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群臣站定,隻聽見一個略帶陰柔的聲音高喊道:“聖駕駕到。”眾人高呼:“吾皇萬歲萬萬歲。”
趙匡胤生的虎背熊腰,此時坐於龍椅之上,猶如虎踞龍盤,帝王之姿儘顯無疑。他麵方大耳,與趙光義十分相像,不過氣質更加的沉穩,雖嘴角含笑,濃眉下的一雙虎目,精光湛然,讓人不敢直視。
他掃了匍匐跪地的群臣一眼,一擺手道:“眾卿平身。”聲音洪亮猶如驚雷。
“今日朝會朕與眾卿家商討兩件事。一,皇長子德昭一直沒有確立皇子妃,朕欲給他選一門親事,趙宰相,此事你最清楚,你跟大家說說。”趙匡胤笑意盈盈的說道,像是對這門親事甚是滿意。
“老臣遵旨。”趙普出列來到殿中,也滿臉喜色的說道:“前幾日陛下跟老臣提了那麼一嘴,老臣便上了心,便叫人留意下,哪知道還真有這麼一個人與皇長子相配,老臣便進宮與皇後說了一下,皇後聽後十分高興,還催促老臣儘快把親事定下來呢!”
“哈哈!趙宰相就不要賣關子了,不然朕可是要罰你了,快說說那人是誰?”趙匡胤帶著一絲急切,抬起手來指著趙普笑罵道。
趙普急忙告罪,有意無意的瞥了一眼神色有些陰沉的趙光義一眼,臉上的笑意更深,抱拳說道:“此人便是滎陽王氏之女王姝屏。此女聰慧無雙,容顏絕麗,氣質端莊賢淑,與皇長子真乃是天作之合。”
群臣嘩然,皆不由的看向一名身穿緋紅色朝服儒雅俊逸的官員,此人正是來自滎陽王氏,如今任禦史中丞的王祜。
禦史中丞雖隻是從三品,職位並不高,但沒有任何人敢小覷此人,人家可是來自“五姓七望”中的王氏。
博陵崔氏、清河崔氏、範陽盧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滎陽王氏和太原鄭氏,這七家豪門望族,源遠流長,可追溯至兩漢時期,興盛於魏晉南北朝,在隋唐時期達到了巔峰。傳聞在唐朝時期,皇族皆以迎娶這七個世家之女為榮,雖經曆了黃巢之亂和五代十國的紛紛擾擾,到了現在影響力有所減弱,但其底蘊仍在。
趙匡胤撫須點頭:“朕也看過了此女畫像,對其也甚是滿意,想不到竟然是王家之女。王卿家,你意下如何?”說著轉頭看向王祜。
王祜神色複雜難明,聞言出列拱手道:“陛下金口一開,臣自當遵命。隻是臣侄女頑劣至極,這些年經常在外拋頭露麵,全無一點大家閨秀風範,臣擔心會惹皇長子不喜。而且,臣侄女性子受不得一點約束,將來失了規矩,不僅辱沒皇家,更連累王氏一族蒙羞。請陛下明鑒。”
王祜吞吞吐吐的說完,趙匡胤剛才的笑意慢慢收斂了起來,他竟然當著群臣的麵委婉拒絕了,看來還真的有一些彆的原因,頓時想起趙普的話,不由的看了臉色平靜的趙光義一眼。
“嗬嗬!王大人,我當是什麼事呢!令侄女喜歡走南闖北,這足以說明令侄女見識不凡,也能夠更好的了解百姓之苦,這對我大宋可是一件大大的好事。至於你說的性格上麵的問題,令侄女既然出自王家,自幼受經學熏陶,等成親之後,肯定會恪守恪守婦道、謹守皇家規矩的。王大人,陛下的一番美意,你可不要辜負啊!”趙普笑了一聲,眯著眼睛盯著王祜大有深意的說道。
王祜頓時騎虎難下,額頭隱有汗漬,見趙匡胤目光灼灼的看著自己,剛要開口,隻見趙光義越眾而出,抱拳說道:“陛下,臣弟有話要說。”
“哦,晉王有話儘管直說。”
“臣弟以為,趙相公和王大人都所言有理。不過我朝皇長子迎娶皇子妃這等大事絕對馬虎不得,必須要選出一位容貌、才華、品行皆不俗的女子,才能配的上皇長子。不如,找個時間把王姝屏宣進宮來,由陛下和皇後娘娘考量一番,如果沒問題再由陛下賜婚。不知陛下以為如何?”
“難得晉王想出如此穩妥之策,好,就這麼辦。”趙匡胤想了想,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如果真是性格頑劣的女子,那確實不是德昭的良配,這確實是穩妥之法,於是點頭同意道。擺擺手,把剛想說什麼的趙普硬生生的堵了回去,突然臉色一正說道:“第二件事,遼國使臣前日達到使館,此番前來是要責問我大宋攻打唐國一事。而唐國使臣徐鉉已經來到汴梁多日,此事眾卿怎麼看?”
薛居正當即大怒,踱至殿中抱拳道:“陛下,遼國好大的膽子,如今他們內部紛爭不斷,自己的事情還沒有解決,竟然還敢管我大宋攻打唐國之事。陛下,臣建議將遼國使臣全部驅逐出境。”
“臣也複議,將其驅逐出境。”
“哼!遼國竟然敢派人責問我大宋,如不是我天國上朝禮儀之邦,絕對讓其有去無回。”
群臣無不義憤填膺,說到激動處,一個個唾沫橫飛,破口大罵。
趙匡胤重重咳了一聲,亂哄哄的場麵才安靜了下來,他輕輕瞟了一眼趙普,趙普急忙出列道:“陛下,遼國此次確實無理。不過,既然遼國使臣已經來了,不如召上殿來,看其到底說了什麼,如果太過分,那時再驅除也不遲。”
“不錯,臣弟附議。還有唐國使臣也可以一並召上殿來,可在遼國使臣麵前痛斥李煜拒不奉旨前來汴梁,讓其無話可說。”趙光義也出列說道。
趙匡胤沉思了一下,才點頭說道:“傳遼國、唐國使臣上殿。”
“傳遼國、唐國使臣上殿。”一個聲音高聲唱道。
喜歡宋韻流年請大家收藏:()宋韻流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