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的季風帶著濕熱的氣息,吹鼓了“逸品號”第一隊的船帆。五艘商船在船長王勇的帶領下,曆經二十餘日的航行,終於在一個清晨抵達真臘的吳哥港。遠遠望去,港口的木質碼頭延伸至海麵,岸邊擠滿了身著彩色紗籠的真臘人,他們手中揮舞著鮮花與水果,是真臘國王派來迎接大唐商船的使者——早在半個月前,波斯商人穆罕默德的書信便已送達吳哥窟,真臘貴族們早已盼著能親眼見到大唐的絲綢與瓷器。
“靠岸!”王勇站在“逸品二號”的船頭,高聲下令。船員們熟練地放下錨鏈,調整船帆角度,商船緩緩停靠在碼頭邊。還未等跳板搭穩,真臘的官員與商人便迫不及待地湧了上來,為首的是真臘丞相之子桑坤,他身著鑲金邊的白色紗籠,頭戴金冠,臉上滿是期待。
“歡迎大唐的使者!我們國王已在王宮備好宴席,就等諸位到來!”桑坤說著半生不熟的漢話,熱情地握住王勇的手。
王勇笑著回應:“多謝丞相公子的迎接。我等此次前來,帶來了大唐最好的絲綢與瓷器,願與真臘友人共促貿易,共享繁榮。”
話音剛落,桑坤便迫不及待地走向貨艙。當船員們打開艙門,一箱箱疊放整齊的絲綢、一摞摞裹著稻草的瓷器映入眼簾時,在場的真臘人都發出了驚歎聲。桑坤伸手撫摸一匹正紅色的蜀錦,指尖劃過細膩的錦緞,感受著上麵用金線繡出的鳳凰紋樣,眼中滿是癡迷:“這絲綢的色澤真鮮亮,比波斯商人帶來的絲綢還要好!摸起來像流水一樣順滑,我們國王的王後,定會喜歡這樣的料子!”
一旁的真臘商人坡倫則拿起一個青花瓷碗,碗身繪著纏枝蓮紋樣,釉色均勻透亮,他對著陽光仔細查看,忍不住讚歎:“這瓷器質地細膩,圖案精美,敲起來聲音清脆,定是大唐最好的瓷窯燒製的!在我們真臘,隻有國王與貴族才能使用這樣的寶貝,定能賣出好價錢!”
王勇見眾人對商品讚不絕口,心中放下了懸著的石頭。他按照李逸臨行前的囑托,取出早已準備好的貿易清單,對桑坤與坡倫說道:“丞相公子,坡倫先生,我們此次帶來的絲綢,有蜀錦、吳綾等多個品種,蜀錦每匹售價五十貫銅錢,吳綾每匹四十貫;青花瓷碗每個十貫,青花瓷瓶每個二十貫。若一次性采購滿百匹絲綢或百個瓷碗,可享受九折優惠。我們希望換回真臘的香料,如胡椒、豆蔻,還有象牙;若是有優良的棉花種子,也可用來交換,我們願意用更高的比例兌換。”
桑坤與坡倫對視一眼,眼中滿是驚喜。波斯商人帶來的大唐絲綢,每匹售價高達六十貫,而“逸品號”的報價不僅更低,還能享受折扣,這對他們來說無疑是天大的好事。坡倫立刻說道:“我們真臘盛產胡椒與豆蔻,象牙也有很多,棉花種子更是有上好的品種!我願意采購兩百匹蜀錦、一百五十個青花瓷碗,這是一萬三千貫銅錢,另外再附贈五百斤胡椒、三百斤豆蔻,還有十袋棉花種子,您看如何?”
王勇心中一喜——李逸特意叮囑過,棉花種子對江南棉田的推廣至關重要,如今能輕鬆換到,已是意外之喜。他當即點頭:“成交!我們這就安排船員卸貨,還請坡倫先生派人將香料、象牙與棉花種子送到船上。”
接下來的三日,吳哥港熱鬨非凡。船員們與真臘腳夫一起,將絲綢與瓷器搬下船,又將一袋袋香料、一根根象牙、一筐筐棉花種子搬上船。桑坤還特意邀請王勇前往王宮赴宴,真臘國王身著金箔裝飾的紗籠,坐在王座上,對大唐的絲綢讚不絕口:“大唐的工匠真是心靈手巧,這樣好的絲綢,比天上的雲霞還要美!以後,還請‘逸品號’常來真臘,我們願意長期與大唐貿易!”
王勇起身行禮:“國王陛下放心,我們定會常來。下次再來,我們還會帶來大唐的新商品,如改良後的織布機、更精美的瓷器,也希望能帶回更多真臘的特產,讓大唐百姓也能見識真臘的富饒。”
離開吳哥港時,“逸品號”的貨艙已堆滿了香料與象牙,王勇小心翼翼地將十袋棉花種子放在船長室的木箱裡,貼上“江南棉田專用”的標簽——他知道,這些種子帶回大唐後,定能讓江南的棉農們欣喜不已。
船隊繼續航行,十日後來到天竺的俱屍那揭羅港。與真臘的熱鬨不同,天竺的港口更顯莊重,碼頭邊矗立著石雕的大象,身著白色長袍的天竺商人正站在岸邊,手裡拿著賬本,顯然早已做好了貿易準備。為首的商人名叫阿羅憾,曾通過西域商路與“逸品軒”有過往來,見到王勇後,立刻熱情地迎了上來:“王船長,一路辛苦!我們國王早已得知‘逸品號’要來,特意讓我在此等候,還準備了天竺最好的香料招待諸位!”
王勇跟著阿羅憾來到天竺王宮,天竺國王坐在鋪著絲綢的寶座上,身邊站著幾位大臣。寒暄過後,王勇取出改良織布機圖紙,遞到國王麵前:“陛下,這是大唐最新改良的織布機圖紙,比上次送來的版本,效率還能再提升兩成,織出的布料也更平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天竺國王接過圖紙,仔細翻閱。上次“逸品軒”送來的織布機圖紙,已讓天竺的織布效率提升了三成,貴族們對大唐布料的需求大幅增加,如今見到新的改良版本,國王眼中滿是驚喜:“太好了!這樣的好東西,我們天竺一定要買!朕願意用兩百匹天竺最好的棉花,交換這份圖紙,另外再附贈三百斤胡椒、五十斤印度紫檀木,如何?”
王勇連忙點頭:“陛下慷慨!我們願意交換!”——天竺的棉花纖維更長,適合紡織高檔布料,帶回大唐後交給逸品女紅坊,定能織出更精美的繡品;而印度紫檀木質地堅硬,紋理美觀,是製作家具的上好材料,在長安定能賣出高價。
在天竺停留的半個月裡,王勇每天都與阿羅憾一起,處理貿易事務。一日,阿羅憾帶著他來到天竺的市集,市集上擺滿了各色水果,其中一種橢圓形、外皮金黃的水果引起了王勇的注意。“這是芒果,我們天竺的特產,果肉香甜多汁,成熟後放在陰涼處,能保存一個月以上。”阿羅憾說著,剝開一個芒果,遞給王勇。
王勇咬了一口,香甜的果肉在口中散開,帶著淡淡的果香,比大唐的桃子還要美味。他立刻說道:“阿羅憾先生,我要采購一百筐芒果!這樣的好水果,大唐百姓肯定喜歡,我們‘逸品軒’要把它作為新商品推出!”
阿羅憾笑著應允:“沒問題!我這就安排人挑選最新鮮的芒果,保證每一個都成熟飽滿。”
離開天竺時,“逸品號”的貨艙已被塞得滿滿當當——底層是沉甸甸的象牙與紫檀木,中層是香氣撲鼻的胡椒與豆蔻,頂層是裝滿芒果的竹筐,船員們站在甲板上,看著堆得像小山似的貨物,笑著說道:“這次真是滿載而歸,回去定能讓李大人與蘇姑娘滿意!”
與此同時,第二隊的五艘商船在船長趙剛的帶領下,也順利穿過馬六甲海峽,抵達波斯的巴士拉港。波斯的氣候乾燥炎熱,碼頭邊的建築多是白色的石屋,身著白色長袍、頭戴頭巾的波斯商人早已等候在岸邊,他們手中拿著水袋,準備迎接遠道而來的大唐船員。
“歡迎來自大唐的朋友!”波斯商會會長阿裡走上前,用流利的漢話說道。他曾在長安停留過一年,對大唐的商品十分了解,此次得知“逸品號”帶來了肥皂,更是早早便組織商人等候。
趙剛帶著阿裡來到貨艙,打開一箱肥皂。這些肥皂是逸品女紅坊最新製作的,有圓形、方形兩種形狀,表麵還印著“逸品軒”的字樣,散發著淡淡的薰衣草香氣。阿裡拿起一塊肥皂,在水中沾濕後揉搓,很快便產生了豐富的泡沫,他驚訝地說道:“這肥皂的去汙力比我們波斯的皂角強太多了!而且便於攜帶,正好解決我們這裡氣候乾燥、衣物難清洗的難題!”
周圍的波斯商人也紛紛圍上來,拿起肥皂試用,一個個讚不絕口。阿裡當即對趙剛說:“趙船長,我代表波斯商會,采購五百個肥皂!每個售價兩貫銅錢,這是一千貫銅錢,另外我們還準備了兩百件玻璃製品,作為額外的交換,希望能與‘逸品軒’建立長期合作,以後每月都要采購肥皂!”
趙剛心中大喜——波斯的玻璃製品在大唐極為稀缺,之前隻有西域商路偶爾能帶來幾件,售價極高。他走到另一艘船的貨艙,看著裡麵擺放的玻璃杯、玻璃花瓶,這些玻璃製品晶瑩剔透,比大唐的琉璃還要精美,忍不住讚歎:“阿裡會長,這些玻璃製品真是太棒了!帶回大唐後,定能讓‘逸品軒’的商品更上一層樓!”
在巴士拉港停留的幾日裡,趙剛還與阿裡達成了其他合作——波斯商人願意提供玻璃製造的基礎技術,幫助大唐培養玻璃工匠;而“逸品號”則承諾,下次再來時,會帶來大唐的造紙術與印刷術,讓波斯的書籍製作更加便捷。
離開巴士拉港時,“逸品號”的貨艙裡裝滿了玻璃製品,船員們還特意在貨艙裡鋪上了柔軟的羊毛毯,防止玻璃製品在航行中損壞。趙剛站在船頭,望著漸漸遠去的波斯港口,心中滿是期待:“等回到長安,這些玻璃製品定能引起轟動,大唐與波斯的貿易,也會因這次遠航變得更加緊密!”
此時的長安,李逸與蘇瑤正站在逸品軒的庭院裡,看著工匠們整理從西域商路運來的香料。蘇瑤輕聲說道:“不知道‘逸品號’的船隊現在到哪裡了,真希望他們能早日平安歸來。”
李逸握住她的手,笑著說:“放心吧,周海與趙河都是經驗豐富的船長,陳舟與林帆又精通導航,他們定會平安回來的。等船隊回來,咱們的‘遠洋商品展’就能如期舉行,讓長安百姓也嘗嘗真臘的芒果、天竺的香料,看看波斯的玻璃製品。”
蘇瑤點點頭,眼中滿是期待。她知道,“逸品號”的遠航,不僅是一次貿易之旅,更是一次文化與技術的交流之旅——大唐的絲綢、瓷器、肥皂走向海外,海外的香料、棉花、玻璃、水果走進大唐,這樣的雙向貿易,定能讓大唐的商貿更加繁榮,讓百姓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而在遙遠的海麵上,“逸品號”的兩支船隊正滿載著貨物,順著季風朝著長安的方向航行。船員們站在甲板上,望著遠方的海平麵,心中滿是歸鄉的喜悅——他們知道,這次遠航的成功,不僅能讓自己獲得豐厚的報酬,更能為大唐的遠洋貿易開辟新的天地,讓“逸品號”的旗號,在更多的海域飄揚。
航線的拓展,貿易的繁榮,技術的交流,文化的融合——這一切,都在為大唐的盛世添磚加瓦。而李逸與蘇瑤,也將繼續懷揣著“民生為本”的初心,推動大唐的商貿走向更廣闊的天地,書寫屬於大唐的輝煌篇章。
喜歡穿越唐朝當財子請大家收藏:()穿越唐朝當財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