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四年的初夏,長安城裡的槐樹鬱鬱蔥蔥,細碎的花瓣落在乾淨的青石板路上,被往來的行人輕輕踏過,留下淡淡的清香。與去年此時不同,今年的長安,再也沒有了以往的惡臭與臟亂——街道兩旁的垃圾箱整齊排列,公共廁所乾淨整潔,下水道順暢地排走雨水與汙水,整個都城都透著一股清爽利落的氣息。
這日清晨,戶部的官員們正忙著統計上半年的民生數據,當看到“長安瘟疫發生率”這一欄時,所有人都忍不住發出了驚歎。一名年輕的官員拿著統計報表,快步跑到戶部侍郎李逸的書房,聲音裡滿是激動:“李大人!您快看看!今年上半年,長安的瘟疫發生率比去年下降了整整80!尤其是夏季常見的痢疾、霍亂,今年幾乎沒有出現病例!貧民窟的人口死亡率也下降了60,百姓的平均壽命預估能提升三歲!”
李逸接過報表,仔細翻看——上麵詳細記錄著長安各坊的瘟疫發生情況,去年此時,僅城東貧民窟就有上百人因痢疾去世,而今年上半年,整個長安因瘟疫死亡的人數不足十人,且多為年老體弱者。看著這份數據,李逸的心中滿是欣慰,半年來的辛苦付出,終於有了最直觀的回報。
“好!太好了!”李逸放下報表,站起身,“走,我們現在就去貧民窟看看,看看百姓們的生活到底有了哪些變化。”
兩人很快來到城東的貧民窟。與去年深秋相比,這裡早已換了一副模樣——曾經狹窄泥濘的小巷,如今鋪上了平整的青石板,雨水順著石板縫隙流入下水道,再也沒有積水;巷子裡的垃圾堆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每隔五十步擺放的木質垃圾箱,箱子裡的垃圾早已被清運乾淨,箱體擦拭得一塵不染;不遠處的公共廁所前,百姓們有序地排隊,沒有人再隨地大小便,廁所門口的洗手池邊,還有幾位孩童在認真地洗手,嘴裡念叨著“便後洗手,遠離病菌”的口訣。
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婦人,正坐在自家門口的小凳上,逗著懷裡的小孫女。這老婦人正是去年深秋向李逸哭訴的那位,她的小孫子去年因喝了臟水去世,今年春天,她又添了一個小孫女,如今已經半歲,長得白白胖胖,十分可愛。
老婦人遠遠看到李逸,立刻抱著小孫女站起身,快步走上前,一把抓住李逸的手,激動得熱淚盈眶:“李大人!您可來了!今年夏天,我們這再也沒鬨瘟疫了!您看我的小孫女,健健康康的,吃得多睡得香,再也不用像去年那樣擔驚受怕了!真是太謝謝您了!”
李逸看著老婦人懷裡的小孫女,小家夥正睜著圓溜溜的大眼睛看著他,嘴裡還咿咿呀呀地哼著,可愛極了。他笑著說:“大娘,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現在街道乾淨了,水源清潔了,瘟疫自然就少了。以後,您再也不用擔心孩子們的健康了。”
老婦人連連點頭,哽咽著說:“是啊!以前巷子裡全是汙水,孩子們在汙水裡玩耍,很容易生病;現在街道乾淨了,還有專門的廁所,孩子們也養成了洗手的好習慣,再也不用怕病菌了。李大人,您真是我們的再生父母啊!”
周圍的百姓們聽到動靜,也紛紛圍了過來,七嘴八舌地稱讚起來。一位中年男子笑著說:“李大人治市,長安換新!現在的長安,比以前乾淨多了,住著也舒心!以前每到夏天,巷子裡就臭烘烘的,蒼蠅蚊子到處飛,現在不僅不臭了,還能聞到街邊槐樹的花香!”
“是啊!”一位賣菜的農婦接過話茬,“以前我賣菜,菜籃子旁邊總圍著蒼蠅,顧客都不願意買;現在街道乾淨了,蒼蠅少了,我的菜也賣得快多了,收入比去年多了三成!”
還有一位年輕的工匠說道:“我以前總擔心家人會染上瘟疫,現在再也不用怕了。而且,官府還在貧民窟附近建了學堂,我的兒子今年秋天就能去讀書了,這都是李大人的功勞啊!”
百姓們的稱讚聲此起彼伏,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李逸看著眼前的景象,心中充滿了成就感——他推動城市改革,不僅僅是為了改善環境,更是為了讓百姓們能過上健康、幸福的生活。如今,他的目標正在一步步實現。
李逸在貧民窟停留了整整一個上午,與百姓們親切交談,詢問他們生活中還有哪些困難。當得知部分百姓希望能有更多的就業機會時,他立刻說道:“大家放心,朝廷正在籌備長安城的綠化工程,計劃在街道旁種植槐樹與柳樹,還會修建幾個市民廣場。到時候,會招募大量百姓參與,大家都能有活乾,有錢賺!”
百姓們聞言,更是歡呼雀躍,紛紛表示願意參與工程。一位年輕的流民激動地說:“李大人,我以前靠乞討為生,現在不僅有了安置房,還能靠自己的雙手掙錢,真是太感謝您了!不管是種樹還是修廣場,我都願意乾!”
李逸走訪貧民窟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宮中。李治得知後,龍顏大悅,立刻下旨,召李逸即刻入宮,還特意在禦花園設宴,邀請了蘇定方、魏徵、長孫無忌等重臣作陪,要親自嘉獎李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當日傍晚,李逸身著朝服,來到禦花園。此時,禦花園裡早已擺好了宴席,李治坐在主位上,笑容滿麵地看著他。“李逸,你來了!快坐下!”李治笑著招手,“今日召你前來,是為了嘉獎你推動的糧食改革與城市改革。你可知,如今長安百姓都在稱頌你‘李公治市,長安換新’,這稱號你實乃當之無愧!”
李逸連忙起身行禮:“陛下過獎了!這都是陛下重視民生、大力支持的結果,臣隻是做了分內之事。”
“你不必過謙。”李治端起酒杯,站起身,“你推動的‘逸品糧’種植,解決了大唐的糧食短缺問題;你主導的城市改革,解決了長安的瘟疫難題,這兩大民生難題,困擾大唐多年,卻在你手中一一化解。朕決定,封你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位列副宰相,讓你能更好地統籌全國的民生改革,將長安的經驗推廣到各地!”
“臣謝陛下恩典!”李逸連忙跪地行禮,心中滿是感激。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雖為副宰相,卻擁有參與朝政決策的權力,這意味著他能更好地推動民生改革,讓更多百姓受益。
蘇定方見狀,也端起酒杯,笑著說道:“賢婿,恭喜你!你從最初的鹽鐵改革,到後來的糧食改革、城市改革,每一項舉措都實實在在地惠及民生,沒有半點虛功,你真是我大唐的‘民生之臣’!老夫為你感到驕傲!”
魏徵也點頭附和:“蘇將軍所言極是。李大人不僅有遠見卓識,更有實乾精神,大唐能有你這樣的臣子,是百姓之福,也是朝廷之福。未來推廣‘逸品糧’與城市改革經驗,還需李大人多費心。”
長孫無忌補充道:“陛下已決定,從國庫中撥款二十萬貫,作為全國‘逸品糧’推廣與城市改革的專項經費。李大人有任何需求,都可直接向朝廷稟報,我們定會全力支持。”
李逸站起身,端起酒杯,對著李治與諸位重臣說道:“陛下,諸位大人,臣定不辱使命!如今的成績,隻是民生改革的開始。未來,臣計劃將‘逸品糧’推廣到全國各州府,尤其是西北邊疆與受災地區,讓每一位百姓都能吃飽飯;同時,將長安的城市改革經驗複製到洛陽、揚州、成都等大城市,再逐步推廣到中小城市,讓大唐的每一座城市都能乾淨整潔,讓每一位百姓都能住上乾淨房,過上幸福的生活!”
“好!有誌氣!”李治大聲稱讚,“朕相信你定能做到!來,我們共同舉杯,為大唐的繁榮昌盛,為百姓的幸福生活,乾杯!”
“乾杯!”眾人紛紛舉起酒杯,酒杯碰撞的清脆聲響,在禦花園中回蕩。夕陽的餘暉灑在眾人身上,給每個人的臉上都鍍上了一層溫暖的光澤。
宴會結束後,李逸漫步在皇宮的石板路上,夜色漸濃,宮中的燈籠次第亮起,照亮了前方的道路。他抬頭望向夜空,月亮已悄然升起,皎潔的月光灑在長安城的上空,仿佛在守護著這座剛剛煥新的都城。
李逸的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他知道,民生改革的道路還很漫長,還會遇到各種困難與挑戰——可能會有官員的推諉懈怠,可能會有百姓的不理解,可能會有資金的短缺。但他更清楚,隻要他堅守初心,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推進改革,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在不久的將來,大唐的田野裡,金黃的玉米與飽滿的土豆將隨處可見,百姓們再也不用擔心糧食短缺;大唐的城市裡,乾淨的街道、整潔的廁所、清新的空氣將成為常態,百姓們再也不用擔心瘟疫的威脅;大唐的每一位百姓,都能吃飽飯、穿暖衣、住好房,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這,便是李逸心中最美好的大唐盛世。而他,將繼續為這個目標奮鬥,用自己的智慧與汗水,書寫大唐民生改革的新篇章,讓大唐的光芒,照亮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喜歡穿越唐朝當財子請大家收藏:()穿越唐朝當財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