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丈原的秋風,帶著刺骨的寒意,吹進蜀軍大營。
諸葛亮躺在病床上,氣息已微弱得幾乎察覺不到,葉青山和薑維守在床邊,眼中布滿血絲。
這日清晨,諸葛亮突然睜開眼睛,精神似乎好了一些,他看著葉青山,輕聲道:“葉兄……靈璧玉……借我一用……”
葉青山連忙將靈璧玉遞過去,諸葛亮握住靈璧玉,指尖凝聚最後一絲靈氣,在玉麵上刻下一道符文:“這道符文……能暫時護住我的遺體……防止魔氣侵蝕……
我死後……你們要秘不發喪……率軍撤回漢中……
司馬懿若來追擊……可將我的木像立於車中……嚇退魏軍……”
“丞相!”
葉青山眼眶泛紅,“您還能撐下去,我們一定能找到治療您的方法!”
諸葛亮搖了搖頭,氣息越來越弱:“不必了……我這一生……鞠躬儘瘁,死而後已……
能為蜀漢……為抗魔大業……儘一份力……我已無憾……
葉兄……薑維……記住……北伐可以暫緩……
但抗魔……不能停……魔尊重樓……才是最大的威脅……”
他說完最後一句話,頭一歪,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靈璧玉在他手中泛著溫潤的光芒,護住了他的遺體,防止魔氣靠近。
葉青山和薑維跪在床邊,淚水奪眶而出:“丞相!”
大營中的將士得知諸葛亮病逝的消息,無不痛哭流涕,哭聲震天。
葉青山強忍著悲痛,對薑維道:“伯約,丞相遺命,秘不發喪,撤軍回漢中。
你立刻下令,讓將士們整理行裝,準備撤軍,我來守護丞相的遺體。”
“好!”
薑維擦乾眼淚,站起身,眼中閃過堅定的光芒,“我這就去安排!”
葉青山將諸葛亮的遺體放入特製的棺木中,靈璧玉置於棺木之上,青綠色光芒籠罩著棺木,隔絕了外界的魔氣。
他提著越五劍匣,守在棺木旁,如同一尊不可逾越的豐碑。
果然,司馬懿得知諸葛亮可能病逝的消息,率領大軍前來追擊。
葉青山按照諸葛亮的遺計,將諸葛亮的木像立於四輪車上,自己則隱於車後,暗中釋放青龍之力,讓龍威彌漫在蜀軍陣中。
司馬懿率領魏軍追至五丈原附近,見蜀軍陣中四輪車上坐著諸葛亮,羽扇輕搖,神色自若,不由得心中一驚:“難道諸葛亮沒死?是誘敵之計?”
他又感受到陣中傳來的青龍之力,更是不敢上前。
“父親,這定是蜀軍的疑兵之計!諸葛亮肯定已經死了!”
司馬昭道。
司馬懿搖了搖頭,眼神警惕:“葉青山的青龍之力非同小可,若諸葛亮真的沒死,我們貿然追擊,定會中了他們的計!撤軍!快撤軍!”
魏軍將士本就忌憚青龍之力,聞言紛紛撤退。
葉青山見魏軍走遠,鬆了口氣,對薑維道:“伯約,快率軍撤退,回漢中!”
蜀軍將士護送著諸葛亮的棺木,朝著漢中方向撤退。
一路上,雖有小股魔徒襲擾,卻都被葉青山率軍斬殺。
葉青山手持越五劍匣,身先士卒,青冥劍法和青龍武技輪番施展,將魔徒儘數殲滅,淨化沿途的魔氣。
行至褒斜道時,突然遇到一支龐大的魔徒隊伍,為首的正是暗夜組織的李彥。
李彥乃王境中期體術者,周身魔氣濃如黑霧,手持一柄黑色長刀:“葉青山,諸葛亮已死,蜀軍已是強弩之末,今日,定讓你們葬身於此!”
“李彥,你這魔徒,也敢攔我蜀軍的路!”
葉青山怒喝一聲,越五劍匣全開,五柄劍在空中結成劍網,“青龍逆鱗!”
他瞳孔變為青金色龍瞳,青金色的逆鱗護罩展開,護住身後的蜀軍和棺木。
李彥揮刀斬來,魔氣長刀帶著呼嘯的風聲,砍在逆鱗護罩上,發出“鐺”的巨響。
護罩上的龍紋鱗閃爍,將魔氣儘數反彈:“王境中期又如何?在我青龍之力麵前,你不堪一擊!”
葉青山縱身躍起,青冥劍法第八式“龍歸海”使出,五柄劍的劍氣與青龍之力融合,化作一條巨大的青龍,衝向李彥。
李彥臉色大變,連忙催動魔氣抵擋,卻被青龍虛影吞噬,慘叫聲中,身體化為黑灰。
斬殺李彥後,葉青山看著身後的蜀軍將士,聲音洪亮:“將士們!丞相雖逝,但他的遺誌還在!
我們定要安全撤回漢中,整頓部眾,繼續抗魔北伐!為丞相報仇,為蜀漢百姓守護家園!”
“為丞相報仇!守護家園!”
蜀軍將士齊聲呐喊,士氣高漲,繼續朝著漢中前進。
曆經數日奔波,蜀軍終於安全撤回漢中。
葉青山將諸葛亮的遺體安置在漢中王府,用靈璧玉繼續守護,防止魔氣侵蝕。
隨後,他與薑維召集文武百官,宣讀諸葛亮的“北伐抗魔計劃”,部署抗魔事宜。
漢中王府的庭院中,葉青山望著天空,手中握著諸葛亮遺留的羽扇,靈璧玉在他掌心泛著微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想起劉備在白帝城的托付,想起諸葛亮臨終前的叮囑,心中暗暗發誓:“玄德公,丞相,你們放心!我定會守住蜀漢,肅清魔氣,抵禦魔尊重樓,完成你們未竟的大業!”
此時,漢中城外的山林中,一縷黑氣悄然升起,朝著極北之境飛去。
那裡,萬裡冰封,魔尊重樓的身影在黑暗中若隱若現。
十年後。
北境的風,早不是秋涼,是能刮進骨頭縫裡的冰刃。
冰雪長城塌了大半,玄黑色的魔氣像漲潮的黑水,順著缺口往南漫。
凍硬的城磚在魔氣裡泡得發烏,一碰就碎。
城牆上的蜀軍旗幟被撕成布條,隻剩半截杆兒插在雪地裡,被風刮得“吱呀”響,像瀕死者的喘息。
趙雲拄著龍膽銀槍,單膝跪在雪地裡,玄鐵鎧甲崩了好幾個口子,左肩上一道深可見骨的傷,黑紅色的血凍成了冰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