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倩影驚鴻照夜台_明末穿越,闖王一統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明末穿越,闖王一統 > 第24章 倩影驚鴻照夜台

第24章 倩影驚鴻照夜台(2 / 2)

戚睿涵對董小倩投去一個歉意的眼神,低聲道:“董姑娘,軍情如火,我得即刻前去。你一路勞頓,我讓吳管家先安排客房讓你好好休息,稍後局勢稍緩,我再與你詳談。”

董小倩理解地點點頭,沒有絲毫糾纏:“軍國大事要緊,公子快去吧。我自己能照料自己,不必掛心。”她頓了頓,又輕聲補充道,“萬事小心。”

戚睿涵心中一暖,點了點頭,快步跟上吳三桂。

書房內,燭火通明,將懸掛在牆上的巨幅軍事地圖照得清晰可見。除了吳三桂,其堂弟、性格較為急躁的吳國貴,以及心思縝密的參軍楊銘也已在此等候,三人麵色都異常凝重,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山雨欲來的緊張氣氛。

“剛接到西京朝廷傳來的六百裡加急軍報,”吳三桂沒有多餘的寒暄,直接切入正題,手指重重地點在地圖上徐州的位置,聲音冷硬如鐵,“徐州方麵,情況不妙,比我們預想的還要糟糕。”

參軍楊銘接口道,語氣沉重:“多鐸和張存仁率領超過十萬清軍主力,配備大量紅衣大炮,猛攻徐州已半月有餘。江北四鎮——高傑、劉良佐、劉澤清、黃得功各部,雖奮力抵抗,屢次出城逆戰,試圖摧毀清軍炮陣,但損失極其慘重,傷亡過半,士氣低落……高傑將軍……已在昨日守城戰中,被流矢擊中麵門,確認殉國了。”

“高傑也……”戚睿涵倒吸一口涼氣,心臟猛地一沉。他雖然對南明內訌時高傑的跋扈有所了解,但深知高傑勇猛善戰,是江北四鎮中戰鬥力最強的一支。如今高傑戰死,徐州守軍無疑是折了一根頂梁柱,士氣打擊巨大。“那現在徐州城防由誰主持?”

“暫由劉良佐和劉澤清共同主持,但此二人……”楊銘搖了搖頭,未儘之語不言自明,二劉向來以保存實力著稱,能否在如此逆境下堅持到底,實在令人擔憂。

吳三桂的聲音低沉而冰冷,帶著壓抑的怒火:“南京陛下已急調明軍中央軍劉肇基、高弘圖兩部,魯王麾下張名振、錢肅樂,以及桂王方麵的何騰蛟部火速馳援徐州。朝廷嚴令,徐州乃天下咽喉,南北要衝,關係東南半壁江山之存亡,務必死守,絕不容有失。哪怕戰至一兵一卒,也絕不能後退半步!”他的手指死死抵著地圖上的徐州,仿佛要將那裡按穿。

他猛地一拳砸在桌案上,震得地圖卷軸跳動,燭火一陣劇烈搖曳,牆上的人影隨之張牙舞爪,如同躁動的鬼魅。“多爾袞,多鐸,這是想速戰速決,趁我聯軍新挫,一舉打斷我們的脊梁。占了北直隸、山東、河南還不夠,還想一口吞下江淮富庶之地,斷我糧餉根本,然後順勢南下,直搗南京。做夢!”

“侯爺,那我們眼下該如何應對?”吳國貴按捺不住,粗聲問道,“難道就在這裡乾看著,等著徐州陷落的消息嗎?”

吳三桂眼中厲色一閃,如同暗夜中劃過的閃電:“父親的血不能白流,太原之仇,山海關之恨,我要讓韃子加倍償還。朝廷既已下令死守,我寧遠軍……不,我平西侯府上下,亦當整軍經武,隨時聽候調遣,與徐州共存亡!”他猛地轉向戚睿涵,目光灼灼,“元芝,你熟知……呃,你向來見識廣博,思慮深遠,對於徐州當前戰局,有何看法?但說無妨!”

戚睿涵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從高傑戰死的震驚中冷靜下來。他走到地圖前,仔細看著徐州周圍的山川河流、城鎮要道。作為文科生,他對南明史有所涉獵,對徐州會戰的大致走向有些模糊印象,記得曆史上南明在此役中損失慘重,但具體細節、轉折點早已模糊。

然而,基本的戰略眼光和來自後世的宏觀視角還是有的。“長伯兄,諸位,”他指著地圖,“徐州城高池深,自古易守難攻。但目前關鍵在於兩點:一是長期圍城下的後勤補給能否跟上,城中存糧、軍械還有多少?二是外圍策應。清軍勢大,若我軍隻是單純困守孤城,強攻硬守,恐非長久之計,遲早被其耗儘力量。”

他頓了頓,組織了一下語言,繼續道:“是否可派精銳騎兵,效仿古人項羽破釜沉舟、彭城之戰之故事,繞至清軍側後,尋找機會斷其糧道?清軍十萬大軍,每日消耗糧草驚人,糧道便是其命脈。或者,能否在清軍側翼,如淮安、泗州方向,發動有力佯攻,甚至聯合當地義軍,不斷襲擾,迫使多鐸分兵,減輕徐州正麵壓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楊銘沉吟道,手指無意識地點著桌麵:“戚公子所言確有道理。斷敵糧道,確是上策,古來名將多以此製勝。但多鐸並非庸才,用兵謹慎,其糧道必經之路,必有精騎巡邏,重兵把守,想要成功截斷,難度極大,需派出的騎兵必須是百戰精銳,且主將需智勇雙全,方能覓得戰機。至於側翼牽製……如今我軍兵力分散,西京要守,潼關要防,湖廣方向左良玉部態度依舊曖昧,能抽調出來用於側擊淮安、泗州的機動兵馬,恐怕……不多啊。”他的分析切中要害,指出了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無論如何,絕不能坐視徐州被困,坐視多鐸從容布置!”吳三桂斷然道,語氣不容置疑,“楊參軍,你立刻起草文書,以我的名義,用最快速度上奏西京朝廷與南京八路帥府,稟明我部願主動請纓,或派出精銳騎兵襲擾清軍後方糧道,或伺機馳援徐州,哪怕是在外圍牽製部分清軍兵力亦可,請朝廷與帥府統籌定奪。同時,傳我軍令,各營加緊操練兵馬,檢查軍械,囤積糧草,所有將士取消休假,隨時準備開拔!”

“是,侯爺,末將這就去辦!”楊銘領命,毫不拖泥帶水,匆匆離去。

書房內隻剩下吳三桂、戚睿涵和一直沉默旁聽的吳國貴。燭火劈啪作響,映照著吳三桂陰晴不定的臉,那上麵交織著悲痛、仇恨、焦灼與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沉默良久,吳三桂忽然揮揮手讓吳國貴也先退下,然後轉向戚睿涵,聲音壓得極低,帶著一種罕見的、幾乎不存在的脆弱:“元芝,”他喉頭滾動了一下,“有時夜深人靜,我在靈前守著,便會忍不住想……若當日山海關下,我未曾聽你勸諫,一念之差,或許……或許真的引清兵入關,借其力先破李闖,報我京師陳圓圓被辱之仇,再……再圖後計,或許……父親就不會率孤軍堅守太原,或許……就不會死?”他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這個念頭顯然在他心中盤桓已久,是巨大的悲痛催生出的毒草。

戚睿涵心中劇震,猛地看向吳三桂。這位原來曆史上毀譽參半、最終身敗名裂的梟雄,此刻眼中竟流露出一絲深切的迷茫與痛苦,那是對已發生曆史的無力回望,是對另一種可能性的危險試探。他知道,這是吳三桂最脆弱、也最危險的時刻。他深吸一口氣,沉聲道,語氣異常嚴肅:“長伯兄,萬不可作此想,此念一起,後患無窮。”他上前一步,目光灼灼地逼視著吳三桂,“引清兵入關,絕非借力,實乃引狼入室,開門揖盜。建州女真,狼子野心,豈是甘為人驅使之輩?屆時他們占據中原腹地,豈會輕易退出?隻怕是請神容易送神難。神州陸沉,華夏塗炭,衣冠淪喪,絕非吳老將軍所願見。老將軍堅守太原,血戰殉國,為的是抗清大業,為的是身後萬千黎民,為的是我漢家山河不落異族之手。他是英雄,死得其所,重於泰山。闖王當初親自下令處死了淩辱嫂夫人的元凶劉宗敏以示誠心,我們若因一時之痛,而走回頭路,行那飲鴆止渴、遺臭萬年之事,豈非辜負了老將軍的碧血丹心?唯有繼承其誌,徹底擊敗清虜,光複我漢家河山,方能告慰他在天之靈。這條路,從一開始,就沒有回頭箭!”

吳三桂默然良久,緊緊攥著的拳頭因為用力而骨節發白,然後又緩緩鬆開,眼中的迷茫與動搖逐漸被更深的、幾乎化為實質的恨意與決然取代。“你說得對……是我想岔了,是這悲痛……亂了我心神。”他深吸一口氣,仿佛要將那絲軟弱徹底驅散,眼神重新變得堅硬如鐵,“這條路,既然走了,就隻能一條道走到黑。直到要麼清虜亡,要麼我死,沒有第三種可能!”

這時,書房外傳來極輕微的、幾乎難以察覺的腳步聲,停在門口,似乎有些猶豫。吳三桂和戚睿涵都是心神一緊,同時喝道:“誰在外麵?”經曆了內奸導致山海關失守的教訓,他們對這種靠近的動靜格外敏感。

門被輕輕推開一條縫,董小倩端著一個紅木托盤站在門外,托盤上是兩碗熱氣騰騰、散發著淡淡藥草香氣的羹湯。她似乎被屋內兩人瞬間投射過來的淩厲目光嚇了一跳,略顯局促地道:“侯爺,戚公子,我看你們商議許久,天色已晚,想必身心疲憊,便自作主張,去廚房看了看,讓人做了些寧神安眠、補氣益血的羹湯……不知是否打擾了?”她的目光清澈,帶著真誠的關切。

戚睿涵鬆了口氣,上前接過托盤,觸手溫熱:“有勞董姑娘費心了,正是需要的時候。”他聞到湯中淡淡的棗仁、百合香氣,知道確實是用了心的。

吳三桂看著董小倩,目光中的銳利收斂了些,但依舊沒什麼溫度,淡淡道:“董姑娘有心了。”他此刻確實感到身心俱疲,太陽穴陣陣抽痛,這碗適時送來的羹湯,帶著一種平凡的溫暖,恰恰擊中了那份被仇恨和軍務掩蓋的生理需求。

董小倩並未立刻離開,她猶豫了一下,看了看桌上攤開的地圖,又看了看戚睿涵和吳三桂凝重的神色,輕聲道:“方才在門外等候時,隱約聽到侯爺與公子談及徐州戰事,似乎形勢危急……民女鬥膽,竊以為徐州城堅,若能善用地利,或可最大限度拖延敵軍,消耗其兵力士氣。民女曾聽姐夫與來訪的方以智先生、陳子龍先生等談論兵法守禦之道,提及一種名為‘甕城’的構造,以及守城時如何在城外挖掘多重壕溝、布置陷馬坑、鐵蒺藜,甚至以地道反製敵軍地道,或許……能有些許助益?”她的話語帶著謹慎的試探,聲音輕柔,畢竟軍國大事,並非她一個女子理應插口的領域,但她還是說了出來,帶著一份想要分擔的責任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戚睿涵聞言,卻是眼睛一亮。他對於具體的古代城防工事了解並不深入,多是理論,董小倩此言倒是提醒了他,可以結合一些後世的守城思路。吳三桂也微微頷首,雖然沒說什麼,但看向董小倩的目光中,少了幾分之前的全然漠然,多了一分審視與……一絲極其細微、難以察覺的認可。這個女子,似乎並非隻會吟風弄月。

“姑娘所言,確有道理。具體的城防布置,加固工事,挖掘壕溝,確實能有效阻滯敵軍攻勢。尤其是應對清軍的火炮和攻城塔。”戚睿涵道,“回頭可將這些想法細化,連同我們的建議,一並呈送徐州守將參考。多謝姑娘提醒。”

董小倩見自己的話未被輕視,反而得到了認真對待,臉上露出一絲欣慰的淺笑,這才斂衽一禮,悄然退下,並輕輕帶上了房門,動作輕柔得幾乎沒有聲音。

書房內再次恢複了安靜,但氣氛已與先前不同。吳三桂慢慢喝著溫熱的羹湯,那暖流順著食道而下,似乎稍稍熨帖了翻騰的胃和緊繃的神經。他忽然道,聲音依舊低沉,但少了幾分之前的殺伐之氣:“元芝,這位董姑娘,並非尋常閨閣女子。冒辟疆的小姨子……複社清流,家中竟有如此人物?”

戚睿涵也端起碗,感受著碗壁傳來的溫度,看著窗外徹底降臨的、濃得化不開的夜色。西京的燈火在遠處零星閃爍,如同這亂世中微弱卻不肯熄滅的希望,在黑暗中頑強地證明著生命與抵抗的存在。他心中那份因董小倩不顧安危前來而產生的暖意,與對徐州戰局的深切憂慮,對吳三桂心態的警惕,以及對未來不確定性的茫然,複雜地交織在一起,沉甸甸的,卻又因為那點暖意,而生出了一絲繼續前行的力量。

“是啊,”他輕聲應道,仿佛是在回答吳三桂,又仿佛是在對自己言說,目光透過窗紙,望向南京的方向,也望向那不可知的未來,“這世道,風雨如磐,波譎雲詭,本就容不下尋常。也幸而……容不下尋常。”

夜色更深,侯府的大部分區域都陷入了一片沉寂,唯有靈堂的燭火,還在不知疲倦地跳躍燃燒,守護著逝者的安寧;以及書房窗紙上映出的、那兩個依舊在伏案研究地圖、低聲討論的身影,還在固執地燃燒著智謀與精力,對抗著這無邊的黑暗與步步緊逼的沉重。而那一抹屬於江南水鄉的淡青色倩影,已帶著她的劍、她的聰慧與她的溫情,悄然融入了這西北重鎮的凜冽夜色裡。她的到來,如同投入一潭絕望死水中的一粒石子,雖微,卻已不可避免地蕩開了漣漪,這漣漪將會擴散至何方,無人知曉。未來的路布滿荊棘,彌漫著硝煙與血腥,但至少在此刻,在這寒冷而漫長的夜裡,他不再是獨自一人麵對這漫天的寒星與沉重的使命。

喜歡明末穿越,闖王一統請大家收藏:()明末穿越,闖王一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符咒古族 啟丶混沌紀元 七星照夜 猛鬼撩人 妻主她如此多情(女尊) 彼岸花開,萬古女帝 欲刺[破鏡重圓] 婚後生情 分身互相傳功,我隻管破境! 洪荒:五行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