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王公子的末路 —— 德敗者的結局_穿越唐朝當財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穿越唐朝當財子 > 第156章 王公子的末路 —— 德敗者的結局

第156章 王公子的末路 —— 德敗者的結局(1 / 1)

長安的冬月,寒風卷著殘雪,拍打在大理寺的朱紅大門上,透著刺骨的涼意。寺內的公堂之上,燭火搖曳,氣氛肅穆得讓人窒息——禮部尚書王家的定罪文書,正由大理寺卿親自宣讀,每一個字都像重錘,砸在跪在堂下的王軒心上。

“犯人王軒,早年經營鹽商期間,偷稅漏稅達五萬貫,證據確鑿;後因私鹽案被判流放,卻在途中買通押送官逃脫,屬‘欺君逃刑’;更於今年四月,勾結沙陀盜匪,意圖劫掠大唐聯合商隊,從其身上搜出勾結書信,罪無可赦!”大理寺卿展開卷宗,聲音洪亮如鐘,“其家族禮部尚書王氏,縱容子弟作惡,包庇偷稅漏稅,依據大唐律法,剝奪王家爵位,全家流放嶺南,永不敘用!”

王軒跪在地上,身著囚服,頭發散亂,早已沒了往日長安紈絝的囂張氣焰。聽到“全家流放嶺南”時,他猛地抬頭,眼中滿是驚恐與不甘:“大人!我認罪!可我家人是無辜的!求大人開恩,饒過我父母妻兒!”

大理寺卿冷冷瞥了他一眼:“早知今日,何必當初?你勾結盜匪時,怎沒想過家人?你逃脫流放時,怎沒想過家族榮辱?這是陛下親批的判決,無可更改!”

話音落下,兩名獄卒上前,架起癱軟的王軒,押向牢獄。公堂外,王家的府宅已被禁軍圍住,仆役們抱著衣物細軟,滿臉惶恐地走出大門,往日門庭若市的尚書府,如今隻剩下緊閉的朱門與門前散落的殘雪,一派衰敗景象。消息傳到長安街頭,百姓們紛紛感歎:“王家這是自作自受!王軒平日裡橫行霸道,欺壓商戶,如今落得這般下場,都是活該!”

三日後,是王家流放嶺南的日子。臨行前,王軒突然向獄卒提出請求:“我想見李逸一麵!我有重金相贈,求他在陛下麵前為我求情!”獄卒上報後,唐太宗念及李逸與王軒素有糾葛,便準了這一請求,讓李逸前往長安城外的驛站見王軒最後一麵。

驛站內,爐火微弱,王軒被鐵鏈鎖在柱子上,麵前的桌上擺著一個沉甸甸的木盒——裡麵裝滿了金條與珠寶,是他藏在府中密室、未被抄沒的私產。看到李逸走進來,王軒眼中瞬間燃起希望,掙紮著起身:“李逸!你來了!快坐!”

李逸走到桌前,沒有看那木盒,隻是靜靜地看著王軒,目光平靜無波。“李逸,我知道你如今深得陛下信任,又有百姓支持。”王軒急切地說道,雙手緊緊抓著木盒,“這裡有五百兩黃金,還有這些珠寶,都給你!求你在陛下麵前美言幾句,饒我一命!哪怕讓我做牛做馬,我也願意!”

李逸緩緩搖頭,從懷中取出一冊泛黃的《論語》,放在王軒麵前的桌上。“王軒,這些年你我爭鬥不斷——你阻我鹽鐵改革,搶我商戶客源,我從未想過要趕儘殺絕。可你呢?偷稅漏稅,逃脫流放,甚至勾結盜匪,危及商隊安全,這每一件事,都是你自己選的。”

他指著桌上的《論語》,語氣沉重:“我不缺錢,也不會收你的錢。這冊《論語》,送你路上讀。裡麵有句話,‘德不孤,必有鄰’,反之,德若敗壞,再富貴的家族,也會分崩離析。敗家不可怕,敗德才致命——若你早年踏實經商,遵守律法,而非處處算計、作惡多端,何至於落得家破人亡、流放嶺南的下場?”

王軒看著那冊《論語》,又看了看桌上的黃金珠寶,臉上的希望漸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絕望與悔恨。他想起自己年少時,父親曾教他“誠信經商”,可他卻嫌太慢,總想走捷徑;想起自己偷稅漏稅時,商戶們敢怒不敢言的眼神;想起自己勾結盜匪時,沙陀首領貪婪的笑容……一幕幕往事湧上心頭,他突然癱坐在地上,淚水順著臉頰滑落:“我錯了……我真的錯了……”

李逸看著他悔恨的模樣,心中沒有報複的快感,隻有一絲惋惜。“嶺南雖遠,卻也能重新做人。”他轉身準備離開,走到門口時,停下腳步,輕聲說道,“若你能在流放途中讀懂這冊《論語》,或許,還有機會彌補對家人的虧欠。”

說完,李逸推門而出,將王軒的嗚咽聲與驛站的寒冷一同留在了身後。門外,蘇瑤正站在“逸品代步車”旁等候,見他出來,連忙上前:“逸哥哥,都結束了?”

李逸點點頭,握住她的手,目光望向遠方的官道——王家的流放隊伍正緩緩前行,車輪碾過積雪,留下兩道長長的轍印,漸漸消失在天際。“結束了。”他輕聲說道,“這場持續兩年的‘紈絝之爭’,終於畫上了句號。”

消息很快傳遍了長安的朝堂與江湖。商戶們得知李逸拒絕重金、隻贈《論語》,紛紛稱讚他“仁商”:“李大人不僅為我們商戶做主,還不趕儘殺絕,這份胸襟,真是難得!”西市的張掌櫃甚至在逸品軒門前掛起了“仁商典範”的牌匾,號召商戶們向李逸學習。

朝堂上,蘇定方、程處默等官員也對李逸讚不絕口。在早朝時,蘇定方奏道:“李逸麵對王軒的重金誘惑,不為所動,反而以《論語》教化,既彰顯了律法的威嚴,又體現了君子的慈悲。如此胸襟,可為百官表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唐太宗聽後,笑著對群臣說:“李逸這孩子,不僅務實利民,更有君子之風。他用自己的行動證明,真正的強者,不是靠打壓對手,而是靠堅守品德、造福百姓。朕能得此賢臣,實乃大唐之幸!”

那日傍晚,李逸與蘇瑤並肩走在拓寬後的廣濟路上。百姓們看到他們,紛紛熱情地打招呼,有的遞上剛烤好的紅薯,有的送上自家做的點心。李逸接過一個紅薯,剝開外皮,遞給蘇瑤一半,笑著說:“你看,百姓的認可,比任何爵位、任何財富都珍貴。”

蘇瑤咬了一口紅薯,香甜的味道在口中散開,她點點頭:“逸哥哥,你一直說‘德是根本’,如今,大家都看到了你的德,也認可了你的德。未來,我們還要繼續堅守這份初心,為百姓多做實事。”

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在長安的街道上,照亮了百姓們的笑容,也照亮了李逸與蘇瑤緊握的雙手。王軒的末路,成了長安百姓口中的“警示故事”,而李逸“以德報怨”的胸襟,則成了大唐朝堂與江湖共同推崇的“君子典範”。

這場“紈絝之爭”的落幕,不僅讓李逸的聲望達到了新的高度,更讓“務實利民、堅守品德”的理念,深入了更多人的心中。未來,當李逸繼續推動科技革新、拓展貿易版圖時,這份“德”與“實”,將成為他最堅實的支撐,也將成為大唐繁榮的重要根基。

喜歡穿越唐朝當財子請大家收藏:()穿越唐朝當財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穿越異世界,覺醒帝皇鎧甲 納米生物殖裝 大航海:開局天胡,一路無敵 直播爆火!開局嚇哭S級玩家 女生寢室436 盜墓:我,胡氏八一,覺醒金光咒 最後的一個風水師 您的外賣到了 玄之又玄 茅山續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