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半年成效,百姓稱頌_穿越唐朝當財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穿越唐朝當財子 > 第205章 半年成效,百姓稱頌

第205章 半年成效,百姓稱頌(1 / 1)

永徽七年的深秋,長安城內金風送爽,朱雀大街兩側的梧桐樹葉被染成金黃,簌簌落在乾淨的青石板路上,與往來行人的腳步聲交織成悅耳的旋律。此時的戶部議事大廳內,氣氛比室外的秋陽更為熱烈——李逸正召集洛陽、揚州、成都等十餘座改革試點城市的刺史,召開“城市改革成效彙報會”,總結半年來的改革成果,為下一步全國推廣做準備。

議事大廳中央的長桌上,整齊擺放著各地的彙報材料,有詳細的統計報表、百姓滿意度調查問卷,還有記錄改革前後對比的畫卷。李逸坐在主位上,目光掃過在場的刺史們,笑著說道:“半年前,我們在各地啟動城市改革試點,如今半年過去,想必各位都有不少收獲。今天請大家來,就是要聽聽各地的真實成效,也為後續全國推廣積累經驗。”

話音剛落,洛陽刺史王敬之便率先起身,手裡拿著一份厚厚的報表,快步走到大廳中央的展台前。他將報表展開,指著上麵的數據,聲音洪亮地說:“李大人,各位同僚,洛陽老城的改革成效,可用‘翻天覆地’來形容!半年前,老城瘟疫發生率高達15,每年夏季都有數十人因此喪命;如今,瘟疫發生率已降至4,下降了整整73,且多為年老體弱者的偶發病例,再也沒有出現大規模傳染。”

他頓了頓,又翻到報表的另一頁:“街道積水問題也徹底解決!以前每到雨季,老城至少有二十條街道會積水,最深時可達一尺,百姓需踩著木板出行;現在,即便遭遇持續兩小時的暴雨,街道積水也能在一個時辰內排完,再也沒有出現‘水淹街道’的情況。我們還做了百姓滿意度調查,共收回兩千份問卷,滿意度高達90以上,不少百姓說‘活了一輩子,從沒見過洛陽這麼乾淨!’”

說著,王敬之還展示了兩幅畫卷——一幅是改革前的洛陽老城,街道上汙水橫流、垃圾遍地,行人掩鼻而行;另一幅是改革後的景象,青石板路乾淨整潔,公共廁所美觀大方,百姓們在街道旁悠閒地聊天,孩子們在巷口嬉戲。兩幅畫卷對比鮮明,在場的刺史們紛紛點頭稱讚。

緊接著,揚州刺史李修仁站起身,臉上滿是喜悅:“揚州的改革,重點在‘水’,成效也在‘水’!半年前,運河水麵漂浮著大量垃圾,夏季河水散發的惡臭能飄到三裡外,不少商戶因異味搬遷;如今,運河水質明顯改善,水麵的垃圾基本消失,夏季的惡臭也徹底消失,連水裡的魚蝦都多了起來。”

他拿出一份垃圾處理記錄,繼續說道:“我們的三個垃圾處理碼頭運行良好,每天清運垃圾超過五十車,從未出現垃圾堆積現象。更讓人欣慰的是,百姓們的環保意識也提高了——以前大家習慣將垃圾倒入運河,現在都會主動將垃圾倒入街道旁的木箱,還有不少百姓自發組成‘護河隊’,定期清理運河邊的雜物。上個月,揚州的瘟疫發生率下降了78,是近十年來最低的!”

成都尹崔成性子最是爽朗,他沒帶報表,而是直接拿著一塊寫著順口溜的木牌走上前,笑著念道:“李公來,管道粗,暴雨不怕堵;廁所淨,垃圾清,成都換新景!這是成都百姓編的順口溜,現在大街小巷的孩童都會唱。”

他放下木牌,語氣變得鄭重:“成都的核心問題是暴雨致澇,半年前,每次暴雨後,街道積水至少要一天才能排完,每年都有十幾間房屋因雨水浸泡倒塌;現在,暴雨季的街道積水時間縮短到半個時辰,房屋倒塌的情況再也沒有出現。瘟疫發生率也從18降至3,下降了83!上個月,成都還接待了來自吐蕃的使團,使團首領說‘成都的乾淨整潔,堪比長安,是西南最宜居的城市’!”

隨後,荊州、潭州、涼州等城市的刺史也陸續彙報了改革成效——荊州的明渠改造讓城內河道水質提升,百姓飲水安全得到保障;潭州的垃圾集中處理讓街道惡臭消失,商戶營業額增長兩成;涼州的下水道建設解決了乾旱地區的排水難題,還兼顧了灌溉功能。每一份彙報,都充滿了改革帶來的積極變化,每一組數據,都印證著百姓生活的改善。

彙報結束後,李逸讓人將各地的核心數據彙總在一張大表上——全國12座試點城市,平均瘟疫發生率從改革前的16.5降至3.8,平均下降77;街道積水解決率達100,百姓滿意度平均達89;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從改革前的30提升至95。看著這組數據,議事大廳內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就在這時,太監突然走進大廳,高聲通報:“陛下駕到!”

眾人連忙起身,恭敬地迎接李治。李治走進大廳,看到滿廳的彙報材料與熱烈的氣氛,笑著說道:“朕聽說你們在總結改革成效,特意過來聽聽。剛才在殿外,朕已經聽到了幾位刺史的彙報,成果喜人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逸上前,將彙總的數據表呈給李治:“陛下,這是半年來各地改革的核心成效。12座試點城市的環境與民生都得到了顯著改善,百姓們反響熱烈。”

李治接過數據表,仔細翻看後,眼中滿是欣慰。他走到大廳中央,看著在場的官員們,語氣堅定地說:“李逸,你推動的城市改革,不僅讓長安煥新,還讓洛陽、揚州、成都等大城市受益,更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複製的經驗。百姓們稱頌‘李公之策,惠及天下’,你實乃大唐之幸!朕決定,明年將城市改革推廣到全國所有州府,從各州府挑選工匠與官員前來長安培訓,朝廷再撥款二十萬貫作為改革專項經費,讓更多百姓享受乾淨、安全的生活環境!”

“臣等遵旨!”眾人齊聲應道,聲音洪亮而堅定。

消息傳到民間,百姓們欣喜若狂,紛紛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改革的認可與對李逸的感激。

在洛陽老城的翠花巷口,居民們自發籌集資金,請來石匠,立起了一塊三尺高的“利民碑”。碑身用青石打造,正麵刻著“李公治市,惠及洛陽”八個蒼勁有力的大字,背麵則詳細記錄了洛陽改革的時間與成效。立碑當天,巷內的百姓都來圍觀,張婆婆還特意帶著小孫子,在碑前焚香祈福:“多謝李大人,讓咱們能住上乾淨的房子,再也不用怕瘟疫了!”

在揚州的運河垃圾處理碼頭旁,商人與百姓共同出資,修建了一座“感恩亭”。亭子采用江南風格,飛簷翹角,亭內懸掛著一塊木匾,上麵寫著“澤被水鄉”。每逢初一十五,都有百姓來亭內休息,談論著改革帶來的變化。綢緞商張老板還特意請人繪製了李逸的畫像,掛在亭內,供百姓瞻仰。

在成都的錦裡街,百姓們則將李逸的畫像掛在了當地的祠堂裡。祠堂原本供奉著曆代先賢,如今,李逸的畫像被掛在顯眼位置,畫像旁還貼著百姓們自發寫的感謝信。每逢年節,百姓們都會在畫像前焚香,祈求李逸身體健康,為百姓多做實事。有的百姓還會帶著孩子來祠堂,指著畫像說:“這就是李大人,是他讓咱們成都變乾淨,讓咱們能安穩生活。”

李逸得知百姓們的舉動後,心中滿是感動。這日傍晚,他與蘇瑤一同漫步在長安的朱雀大街上,看著街道旁嬉戲的孩童、悠閒散步的老人,還有燈火通明的商鋪,忍不住感慨道:“瑤兒,我們當初推動改革,不是為了名聲,也不是為了功績,隻是想讓百姓能住得安心、過得舒心。現在看到百姓們用這些方式表達認可,再辛苦也值得。”

蘇瑤笑著挽住李逸的胳膊,眼中滿是溫柔:“逸哥哥,你一直說‘民生無小事’,從鹽鐵改革到糧食改革,再到現在的城市改革,你始終把百姓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現在百姓們都感受到了這些變化,都過上了更好的生活,這就是對你最好的回報。”

她頓了頓,繼續說道:“未來,我們還要繼續努力——全國推廣改革後,肯定會遇到新的問題,比如偏遠地區的資源短缺、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化差異,這些都需要我們一一解決。但我相信,隻要我們始終初心不改,始終把百姓放在心裡,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終有一天,大唐的每一座城市,都能成為乾淨、安全、宜居的家園。”

李逸看著蘇瑤堅定的眼神,心中充滿了力量。他知道,城市改革的全國推廣,隻是大唐民生改革的又一步,未來還有更長的路要走——要完善改革後的維護機製,確保城市環境長期保持;要培訓更多專業人才,為改革提供技術支撐;要傾聽百姓的反饋,不斷優化改革方案。但他更相信,隻要有朝廷的支持,有各地官員的努力,有百姓的配合,大唐的城市定會越來越美好,大唐的民生根基定會越來越穩固。

此時的大唐,從繁華的長安到古樸的洛陽,從水鄉揚州到西南成都,一座座城市都煥發出新的生機——乾淨的街道上再也不見汙水橫流,暢通的下水道讓雨季不再令人擔憂,整潔的公共廁所成為文明的象征,有序的垃圾處理讓環境清新宜人。這場城市改革的複製與推廣,不僅改善了百姓的生活質量,更提升了大唐的城市形象,成為李逸民生改革深化的又一重要成果,也為大唐的盛世繁華,奠定了更堅實、更溫暖的民生基礎。

夜色漸濃,長安城內的燈火次第亮起,照亮了乾淨的街道,也照亮了百姓們幸福的笑容。李逸與蘇瑤並肩走在燈火中,心中滿是對未來的期待——在他們的努力下,大唐的明天,定會更加美好。

喜歡穿越唐朝當財子請大家收藏:()穿越唐朝當財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隱形富豪愛上在戀綜做飯的我 孟醫生的學霸小青梅又雙叒懷孕了 渣男滅我全家,重生後我嘎了他 錦繡囚籠:民國千金的倫理迷局 我們那代人 顧先生,請牽好我的手 快穿:任務中,請勿動情 末世重生:開局直播斬女神 無情劍尊:斬儘天下負我者 寒日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