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堅回到自己的營寨,立刻點齊本部兵馬。
又整合了袁紹撥給的兩萬士兵,共計四萬餘人,朝著汜水關進發。
而在濟北相鮑信的營寨中,鮑信正與弟弟鮑忠密謀。
“兄長,孫堅已為先鋒,若讓他拿下汜水關,搶了頭功,我等在諸侯之中,顏麵何存?”
鮑忠身材魁梧,臉上滿是不甘。
鮑信眉頭緊鎖,沉吟道:“我也正有此意,孫堅勇猛,若真讓他立了首功,我濟北軍在盟軍中便會淪為陪襯。
不如你帶三千精銳,走小路先行,趕到汜水關下挑戰,若能斬殺敵將,奪下關隘,這頭功便是我濟北軍的!”
鮑忠大喜:“兄長英明!小弟這就出發!”
說罷,鮑忠挑選了三千精銳騎兵,悄悄出了營寨,沿著小路,朝著汜水關疾馳而去。
洛陽城內,大將軍府。
董卓正坐在主位上,把玩著手中的魔晶。
聽聞十七路諸侯會盟,推舉袁紹為盟主,派孫堅為先鋒進攻汜水關的消息,頓時怒不可遏。
“一群跳梁小醜,也敢妄談討賊!”
董卓猛地將魔晶拍在案上,黑紫色的光暈濺起,“來人!傳華雄!”
很快,一員大將大步走進帳內。
此人身長九尺,虎體狼腰,豹頭猿臂,聲若巨雷,正是董卓麾下的驍騎校尉華雄。
“末將華雄,參見相國!”
華雄單膝跪地,聲音洪亮。
董卓看著華雄,沉聲道:“華雄,袁紹小兒糾集十七路諸侯,犯我洛陽,先鋒孫堅已率軍逼近汜水關。
我命你為都督,率五萬馬步軍,與李肅、胡軫、趙岑一同趕赴汜水關,務必守住關隘,斬殺賊將!”
“末將領命!”
華雄領命,轉身便去點兵。
當晚,華雄率領五萬兵馬,與李肅、胡軫、趙岑等人連夜趕赴汜水關。
次日清晨,鮑忠率領的三千騎兵率先抵達汜水關下。
他勒住馬,抬頭望向高聳的關樓,大聲喊道:“關上的賊兵聽著!我乃濟北相鮑信之弟鮑忠,奉盟主袁紹之命,前來取關。
速速打開城門投降,否則踏平此關,雞犬不留!”
關樓上,華雄剛剛抵達,正與李肅等人巡視防務,聽到鮑忠的叫喊,頓時大怒。
“不知死活的東西!”
華雄冷笑一聲,翻身上馬,手提大刀,率領五百鐵騎衝出關外,“賊將休走!某家在此!”
鮑忠見狀,心中一驚,沒想到關內能有如此猛將。
他不敢戀戰,轉身就要撤退,卻被華雄快馬追上。
華雄大喝一聲,手中大刀劈出,帶著凜冽的刀風。
鮑忠慌忙舉槍格擋,卻哪裡擋得住華雄的力氣?
隻聽“哢嚓”一聲,長槍被劈斷,大刀順勢砍下,鮑忠人頭落地。
華雄麾下的騎兵一擁而上,將鮑忠的三千兵馬殺得大敗,生擒了許多將校。
華雄命人將鮑忠的首級掛在長竿上,挑出關外示眾,又派人將捷報送回洛陽。
董卓接到捷報,大喜過望,立刻下旨晉升華雄為都督,賞賜黃金千兩。
而此時,孫堅率領的大軍也已抵達汜水關下。
他看到關下懸掛的鮑忠首級,心中大怒:“鮑信匹夫,竟敢暗中搶功,如今丟了性命,也是咎由自取!”
孫堅命人安營紮寨,次日一早,便派副將胡軫領兵五千出關迎敵。
華雄接到戰報,命胡軫率軍出關迎戰。
兩軍陣前,胡軫手提長槍,策馬而出,大聲喊道:“賊將孫堅何在?速速出來受死!”
孫堅麾下大將程普見狀,催馬挺矛,直衝胡軫:“賊將休狂!某家程普在此!”
兩人立馬交鋒,槍矛相撞,火花四濺。
程普的槍法靈動,胡軫漸漸不敵。
戰不數合,程普看準破綻,一矛刺中胡軫咽喉,胡軫當場斃命。
孫堅見程普得勝,立刻揮軍掩殺,華雄的軍隊大敗,退回關內,緊閉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