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剛爬上“柴房”院子的牆頭,《體術進階心法》已在砂石地上攤開。
葉青山指尖劃過泛黃的書頁,上麵的字跡比基礎心法更顯蒼勁。
開篇“以力禦氣,以氣養力”八字讓他想起李彥當初的“魚與河水”之喻。
運轉內力嘗試心法口訣,丹田內的青龍內力卻突然躁動,與心法引導的氣流撞得經脈發疼。
“彆硬融。”
高順的聲音從身後傳來,他一腳踢開塊擋路的碎石,“你體內有青龍氣息,得像馴馬似的順其勢,而非逆其性。
試著引靈氣入體時,讓內力跟著青芒走。”
葉青山依言調整,指尖泛起的綠光點緩緩滲入經脈,果然平息了青龍內力的躁動。
兩股力量在丹田交織成淡青色氣旋,運轉起來竟比單純的內力更顯渾厚。
他順著心法指引揮出一拳,拳風掠過青石樁,竟帶起細碎的破空聲,樁身留下的拳印邊緣還縈繞著青芒。
不遠處的呂布早已將心法口訣記熟,方天畫戟在他手中轉出殘影。
“戟走輕靈,力蘊於根”的要訣被他拆解成慢動作,每一次揮戟都讓地麵的砂石微微震顫。
高順抱臂看著,突然揚手擲出枚銅錢:“刺它!”
呂布眼神一凝,戟尖精準挑中銅錢邊緣,內力透過戟杆震得銅錢裂成兩半。
“內力收得還是太急,三品境該懂‘力斷意不斷’。”
李進的修煉則熱鬨得多。
他捧著心法冊子啃了半刻,突然一拍大腿:“俺懂了!”
抓起石錘照著木樁砸去,內力順著錘柄灌注而下,竟將半人高的木樁砸得連根拔起。
“憨貨!”
高順罵了句,卻忍不住點頭,“剛猛有餘,靈動不足,去那邊練‘纏絲勁’,把石錘舞成綢帶再說。”
李進撓撓頭,扛著石錘往空地支起的麻繩走去,錘頭撞得麻繩來回晃蕩,引得麻雀亂飛。
小石頭最是吃力,運轉心法時內力總是在經脈裡打轉轉,好不容易引到指尖,一握拳就散了。
呂布眼角餘光瞥見,趁高順轉身指導葉青山的間隙,悄悄用腳尖把塊小石子踢到他腳邊:“沉肩,墜肘,丹田發力時彆憋氣。”
說著對著空氣虛劈一掌,內力運轉的軌跡清晰可見。
小石頭學得認真,雖然力道依舊微弱,拳風卻漸漸穩了。
練到正午,他指尖竟泛起極淡的白芒,剛要歡呼就被高順扔來的水囊砸中:“再練兩個時辰,不準偷懶。”
午後的訓練轉入實戰技巧。
高順將四人分成兩組,葉青山與小石頭一組,呂布搭檔李進,要求用進階心法拆解基礎招式。
李進的石錘剛揮出,就被呂布用戟杆纏住。
“收力!”
呂布低喝一聲,內力順著戟杆傳入錘柄,震得李進虎口發麻。
“俺偏不!”
李進強脾氣上來,雙錘舞得呼呼作響,卻被呂布輕巧避開。
還趁機用戟尾戳了下他後腰,引得小石頭笑得直拍手。
葉青山則在與高順的對練中漸入佳境。
高順隻用木劍,卻招招直指要害,逼得他不得不將青龍纏繞融入步法。
“纏他手腕!”
小石頭在旁提醒。
葉青山指尖青芒一閃,兩道藤蔓般的氣勁纏住木劍。
趁高順撤力的瞬間,拳頭擦著他肩頭掠過。
“不錯。”
高順收劍而立,剛要再說些什麼,院門外突然傳來輕響。
眾人轉頭望去,李彥正倚在門框上,玄色衣袍沾著些晨露。
手裡捧著個六尺來高的木匣,紫檀木的匣身泛著溫潤的包漿,邊角處還嵌著暗銅紋飾。
“師父!”
李進率先喊出聲,石錘“哐當”砸在地上。
李彥笑著走進來,目光掃過四人明顯精進的氣息。
最後落在葉青山身上:“三個月根基打得紮實,尤其是你,青龍氣息已能初步禦使。”
他示意高順先退下,才緩步走到葉青山麵前,“之前沒細說,其實我年輕時不僅練體術,還曾得一位隱士傳授劍法。”
葉青山心頭一動,隱約猜到了什麼,目光不由自主落在木匣上。
那匣子周身刻著細密的雲紋,正麵還嵌著塊墨玉,上麵雕著五柄劍的圖樣。
隻是有四柄劍的紋路處蒙著層淡淡的灰,唯有最中間那柄劍的紋路透著瑩光。
“你體內有青龍氣息,單純練體術太可惜。”
李彥將木匣放在石桌上,指尖劃過墨玉上的紋路,“這是‘越五劍匣’,春秋時歐冶子鑄純鈞、湛盧、勝邪、魚腸、巨闕五劍時,特意打造的劍匣。
原本五劍歸位時,匣身會映出劍氣霞光,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