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臣,你對出使宋國一事有何看法?”
一間雅致的書房內,三人剛剛坐下,陳喬便忍不住率先開口道。
坐在上首的徐鉉抬手揉了揉太陽穴,歎了一口氣,眼睛微閉帶著一絲疲憊回道:“國主令我此次出使宋國,無外乎兩個目的。一,和談,隻要趙匡胤願意下令宋軍停止進攻我唐國,割地、賠款、質子,這些國主估計都會答應下來的。二,就是要我刺探一下宋國的虛實,看看趙匡胤這次是不是真的想要一舉滅我唐國,畢竟宋國的真正敵人是北方強大的遼國。”
“趙匡胤兩次攻打北方的漢國都無功而返,皆因遼國所為。哼!我唐國幅員遼闊,帶甲數十萬,又有長江天塹之隔,豈是一彈丸之地的漢國相比。所以國主才會命令皇甫繼勳北上加強長江防線,又下令不得主動出擊。隻要我們拖得越久,勝算就會越大。”
“如果宋軍正與我軍膠著之時,遼國大軍突然南下。”說到這裡,徐鉉帶著一絲冷笑:“嘿嘿!那趙匡胤必將是第二個石重貴。”
坐在旁邊的陸子揚聽得冷汗涔涔,自己還真是小看李煜了,原以為此人不過是昏聵無能之人,看來史書上的有些東西是不能信的。
再說了,能登上帝位之人,那個不是心思縝密之人呢!
心裡暗暗琢磨起來,避戰可能是隻是保存實力,並非真的懼怕宋軍,大概在李煜看來,隻要把戰爭拖個一年半載,那麼遼國隻要不蠢,必定會對宋國有所動作,那麼宋軍隻有撤兵這一條路了,眼下的一切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
不過陸子揚是知道曆史走向的,這些不過是李煜的一廂情願罷了,一個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彆人身上的人,是注定會被舍棄掉的。
人如是,國家亦如是。
陳喬撫須點頭,緊繃的臉舒緩了一些:“國主竟然有此打算,這確實一可靠之法。”隨即向想起什麼皺眉道:“不過據我了解,現在遼國皇帝耶律賢體弱多病,朝中的事務都由皇後蕭燕燕掌管,聽說蕭家與遼國南院大王耶律沙多有不和,導致現在遼國內部爭鬥不止。這出兵一事……”
“為今之計,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我一有消息我會第一時間傳遞回來,朝中大事就拜托子喬兄了。”徐鉉正色道。
“無需鼎臣吩咐,我自當儘力而為。”
徐鉉看了坐在身旁一直沒有說話的陸子揚一眼,笑著說道:“子揚秉性純良,不善於爾虞我詐之事,如果我唐國有一天能問鼎中原,一統宇內,他絕對是於國於民皆不可多得之大才。我出使宋國期間,還請子喬兄多多維護一二,不要著了一些小人的暗算。”說著站起身來,雙手抱拳,長長的行了一禮。
陳喬急忙把他扶起,有些詫異的看了陸子揚一眼,隨即帶著一些意味深長的笑容道:“鼎臣,你我相交二十年,你還是第一次如此鄭重的求我一件事。看來,我還真的要重新認識一下他了。哈哈!你放心,隻要有我在,彆人傷不了他一絲一毫。”
“子揚,還不謝過陳大人。”
陸子揚急忙謝過,看著喜上眉梢的徐鉉,心裡頓時滋味莫名,有些話卡在喉嚨裡的話再也說不出來。
徐老頭對自己可真好啊!雖然以前鬨了一點矛盾,但那以後真是處處維護自己,給予了自己太多的幫助。
其實陸子揚自己也想不通,徐鉉為什麼這麼相信自己,這次這麼機密的對話都沒有瞞著自己,哪怕再欣賞自己也不會對自己的身份沒有一點懷疑,自己可是以前被他當做宋國的奸細抓起來的,而且自己確實帶著北方口音。
估計這些事他兒子徐夷直都不知道。
等陳喬走後,徐鉉特意把陸子揚留了下來,像是有什麼事交代。
“子揚,我出使汴梁後你要好好和陳喬相處,這對你大有好處。”看見他不解的眼光,稍加解釋道:“陳喬和國主的關係非同一般,說是第一近臣一點也不為過。他和國主從小就相識,國主能夠登上大位,他居功甚偉。有了他的承諾,我也就放心了。”
看著神色複雜的徐鉉,像似欣慰中又帶著黯然,這些話似乎像是在交代著什麼,忍不住問道:“徐大人,你對此次出使並不看好?”
須發皆白的徐鉉聞言,恍惚間似又憔悴了一些,也不說話,隻苦笑著搖了搖頭。
“那剛才說的那些話……”
“沒成為事實前這些隻是空談。我說那些不過是借陳喬之口讓國主知道罷了。隻要國主能夠放棄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全力抵擋宋軍的進攻,那麼事情還會有轉機。如果不能,一切皆是空談。”
此時已是十月上旬,秋風蕭瑟,百花凋零,徐鉉雙手背在身後,看著窗外樹上殘敗的花枝,迎風搖曳,心中頓時傷感起來。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十年前,趙匡胤命王全斌攻打蜀國,如此險要的蜀國,僅66天便滅亡了,前車之鑒啊!不知我唐國,會不會重蹈蜀國覆轍。”
看著神情落寞的徐鉉,花白的頭發被風吹得有些淩亂,猶如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陸子揚不禁也心中為他感到傷感。心道,看來他不僅對出使宋國沒抱什麼希望,似乎還預感到了什麼。
陸子揚想幫他做這些什麼,但一想到曆史早已注定,趙匡胤早晚會一統天下,自己不過隻是徒勞而已。
陸子揚不忍看到他這個樣子,寬慰道:“徐大人,隻要你把該做的做了,剩下的事情就不是你能左右的了,聽天命儘人事就行,一句話,無心無愧即可。”
徐鉉愣了愣,旋即放聲大笑:“好一句問心無愧,子揚,想不到你年紀輕輕,看問題卻如此深刻。不錯,我該做的都做了,對唐國,對國主,我徐鉉也問心無愧了,其他的,就交給天意吧!”
“不過,子揚,我對你確問心有愧。”說著,來到陸子揚跟前,帶著歉意道:“子揚,我早就知道你無心官場,也無意這些爭鬥。我卻因一己之私讓你入朝為官,讓你現在身處險地,甚至有殺身之禍。你,你怪我嗎?”
喜歡宋韻流年請大家收藏:()宋韻流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