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後的洛陽城,空氣裡滿是草木與泥土的清新氣息。
青禾堂的天井中,水珠順著屋簷滴落,在青石板上砸出細碎的水花,濺起又消散。
葉青山負手立在藥圃邊,指尖輕撫過一片帶著晨露的紫蘇葉。
經過雨水的滋潤,圃中的草藥愈發蔥鬱。
板藍根的葉片舒展,甘草的藤蔓攀著竹架蜿蜒,就連平日裡長勢平緩的三七,也冒出了嫩紅的新芽。
他的神識如無形的蛛網,依舊籠罩著大半個洛陽城。
隻是今日,那平靜的感知中,多了幾分不同尋常的異動。
“公子,早膳備好了。”
貂蟬端著食盤從廚房走出,一身淡綠布衣襯得她肌膚勝雪,紫霞短劍藏在腰間,僅露出一截瑩潤的劍柄。
她將溫熱的小米粥、幾碟醬菜和蒸得鬆軟的饅頭擺在石桌上,目光落在葉青山挺拔的背影上,眼底藏著化不開的溫柔。
“夜姬妹妹去庫房清點藥材了,昨日大雨衝濕了幾包陳皮,她正忙著翻曬呢。”
葉青山轉過身,唇邊噙著一抹淺淡的笑意:“辛苦你們了。”
他走到石桌旁坐下,拿起一個饅頭掰開,熱氣氤氳中,混雜著麥香與藥圃的清香,“城西破廟那邊,雨後泥土鬆軟,怕是容易滋生蚊蟲,讓夜姬抽空配些驅蟲的藥粉,送去給趙虎他們。”
“嗯,我已經跟她說過了。”
貂蟬為葉青山盛了碗小米粥,輕聲道,“昨日雨停後,我用神識掃過破廟,流民們都在修補屋頂,趙虎把一切安排得妥妥當當,沒有出現混亂,隻是……”
她頓了頓,眉頭微蹙,“官府那邊,巡防營的人還在外圍遊蕩,而且人數比之前多了些,像是在監視什麼。”
葉青山舀粥的動作未停,語氣平靜無波:“石鑒那邊怕是按捺不住了,他不敢明著對青禾堂下手,便想從流民身上找突破口。
若是流民這邊出了岔子,他正好能借‘治理不力’的由頭,牽連到我們。”
正說著,夜姬提著一個竹籃走進天井,籃中裝著翻曬好的陳皮,香氣醇厚。
她額角帶著薄汗,鬢邊的碎發被浸濕,卻依舊難掩傾城之貌。
“公子,貂蟬姐姐。”
她將竹籃放在牆角,走到石桌旁坐下,拿起毛巾擦了擦汗,“庫房的藥材都清點好了,除了幾包陳皮受潮,其他都完好無損。
驅蟲的藥粉我已經配好了,用的是艾草、雄黃和菖蒲,效果應該不錯,等會兒讓夥計送去城西。”
“辛苦你了。”
葉青山遞給她一個饅頭,“先吃點東西墊墊。”
夜姬接過饅頭,咬了一小口,眼神中帶著幾分凝重:“公子,方才我去前鋪時,聽路過的百姓說,城北的官倉昨日開了一次,卻不是放糧救濟流民,而是給宮中運送了大批糧食和綢緞。
據說陛下近日要在華林園設宴,邀請諸王和大臣們賞玩,還要挑選宮女充實後宮呢。”
“太康盛世,歌舞升平,陛下自然要好好享樂。”
葉青山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譏諷。
他的神識早已看到,宮中華林園內,工匠們正在連夜搭建戲台,珍寶古玩被搬來搬去,宮女們被管事嬤嬤呼來喝去,忙得腳不沾地。
而司馬炎則斜倚在軟榻上,由嬪妃們喂著葡萄,與身邊的侍中談笑風生,話題無非是哪家的美人更嬌豔,哪件寶物更稀有。
貂蟬放下碗筷,眼中滿是憤慨:“百姓們在城外忍饑挨餓,流民們連遮風擋雨的地方都沒有,他卻隻顧著飲酒作樂,這樣的君王,如何能守住江山?”
“西晉的根基,本就是建立在世家大族的支持之上。”
葉青山緩緩道,“司馬炎建國之初,為了鞏固統治,大肆分封諸王,給予他們軍政大權,又縱容世家子弟兼並土地,搜刮民脂民膏。
如今太平日子過久了,他早已沒了當年的銳氣,一門心思隻想著享樂,朝堂之上,貪官汙吏橫行,寒門士子難有出頭之日。
這樣的王朝,即便沒有外力侵擾,也遲早會從內部腐朽崩塌。”
夜姬輕聲道:“公子,那我們……”
“我們隻需守好這青禾堂,護好身邊之人即可。”
葉青山打斷她的話,目光深邃,“曆史的車輪,不是人力可以輕易扭轉的,但我們可以在這亂世之中,為百姓多儘一份力,為自己留一片安身之地。”
貂蟬和夜姬對視一眼,她們都明白葉青山的意思,也願意追隨他,在這亂世之中,做那黑暗中的一點微光。
早膳過後,青禾堂的鋪麵準時打開。
夥計們將藥櫃擦拭乾淨,把昨日晾曬好的藥材分門彆類地擺放整齊,空氣中彌漫著濃鬱卻不刺鼻的藥香。
附近的百姓們陸續上門,有的是來抓藥,有的是來複診,還有的隻是來谘詢養生之道。
葉青山、貂蟬和夜姬各司其職,一切都井然有序。
臨近午時,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青禾堂門口。
來人正是左思,他今日穿著一身洗得發白的粗布長衫,麵色比上次好了許多,隻是眉宇間依舊帶著幾分鬱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走進鋪中,對著葉青山拱手行禮:“葉大夫,今日前來,一是為了複診,二是想向您請教一些事情。”
葉青山示意他坐下,指尖搭在他的脈搏上,片刻後道:“左先生的身體已經痊愈,隻是心中鬱結難舒,傷及肝氣,日後還需放寬心,少思寡慮。”
左思歎了口氣:“多謝葉大夫關心。隻是心中之事,哪有那麼容易放下。
我近日撰寫《三都賦》,查閱了大量典籍,卻發現如今的朝堂之上,奢靡之風盛行。
文人墨客們大多沉迷於清談,對國事民生漠不關心,就連那些曾經主張經世致用的名士,也漸漸變得圓滑世故。”
他頓了頓,又道:“昨日我去藏書閣查閱資料,偶遇幾位太學的學子。
他們告訴我,吏部尚書石鑒近日在府中設宴,邀請了不少世家子弟。
席間不僅有山珍海味,還有歌舞助興,甚至有人以珍寶為賭注,一擲千金,全然不顧城外流民的死活。
這樣的景象,讓我實在心寒。”
葉青山遞給她一杯溫水:“左先生心懷天下,實屬難得,隻是如今的世道,便是如此。
你能堅守本心,潛心治學,寫出《三都賦》這樣的曠世之作,便是對這亂世最好的回應。”
“葉大夫過獎了。”
左思接過水杯,眼中閃過一絲亮光,“其實今日前來,還有一事相求。
我撰寫《三都賦》,需要參考蜀地、吳地的山川地理、風土人情,可手中的典籍大多語焉不詳。
聽聞青禾堂藏書豐富,不知葉大夫能否借我幾本相關的書籍一用?”
“當然可以。”
葉青山點頭應允,“我書房中有幾本《蜀都記》《吳地誌》,還有一些前人遊曆蜀吳的手記,左先生若是需要,便拿去便是。”
“多謝葉大夫!”
左思大喜過望,起身對著葉青山深深一揖,“葉大夫不僅醫術高明,更是胸懷寬廣,左思感激不儘。
日後《三都賦》成書,定當第一時間送來給葉大夫品鑒。”
葉青山微微一笑:“左先生不必客氣。治學之路艱辛,願先生早日達成所願。”
隨後,貂蟬領著左思去後院書房取書。
左思在書房中翻閱著那些珍貴的典籍,眼中滿是癡迷,不時發出由衷的讚歎。
貂蟬站在一旁,看著他專注的模樣,輕聲道:“左先生真是個癡人,為了一本書,竟然如此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