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手握大量財物和兵馬,更是狂妄自大,日後必成禍患。
若不早日謀劃,恐怕會被他吞並。
想到這裡,曹操放下酒樽,起身拱手道:“盟主,如今董卓已死,郿塢財物儘歸我等。
但李傕、郭汜率領飛熊軍逃往涼州,此二人皆是董卓親信,驍勇善戰,若不及時剿滅,恐會後患無窮。
末將願率領本部兵馬,前往涼州追擊李傕、郭汜,為盟主分憂。”
袁紹聞言,眉頭微微一皺。
他知道曹操素有野心,若讓曹操率軍前往涼州。
不僅能剿滅李傕、郭汜,還能趁機擴充勢力,這對他來說,並非好事。
“孟德有心了。”
袁紹笑了笑,語氣卻帶著一絲敷衍,“李傕、郭汜不過是喪家之犬,不足為懼。
如今長安初定,需要整頓兵馬,安撫百姓,不宜輕舉妄動。
追擊之事,日後再議不遲。”
曹操心中了然,知道袁紹是忌憚自己,不願讓自己立功。
他也不惱,隻是拱手道:“盟主所言極是,末將遵命。”
劉備見狀,也起身拱手道:“盟主,如今天下大亂,百姓流離失所。
末將願率領本部兵馬,前往中原各地安撫百姓,招募兵馬,為抗魔大業積蓄力量。”
袁紹眼中閃過一絲不屑。
劉備兵力薄弱,隻有數千兵馬,就算前往中原,也成不了什麼氣候。
他擺了擺手:“玄德有心就好,你可自行前往,若有需要,可向本盟主求援。”
劉備心中一喜,連忙道謝。
他知道,這是一個離開長安,擴充勢力的好機會。
隻要能在中原站穩腳跟,日後就能與諸侯們分庭抗禮。
馬騰也起身說道:“盟主,西涼乃是魔族入侵的前沿陣地。
末將願返回西涼,整頓兵馬,加強防禦,防止魔族南下。”
袁紹點了點頭:“馬將軍所言甚是。
西涼安危,關係到天下大局,就勞煩馬將軍了。”
宴會上的氣氛看似和諧,實則暗流湧動。
諸侯們各懷私心,都在為自己的未來謀劃。
袁紹雖然表麵上掌控著大局,卻不知,一場新的危機正在悄然醞釀。
就在這時,一名士兵匆匆走進殿內,單膝跪地:“啟稟盟主,城外有使者求見,說是李傕、郭汜、張濟、樊稠四將派來的,請求朝廷赦免他們的罪行。”
袁紹聞言,臉色瞬間變得陰沉下來。
他冷哼一聲:“董卓之所以專權跋扈,正是靠這四人扶持。
如今雖說天下大赦,但這四人,助紂為虐,罪大惡極,絕不可赦免。”
使者將袁紹的話回報給李傕等人。
李傕、郭汜、張濟、樊稠四將得知消息後,心中惶恐不安。
他們原本以為,隻要向朝廷請罪,就能獲得赦免,沒想到袁紹竟然如此絕情。
“既然求赦不得,那我們也隻能各自逃命了。”
李傕歎了口氣,眼中滿是絕望。
他手中的大刀重重地落在地上,發出“哐當”一聲巨響。
郭汜皺著眉頭,沉聲道:“逃?我們能逃到哪裡去?
天下之大,到處都是袁紹的勢力,我們就算逃到天涯海角,也會被他追殺。”
張濟、樊稠也紛紛搖頭,臉上滿是愁容。
他們知道,袁紹絕不會放過他們,一旦分開逃亡,很快就會被逐個擊破。
就在眾人陷入絕望之際,謀士賈詡緩緩走出。
賈詡身著青色長衫,麵容清瘦,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他是董卓麾下的謀士,足智多謀,深受董卓的信任。
“諸位將軍不必驚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賈詡拱手道,“若諸位丟下軍隊單獨逃亡,一個小小的亭長都能捉你們。
不如就地招募陝地百姓,再加上原有的飛熊軍,反回長安為董卓報仇。
若事成,則可掌握朝政、整頓天下,若事敗,再逃也不遲。”
李傕等人聞言,眼前一亮。
他們看著賈詡,眼中充滿了希望。
賈詡的計策雖然冒險,但卻是目前唯一的出路。
“賈先生所言極是!”
李傕站起身,眼中閃過一絲狠厲,“袁紹小兒,欺人太甚,我們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放手一搏。”
郭汜、張濟、樊稠也紛紛點頭讚同。
他們決定按照賈詡的計策行事,招募兵馬,返回長安為董卓報仇。
賈詡微微一笑,繼續說道:“想要招募兵馬,還需散播謠言,煽動百姓的情緒。
我們可以對外宣稱,袁紹欲清洗關西之人,凡是關西百姓,皆難逃一死。
百姓們聽聞此言,必定會惶恐不安,屆時我們再放出風聲,說‘空死無益,不如隨我起兵反王’,必然能招募到大量兵馬。”
李傕等人連連稱妙,立刻按照賈詡的計策行事。
他們派人在陝地四處散播謠言,百姓們聽聞袁紹要清洗關西之人,頓時陷入恐慌之中。
很多百姓為了自保,紛紛加入李傕等人的軍隊。
短短數日,李傕等人就招募了幾十萬兵馬。
他們將軍隊分為四路,分彆由李傕、郭汜、張濟、樊稠率領,浩浩蕩蕩地朝著長安殺去。
途中,他們遇到了董卓的女婿、中郎將牛輔。
牛輔率領五萬兵馬,正準備返回長安為董卓報仇。
李傕等人與牛輔合兵一處,由牛輔擔任先鋒,加快了向長安進軍的速度。
消息很快傳到了長安。
袁紹得知李傕等人率領幾十萬兵馬殺來,頓時大驚失色。
他沒想到,李傕等人竟然有如此大的號召力,能在短短數日之內招募到這麼多兵馬。
“傳我命令,召集文武百官,商議對策!”
袁紹怒吼道,心中充滿了焦慮。
他知道,李傕等人的兵馬雖然大多是百姓組成,戰鬥力不強。
但數量眾多,若不及時應對,長安必將陷入危機。
喜歡三國之青龍鎮世請大家收藏:()三國之青龍鎮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