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寺的後院種著幾棵老茶樹。
石桌上已經擺好了青瓷茶具,沸水倒進茶壺時,茶香瞬間彌漫開來。
住持親自給幾人倒茶,剛想開口問機關的事。
就看到葉青山突然站了起來,目光直直地盯著前院的方向,眼神裡還帶著幾分嚴肅。
“葉施主,怎麼了?”
主持順著他的目光看去,隻看到大雄寶殿前的鎏金功德箱,箱子上刻著纏枝蓮紋。
陽光照在上麵,金燦燦的,沒什麼特彆的。
葉青山卻往前走了兩步,眉頭皺得更緊了。
在他眼裡,那功德箱上的纏枝蓮紋突然變成了漢代軍餉箱上常見的雲氣紋。
箱子的形狀也和他當年在軍營裡見過的“銅匱”一模一樣。
他下意識地摸了摸懷裡的錢包,裡麵裝著上次處理工廠案子時,警局發的補貼。
“此乃軍餉輜重,豈可輕慢?”
葉青山的聲音不自覺地拔高了幾分,語氣裡帶著軍人特有的鄭重。
他快步走到功德箱前,從錢包裡掏出所有現金。
三張百元大鈔,還有七枚一元的硬幣,一張一張、一枚一枚地放進功德箱裡,動作認真得像是在給士兵發軍餉。
清脆的落幣聲在安靜的寺院裡格外明顯,正在前院掃地的小沙彌都停下了動作,好奇地看著他。
住持端著茶壺走過來,看到這一幕,忍不住笑了:“施主這是……給佛祖上供?心意到了就好,不用這麼鄭重。”
葉青山卻沒停,又從懷裡掏出一個小布包,打開布包,裡麵是三枚青銅劍幣。
正是他最近古玩市場淘到的幾枚“太平百錢”。
他小心翼翼地把劍幣放進功德箱,像是在放什麼珍貴的寶物:“這是先祖遺留的‘軍餉’,權作香火供奉,願佛祖保佑蒼生,遠離魔患。”
周明遠和老李跟過來,看到這場景,都忍不住笑了。
老李拍了拍葉青山的肩膀:“小葉啊,這是功德箱,不是軍營的軍餉箱,你這是把佛祖當將軍了?”
葉青山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自己鬨了笑話,臉頰微微發紅:“抱歉,我……剛才看到這箱子的紋路,有點想起以前的事了。”
他沒好意思說自己把功德箱當成了軍餉箱。
總不能告訴他們,自己是從漢代穿過來的吧!
林曉拿出手機,悄悄給葉青山和功德箱拍了張照片。
照片裡,穿著漢服的年輕人站在鎏金功德箱前,眼神認真,手裡還捏著一枚青銅劍幣,樣子又嚴肅又可愛。
她忍不住偷偷發了條朋友圈,配文:“異常小組的奇妙日常,某漢服小哥哥把功德箱當軍餉箱了。”
住持倒是沒覺得奇怪,反而覺得葉青山心誠。
他從懷裡掏出一條紅色的祈福帶,遞了過去:“施主心意可鑒,不妨在祈福帶上題字留念?寺院的祈福帶都是高僧開過光的,很靈驗。”
葉青山接過祈福帶,又從背包裡拿出一支毛筆。
這支筆是他上次去圖書館時,周明遠送他的,說是清代的老筆,寫起來順手。
他略作沉吟,提筆在祈福帶上寫下:“願青龍現世鎮魔患,中原百姓無饑寒。”
落款處,他還特意蓋上了隨身攜帶的漢印。
那枚印是用青銅做的,上麵刻著“破邪”二字,是他讓人專門做的仿製品。
“好字!”
住持湊過來看了一眼,忍不住撫掌讚歎,“施主這字有漢隸的筋骨,還有幾分魏碑的剛勁,一看就是下過苦功的。
老僧看施主對傳統文化這麼有研究,莫非是做考古或者書法相關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