色官服的官員立刻上前,躬身行禮:“屬下參見李大人。”
“民生服務點的籌備進度如何?能否在春節前建成投入使用?”李逸問道。
負責人連忙答道:“回大人,房屋主體已基本完工,預計三日內便可完成內部裝修;醫官與辦理賬戶的吏員也已到位,藥材與辦公用品也已備齊,定能在臘月三十前建成投入使用,讓過往商隊與西域百姓過個安穩年。”
李逸滿意地點點頭,叮囑道:“民生服務點關乎百姓與商隊的便利,一定要確保服務質量。醫官要認真為百姓診療,不得敷衍了事;辦理賬戶的吏員要耐心解答商隊的疑問,簡化辦理流程,讓大家感受到大唐的關懷。”
“屬下謹記大人教誨!”負責人躬身應道。
離開驛站時,天色已近黃昏。夕陽的餘暉灑在西域商路上,將遠處的沙丘染成了金色,偶爾能看到幾支商隊的身影,正朝著長安的方向行進——他們要趕在春節前回到長安,與家人團聚。李逸望著商隊的背影,心中滿是欣慰,他知道,民生服務點建成後,這些商隊的出行將會更加便利,他們的旅途也會多一份保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春節前夕,唐太宗特意召李逸與蘇瑤入宮。太極殿內,暖意融融,唐太宗坐在龍椅上,看著站在殿下的兩人,臉上滿是笑容:“朕聽聞你們的婚禮籌備得差不多了,今日召你們入宮,是為了給你們送些賀禮,也算是朕的一點心意。”
說著,唐太宗示意內侍將賀禮呈上來。內侍們捧著一個個精致的錦盒,依次走到李逸與蘇瑤麵前:第一個錦盒內,放著一百兩黃金,金光閃閃;第二個錦盒內,是一千匹上等綢緞,有紅色、紫色、藍色等多種顏色,皆是江南織造府的精品;第三個錦盒內,裝著人參、鹿茸、當歸等珍稀藥材;最後一個錦盒內,放著一對和田玉鴛鴦,玉質溫潤,色澤潔白,鴛鴦的姿態親昵,栩栩如生。
“這對和田玉鴛鴦,是朕特意讓工匠為你們打造的,寓意二人婚姻美滿、白頭偕老。”唐太宗語氣溫和地說,“李逸,蘇瑤,朕期待你們婚後,能繼續為大唐的民生與發展出力,成為百官與百姓的榜樣。你們一個擅長政務與經濟改革,一個擅長民生與商業創新,夫妻同心,定能為大唐帶來更多福祉。”
李逸與蘇瑤連忙跪地謝恩:“臣民女)謝陛下恩典!臣民女)定不負陛下期望,婚後繼續為大唐的民生與發展鞠躬儘瘁!”
離開皇宮時,長安城內已響起了零星的鞭炮聲,劈裡啪啦的聲響,為這座城市增添了更多的年味。家家戶戶的窗戶上,都貼上了紅色的窗花,有的是“福”字,有的是“鴛鴦戲水”,有的是“年年有餘”,處處洋溢著團圓與喜慶的氛圍。
李逸與蘇瑤並肩走在街道上,看著眼前熱鬨的景象,心中滿是幸福與憧憬。蘇瑤手中捧著裝有和田玉鴛鴦的錦盒,指尖輕輕撫摸著錦盒的紋路,輕聲說道:“逸哥哥,你看這長安的年味多濃啊!再過一個多月,我們就要成婚了,想想都覺得開心。”
李逸握住她的手,眼中滿是溫柔:“是啊,瑤兒。再過不久,我們就要成婚了,還要一起推動民生服務點的運營、女子技藝學堂的開設、江南酒莊分號的建設,想想都覺得充滿力量。有你在身邊,有這些民生與商業的理想可追,便是我此生最幸福的事。”
蘇瑤靠在他的肩上,臉上露出甜蜜的笑容:“我也是。未來的日子,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我們都要一起麵對,一起為百姓做事,一起守護大唐的繁榮。”
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在長安的街道上,將兩人的身影拉得很長。街道上,百姓們的笑容、商販們的吆喝聲、孩子們的歡笑聲,與零星的鞭炮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溫馨而熱鬨的新春圖景。
李逸與蘇瑤知道,長安的新春即將到來,他們的良緣也將在新春的喜慶中圓滿落幕。但這並非結束,而是新的開始——婚後,他們將以夫妻之名,繼續並肩前行,在民生與商業的道路上,為大唐的繁榮昌盛,為百姓的幸福生活,書寫更多精彩的篇章。
夜色漸濃,長安城內的燈籠紛紛亮起,紅色的光芒照亮了整個城市,如同一片紅色的海洋。李逸與蘇瑤並肩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中滿是對未來的期待。他們知道,屬於他們的幸福生活,以及屬於大唐的美好未來,都將在這新春的喜慶中,緩緩開啟。
喜歡穿越唐朝當財子請大家收藏:()穿越唐朝當財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