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壁壘森嚴_明末穿越,闖王一統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3章 壁壘森嚴(2 / 2)

他示意了一下,身後一名隨從立刻展開一幅巨大的山西邊境軍事地圖,鋪陳在地上。隻見地圖之上,從大同外圍開始,用朱紅和墨黑兩種顏色,密密麻麻地標注了無數符號和連線,如同在土地上生長出的無數毒瘤和鎖鏈。

“攝政王,諸位王爺請看,”張曉宇用拐杖指向地圖,聲音提高了一些,帶著一種宣講般的熱情,“我軍此番進攻,不必急於求成,與吳三桂進行曠野浪戰。可采取穩紮穩打,步步為營之策。所謂‘碉堡推進’,便是在我軍選定的進攻路線上,擇一切交通要道、製高點、山穀隘口等要害之處,修築兩種堡壘。”

“其一為明堡。”他的拐杖點在朱紅色符號上,“以磚石、土木構築,高出地麵,牆體厚實,上設了望台與多層射擊孔。每堡可駐紮一隊至一哨兵力,配備燧發銃、弓弩,乃至小型火炮,形成交叉火力網。明堡之間,間距以火力能相互覆蓋為準。我軍以此為依托,逐步向前推進,如同移動的城牆,不斷壓縮明軍的活動空間,迫其龜縮城內或貿然出擊。”

“其二,也是此戰術之關鍵,在於暗堡。”拐杖移向那些墨黑色的、更隱蔽的標記,“暗堡不追求高度,反其道而行,擇山坡反斜麵、林地深處、隘口側翼,甚至看似尋常的土丘之下,挖掘地下掩體,以木石加固,覆以厚土、草皮、灌木進行巧妙偽裝,即便抵近亦難以察覺。每處暗堡規模不大,內藏精銳步卒十人至數十人不等,配以連珠銃、強弓勁弩,亦可存放‘毒氣’罐。待敵軍大隊經過,或集中兵力進攻我明堡時,暗堡突然開啟,側擊、背襲,火力齊發,或釋放毒氣,可收奇效,打亂敵軍部署,大量殺傷其有生力量。”

他環視眾人,最後目光落回多爾袞身上:“明堡與暗堡之間,輔以交通壕溝相連,兵力、補給可暗中調動,互相支援。如此,明暗結合,壕溝串聯,便構成一道隨著我軍步伐不斷向前延伸的、難以逾越的移動壁壘。吳三桂若固守不出,則被我明堡火力逐步蠶食,空間日益縮小;若出擊,則處處陷阱,動輒得咎。此乃以己之長,克敵之短,以器物與工事之利,抵消明軍可能的地利與困獸之猶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吳克善看著那密密麻麻的堡壘標記,倒吸了一口涼氣,喃喃道:“此法……甚是精妙,卻也……甚是狠辣。若真依此布置,我軍推進雖緩,卻穩如磐石,每前進一步,都如刺蝟般讓敵人無從下口,隻能被動挨打。”

孔有德也麵色凝重地點頭讚同:“張侍郎此策,確是老成謀國之言。尤其這暗堡,虛實相生,防不勝防。明軍若貿然出擊,必遭重創,士氣大跌;若固守不出,則眼睜睜看著我軍將堡壘修到他們眼皮底下,最終被困死、耗死。隻是……修築如此多的堡壘,耗時耗力恐亦不小。”

愛星阿雖然更崇尚騎兵衝鋒陷陣的快意,但看到地圖上如此嚴密的戰術體係,想象著明軍在堡壘群前碰得頭破血流的場景,也不得不承認其威力,甕聲甕氣地道:“張侍郎雖是個文人,這腦子倒是好使。有此利器與戰法,何愁他吳三桂不破?何愁山西不平?”

多爾袞滿意地捋了捋下頜的短須,眼中精光閃爍,顯然對張曉宇的彙報極為滿意。他需要的正是一種能夠以較小代價、穩步奪取勝利的策略,尤其是在麵對吳三桂這樣的頑敵時。

“好,甚好!”多爾袞的聲音帶著決斷,“就依張侍郎之策行事,愛星阿,你部擔任主攻,目標大同正麵。記住,穩紮穩打,以碉堡推進為主,步步為營,吸引並消耗吳三桂主力,不必急於求成。吳克善,你率蒙古騎兵遊弋外圍,利用機動優勢,尋機破襲明軍糧道、小隊,並保護我軍碉堡修築,防止明軍騷擾。孔有德,你部漢軍旗熟悉地形民情,負責挑選精銳,化整為零,潛入敵後,破壞其屯糧之所,散布謠言,動搖其軍心,並尋找機會,配合暗堡對明軍重要據點進行奇襲。”

“嗻!”三將齊聲領命,聲震殿宇。

“張曉宇,”多爾袞再次看向這個給他帶來太多驚喜的年輕漢臣,“你此番隨愛星阿親王軍前參讚軍務,全權負責督導新式火器使用、毒氣施放時機,以及碉堡修築之選址、規製。若有臨陣不決或將領質疑,你可持本王令牌行事!”他取出一麵小小的金色令牌,遞給身旁的侍衛,由侍衛轉交給張曉宇。

“若此戰建功,徹底平定山西,本王不吝封侯之賞!”

張曉宇深深一躬,幾乎將身體折成了九十度,掩去了眼底翻湧的複雜情緒——那裡麵有對權力地位的渴望,有憑借超越時代的知識碾壓對手尤其是那個讓他恨之入骨的戚睿涵)的快意,有一種將所學用於實踐、甚至用於毀滅的扭曲成就感,或許,還有一絲連他自己都不願承認的、對自身處境和未來的茫然與恐懼。

“臣,張曉宇,”他抬起頭,臉上已恢複平靜,隻有眼神依舊銳利,“定不負攝政王重托。必竭儘所能,助我大清,掃平山西,一統天下!”他的聲音在空曠而華麗的大殿中回蕩,帶著一種冰冷的堅定。

山西北部,大同外圍。

吳三桂的大軍駐紮下來後,立刻開始了緊張的布防。沒有依賴阮大铖、田仰那虛無縹緲的“保障”,關寧軍展現出極高的效率和軍事素養。吳國貴率領前鋒部隊,在外圍要隘、山頭、河道拐彎處,揮汗如雨地挖掘著深深的壕溝,設置層層疊疊的鹿砦、拒馬,並依托山勢,用石塊和夯土搶修營壘、箭樓。士兵們喊著號子,鐵鍬、鎬頭與泥土石塊碰撞,發出沉悶的聲響。整個防線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堅固起來。

戚睿涵沒有待在相對安全的中軍大營。他深知,麵對可能擁有現代知識的張曉宇,任何基於傳統經驗的判斷都可能出錯。他帶著幾名身手矯健的親兵,與執意同行的董小倩一起,騎馬悄然出營,巡視著大同外圍複雜的地形。董小倩依舊是一身利落的勁裝,腰佩長劍,背負短弓,目光如鷹隼般警惕地掃視著周圍的山林、溝壑、荒村。她對戚睿涵堅持親臨前線偵察的行為充滿擔憂,但也知道勸阻無用,隻能更加專注地履行自己“照應”的職責,同時憑借江湖經驗,留意著任何不尋常的痕跡。

秋日的山野,色彩斑駁而蒼涼。遠山如黛,籠罩在薄薄的霧氣中。近處的草木大多已經枯黃,隻有些耐寒的灌木還殘留著些許墨綠。風過處,卷起地上的沙塵和落葉,發出嗚嗚的聲響,更添幾分荒寂。空氣中彌漫著乾草和泥土的味道。

一連兩日,他們都在大同城東、北方向的丘陵地帶活動。除了偶爾遇到小股清軍斥候,發生了幾次短暫而激烈的交鋒並將其驅離外,並未發現清軍大部隊集結的跡象。這種反常的平靜,反而讓戚睿涵心中的不安愈發強烈。

第三天午後,他們來到一處距離大同約三十裡,名為“野狐嶺”的丘陵地帶。這裡地勢起伏,溝壑縱橫,是通往大同的幾條小路之一,並非主要通道,但也需警惕小股敵軍滲透。

“睿涵,你看那邊。”董小倩忽然勒住馬,指向遠處一片向陽的山坡,眉頭微蹙。

戚睿涵順著她指的方向望去,初看之下,那片山坡與其他地方並無二致,枯草遍野,亂石嶙峋。但仔細看去,似乎有幾個黑點在緩緩移動。他立刻從馬鞍旁的皮袋中取出那具寶貴的單筒望遠鏡——這是他用玻璃片磨製,說服軍中工匠協助製作的簡陋版本,但在這個時代已是難得的觀察利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調整著焦距,視野變得清晰。那些移動的黑點,是七八個身穿藍色鑲紅邊清軍號衣的士兵,他們並沒有攜帶明顯的攻城器械或列成戰鬥隊形,而是分散開來。其中有幾人手持類似標尺和繩索的工具,似乎在測量距離、角度。更引人注目的是,旁邊還有十幾個穿著普通滿清百姓粗布衣服的人,但他們動作麻利,分工明確,有的在用鎬頭挖掘地麵,有的在搬運石塊和粗大的原木,明顯是經驗豐富的工匠。

“是清軍……還有工匠。他們在做什麼?”董小倩在一旁低聲問道,她也看出了不尋常。

戚睿涵沒有回答,隻是緊緊盯著望遠鏡的視野。他看到那些清兵和工匠並非在安營紮寨,帳篷寥寥無幾。他們是在……修築工事?在山坡的製高點上,一個方形的、低矮的土石結構已經初具雛形,牆體厚實,上麵留出了幾個規則的方形孔洞,那分明是射擊孔。而在另一處更為隱蔽的山坳裡,一些人正在奮力挖掘一個地穴,已經挖下去一人多深,正在用木頭加固四壁,並且有人正在將挖出的新土運到遠處傾倒,還在洞口上方搭建偽裝……

一種熟悉的,源自另一個時空記憶的寒意,瞬間如同毒蛇般竄上戚睿涵的脊背,讓他手腳冰涼。

碉堡,而且是明堡和暗堡結合的堡壘群推進戰術。

這絕不是這個時代,習慣於騎馬衝鋒、野戰為主的清軍自己能想出來的戰術。是張曉宇,隻有他這個同樣來自未來,並且可能係統學習過軍事工程或曆史的人,才會將這種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發展到極致,甚至在後世諸多戰爭中仍可見其影子的殘酷戰術,提前數百年帶到這個冷兵器與早期火器並存的戰場。

“糟了……”戚睿涵放下望遠鏡,臉色瞬間變得無比凝重,甚至帶著一絲驚恐,“他們不是在準備強攻,他們是要……蠶食,用堡壘困死我們!”

“什麼意思?”董小倩看到他的臉色,心也提了起來。

“沒時間細說了,我們立刻回去!”戚睿涵聲音急促,猛地調轉馬頭,狠狠一鞭抽在馬臀上。戰馬吃痛,長嘶一聲,如同離弦之箭般向著大同方向疾馳而去。他必須立刻將這個消息告訴吳三桂,這完全顛覆了他們對清軍作戰模式的認知。

董小倩從他驟變的臉色和語氣中感到了事態的極端嚴重,毫不遲疑,立刻策馬緊隨,幾名親兵也紛紛打馬跟上。馬蹄聲如同急促的鼓點,敲打在蒼涼的古道上,卷起一溜煙塵。

回到中軍大帳,戚睿涵甚至來不及等衛兵通報,直接掀開帳簾闖了進去。吳三桂正在與楊銘、吳國貴以及幾名幕僚對著地圖商議軍情,見他如此匆忙闖入,皆是愕然抬頭。

“元芝,何事如此驚慌?”吳三桂沉聲問道,眼中閃過一絲不悅,但更多的是疑惑。他了解戚睿涵,若非天大的事情,絕不會如此失態。

“長伯兄,”戚睿涵喘著粗氣,胸口劇烈起伏,也顧不上禮節,快速將自己方才在野狐嶺所見,以及自己的分析和盤托出,“……清軍主力並未集結準備野戰,他們在修築碉堡。明堡在高處,形成火力點;暗堡藏在隱蔽處,意圖伏擊。這是想用堡壘群步步為營,消耗我們,壓縮我們的空間和補給線。等到我們被束縛住手腳,士氣低落,他們再用可能已經準備好的新式火器,甚至……更歹毒的東西,比如毒煙毒火,來給予致命一擊,這絕對是張曉宇的手筆!”

帳內瞬間鴉雀無聲。楊銘和吳國貴等人麵麵相覷,他們習慣了騎兵衝陣、城池攻防、設伏誘敵,對這種聞所未聞的、“烏龜式”的推進戰術感到極其陌生,但聽戚睿涵描述其形態和作用,稍一思索,立刻便意識到了其中蘊含的、令人窒息的凶險!這完全是一種全新的、極度依賴工事和資源的戰爭模式。

“碉堡……步步為營……”吳三桂重複著這兩個詞,臉色變得無比陰沉。他快步走到巨大的山西地圖前,手指無意識地在地圖上劃過,眼神銳利如刀,仿佛要穿透地圖,看到遠方那正在不斷“生長”的敵人堡壘。“若真如此……我軍慣用的騎兵騷擾、側翼突襲、野外決戰之法,效果將大打折扣,甚至無從施展。若主動出擊,攻堅拔寨,敵人以逸待勞,暗堡伏兵四起,我軍必然損失慘重,徒耗兵力。若固守不出……”他的手指重重地點在大同上,“則眼睜睜看著對方將絞索,一圈一圈,穩穩地套到我們脖子上。糧道被斷,信息被隔,外援被阻,最終……困守孤城,坐以待斃!”

他猛地回身,目光灼灼地盯著戚睿涵:“張曉宇……此子心術已徹底歪邪,淪為實現野心之工具,但其才……確實可怕。他這是要憑借器物與工事之利,彌補清軍在某些方麵如攻城能力、對火器運用)的不足,將我拖入他最擅長、而我們最陌生的節奏。這是陽謀!”

“侯爺,那我們該如何應對?”吳國貴性子較急,額上青筋跳動,“難道就眼睜睜看著他們把那些烏龜殼修到我們眼皮底下,把我們圍死不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硬拚絕非上策,”吳三桂斷然道,他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大腦飛速運轉,“傳我將令:第一,多派精銳斥候,擴大偵察範圍,尤其注意地形險要、交通節點之處,詳細探查清軍碉堡的具體位置、數量、結構、駐軍多寡,繪製成圖。特彆是那些隱蔽的暗堡,想辦法找出其規律和識彆特征!”

“第二,楊銘,你立刻草擬緊急文書,將清軍此全新戰術,其特點、危害,詳細寫明,分彆飛報潞安阮大铖、田仰,以及澤州左良玉,警告他們,清軍此戰術並非隻針對大同,需嚴防其以此法攻擊潞安、澤州。請他們務必提高警惕,加強自身防務與偵察,並速派信使前來,商討三地協同破敵之策。言辭要急切,點明利害!”

“第三,立刻向西京的李大帥,以及南京朝廷,六百裡加急發出軍情急報。稟明山西前線之劇變,清軍戰術之詭譎,請求朝廷速調援兵,增撥糧餉,尤其是重型火炮!”

他頓了頓,深吸一口氣,看向戚睿涵,目光中帶著希冀:“元芝,你既識得此戰術,可知這類碉堡,尤其那暗堡,有何弱點可循?”

戚睿涵努力平複心緒,搜刮著來自另一個世界的、零散的軍事知識:“回長伯兄,碉堡火力強大,防禦堅固,但並非無懈可擊。其最大弱點在於機動性差,極度依賴後方補給和兵力支援。破解之法,或可以數量更多、威力更強大的重炮,如紅衣大炮,直接遠程轟擊摧毀;或挖掘之字形壕溝,逐步抵近,然後用火藥爆破;或派精銳小隊,長期潛伏,斷其糧道水源,迫其自潰;再者,若能準確找出暗堡位置,尤其通風口,可以火箭、火油灌入焚燒,或以濕棉被堵塞洞口煙熏,甚至挖掘地道至其下方爆破。最重要的是,絕不能讓其堡壘之間順利連成一片,形成完整的、縱深的防禦體係。必須在其立足未穩、體係未成之時,尋機破壞,打亂其部署。”

吳三桂認真聽著,緩緩點頭,眼神中閃爍著思考的光芒:“我軍中重型紅衣大炮寥寥無幾,強攻損失太大,非到萬不得已不可行。斷其糧道,騷擾其修築,需賴左良玉的騎兵和阮大铖他們出兵配合……但以他們今日之表現,恐怕……”他搖了搖頭,沒有再說下去,語氣中帶著深深的無奈,“眼下,敵情未明,友軍難靠,唯有先穩固自身防線,以靜製動,詳細摸清敵情,再尋破敵之機。另外,需嚴令各部,沒有我的將令,絕不可貪功冒進,絕不可輕易出擊,尤其是追擊小股敵軍誘餌,以防中了暗堡埋伏,遭致重大損失!”

一條條命令迅速而有序地傳達下去,整個大同防線的氣氛瞬間變得更加緊張、肅殺。一種無形的、沉重的壓力,伴隨著遠方隱約傳來的、清軍叮叮當當修築工事的聲音,如同逐漸彌漫的濃霧,又如同緩緩合攏的冰冷鋼鐵巨網,沉甸甸地籠罩在每一個人的心頭。

戚睿涵走出中軍大帳,深深地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氣。夕陽西下,將天邊染成了一片淒豔的血紅,映照著遠處起伏的山巒剪影。在那片山影之下,他仿佛能看到,無數清軍士兵和工匠,正如螞蟻般忙碌著,將那些代表死亡與禁錮的堡壘,一磚一石地壘砌起來。而張曉宇的身影,如同一個隱藏在曆史陰影深處的幽靈,正帶著冷酷的笑容,將超越時代的殺戮智慧,傾注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

壁壘,已然開始森嚴。它們不僅築於蒼茫的大地之上,更橫亙在人心之間,橫亙在舊有的戰爭觀念與即將到來的、更加殘酷和考驗耐心的新型攻防模式之間。一場事關華夏氣運的生死較量,以一種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方式,拉開了它沉重而血腥的帷幕。

喜歡明末穿越,闖王一統請大家收藏:()明末穿越,闖王一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符咒古族 啟丶混沌紀元 七星照夜 猛鬼撩人 妻主她如此多情(女尊) 彼岸花開,萬古女帝 欲刺[破鏡重圓] 婚後生情 分身互相傳功,我隻管破境! 洪荒:五行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