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梵燼_明末穿越,闖王一統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74章 梵燼(1 / 2)

南京城的初夏梅雨季節,總是帶著幾分揮之不去的濕冷。連綿的陰雨像是給這座岌岌可危的帝都蒙上了一層灰蒙蒙的紗,連帶著皇宮角落這處臨時辟出的偏殿,也浸染在一片壓抑的潮氣之中。殿內,幾盞昏黃的油燈頑強地對抗著從窗縫門隙滲入的寒意,光線跳躍,映照著空氣中浮動的微塵,也映照著戚睿涵手中那管略顯渾濁的液體。

那管疫苗液,靜靜地躺在戚睿涵的掌心,在燈下泛著一種不甚明亮的琥珀色光澤,其中還懸浮著些許難以化開的絮狀物,顯得粗糙而原始。這是他帶領著李大坤和幾位膽戰心驚、卻又不得不從命的太醫院老醫官,耗費了數個不眠之夜,在條件極其簡陋的情況下,依據他那跨越時空的知識,勉強製備出來的“希望”。他知道,這裡麵蘊含的風險,遠比其可能帶來的福音要大得多。源自未來的知識,在這十七世紀的時空中,就像一把未經打磨的雙刃劍,既能傷敵,亦能傷己。

他凝視著試管,目光銳利得仿佛要穿透那渾濁的液體,看清其中每一個病毒顆粒的生死。他的臉上帶著連日操勞的疲憊,眼窩深陷,嘴唇因缺水而有些乾裂,但那雙眼睛裡,卻燃燒著一種近乎偏執的決絕。

與其讓任何一位無辜的士兵、流民,甚至是身邊這些對他半信半疑的醫官去冒這未知的風險,不如由他自己來承擔這一切的後果。這不僅是因為提議者的責任,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他這個“未來人”內心深處無法言說的負罪感——張曉宇,他那投奔了清廷的情敵和同學,他所帶來的現代知識正在荼毒這個時代,而自己,是否又能用同樣源自未來的知識,去彌補和拯救?

這個念頭如同毒蛇,啃噬著他的內心。

他不再猶豫,伸出左手,用力挽起了右臂的衣袖。常年握筆以及近來握劍)的手臂算不上粗壯,皮膚因久居室內而顯得有些白皙,血管在皮膚下微微凸起。他用右手拿起旁邊桌上早已準備好的一塊棉布,棉布浸滿了李大坤設法蒸餾提純的、帶著濃烈刺鼻氣味的“酒精”。

冰涼的觸感透過棉布傳到指尖,他深吸一口氣,那混合著酒精、草藥以及空氣中若有若無黴味的複雜氣息湧入肺腑,讓他精神微微一振。他就要將棉布按向自己手臂上臂的三角肌處。

“不可!”一聲清叱,帶著前所未有的急迫,打破了偏殿內凝重的寂靜。一直安靜守在一旁,如同水墨畫中走出的仕女般的董小倩,身形一動,已如一陣風般掠至戚睿涵身側。她那平日裡撫琴弄畫的纖纖玉手,此刻卻像一把鐵鉗,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緊緊扣住了戚睿涵正準備消毒的手腕。

戚睿涵隻覺手腕一緊,一股巨大的力道傳來,竟讓他無法再移動分毫。他愕然轉頭,對上董小倩那雙盈滿了憂慮與堅決的眸子。她秀美的眉頭緊緊蹙起,原本清澈如秋水的眼瞳裡,此刻波瀾翻湧,是擔憂,是勸阻,更有一絲不易察覺的……心疼?

“睿涵!”董小倩的聲音壓得很低,卻字字清晰,敲打在戚睿涵的心上,“此物吉凶未卜,性狀未知,你豈能如此輕率,以身為試?你是朝廷棟梁,是連接大順與南明的關鍵紐帶,抗清大業、聯絡各方豪傑、穩定南京局勢,諸多千鈞重擔皆係於你一身。你若因此有了不測,我們這段時間殫精竭慮所做的一切,聯絡闖王舊部,說服江南士紳,穩定朝堂人心,所有這些心血,豈非儘數付諸東流?這第一次試驗,斷不能由你來!”

她的語氣急促,胸脯因激動而微微起伏,抓住戚睿涵手腕的手指,因為用力而指節泛白。

戚睿涵試圖掙脫,但董小倩的武功遠在他之上,那看似纖細的手指蘊含著內家勁力,讓他感覺自己的手腕像是被鐵箍鎖住了一般。他心中既感動又焦躁,低聲道:“小倩,正因前途未卜,凶險難測,我才更不能讓他人替我去冒這個險。這些方法源於我的知識,是我的提議,若有不測,也當由我首當其衝,這是我的責任!”

“責任?”董小倩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你的責任是運用你的智慧拯救這萬千黎民於水火,不是讓你在此逞匹夫之勇,輕擲有用之身。若這……這‘疫苗’當真無效甚至有害,你倒下了,誰再來主持大局?誰還能想出彆的法子來對抗張曉宇那奸賊可能撒播的瘟疫?屆時清軍未至,城內已是大疫橫行,軍心渙散,我們又當如何?尋找其他自願者,或者……或者我們再多觀察些時日,想想有沒有更穩妥的法子,總之,你絕對不能第一個來!”

兩人目光交彙,空氣中仿佛有無形的火花在迸濺。一邊是義無反顧的擔當,一邊是情深意切的阻攔,僵持不下。戚睿涵能看到董小倩眼底深處那抹無法掩飾的恐懼,那是對可能失去他的恐懼。他的心像是被什麼東西揪了一下,但理智告訴他,他必須這麼做。

就在這劍拔弩張的爭執時刻,偏殿外,傳來了一陣異乎尋常的聲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不是士兵巡邏的鏗鏘腳步聲,也不是宮人匆忙的細碎步履,而是一種沉穩、有序,帶著某種奇特韻律的腳步聲,仿佛踏著某種古老的節拍,由遠及近,不疾不徐。

戚睿涵和董小倩同時一怔,爭執暫歇,不約而同地轉頭向殿門望去。

隻見原本虛掩的殿門被輕輕推開,昏黃的光線勾勒出一個個灰色的身影。為首一人,年約五旬,麵容清臒,皺紋如同刀刻,記錄著歲月的風霜與智慧的沉澱,正是南京城外著名古刹靈穀寺的主持,道亮禪師。他身披一襲略顯陳舊的灰色袈裟,手持一串磨得光滑的佛珠,眼神澄澈而悲憫,如同深不見底的古井,映照著人世間的苦難。

在道亮禪師身後,十數位年齡各異的僧人手掐佛珠,低眉垂目,神情肅穆地魚貫而入。他們有的已須眉皆白,步履略顯蹣跚;有的正當壯年,身形魁梧;還有的麵帶稚氣,顯然是剛受戒不久的小沙彌。他們統一的灰色僧袍在昏暗的光線下幾乎融為一體,如同沉默的磐石,悄無聲息地站滿了這間並不寬敞的偏殿。

原本因爭執而顯得有些躁動的空氣,仿佛瞬間被一種莊嚴肅穆的力量所撫平、沉澱。殿內隻剩下油燈燈芯偶爾爆開的劈啪聲,以及僧人們沉穩的呼吸聲。他們目光平和,麵容安詳,仿佛不是踏入這個可能充斥著未知病魔、被視為險地的臨時實驗室,而是如同往日一般,步入那香煙繚繞、梵唱悠揚的禪堂,準備進行日常的晚課誦經。

道亮禪師雙手合十,微微躬身,聲音不高,卻如同古刹晨鐘,悠遠而沉著,清晰地傳入每個人的耳中:“阿彌陀佛。戚施主,董施主,方才二位之言,老衲與諸位同修在外已略有耳聞。施主悲天憫人,欲以身試藥,此心可敬,可佩,宛若菩薩發心。”他的目光轉向戚睿涵,帶著長者般的慈和與洞察,“然,董施主所言,句句在理。施主身係抗清救民之重任,關乎江山社稷之安危,黎民百姓之希望,確不宜輕擲此身,涉此未知之險。”

戚睿涵心中一震,忙收斂心神,恭敬還禮:“大師言重了,各位大師駕臨,未能遠迎,還望恕罪。”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眼前這一張張平靜的麵孔,心中湧起一股複雜難言的情緒,“隻是這疫苗……此法乃在下依據一些……古籍偏方所製,凶險未知,成敗難料。在下實不忍心,也萬萬不敢讓諸位方外清淨之人,為我等俗世紛爭,涉此奇險。”他的話語中帶著真誠的懇切與不忍。

道亮禪師聞言,臉上露出一絲淡淡的、看透生死般的微笑,那笑容裡蘊含著佛家的智慧與無儘的慈悲:“戚施主,佛門有雲,‘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尚且要入,何況此間之事,乃是為解救眾生疾苦,尋覓活命之方?如今瘟疫之影徘徊不去,清軍壓境,更有奸人妄用邪術,生靈塗炭,哀鴻遍野。我佛門弟子,雖說出家,號稱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然肉身皮囊仍在塵世,眼見眾生沉淪苦海,備受煎熬,豈能閉目塞聽,坐視不理?”

他的聲音漸漸提高,帶著一種振聾發聵的力量:“若能以我等微末之軀,為施主驗證此法,無論成敗,隻要能尋得一線生機,普惠萬民,拔苦予樂,便是無上功德,亦是我等修行之本分,是踐行我佛慈悲大願之良機。此乃求之不得的福報,何險之有?”

話音剛落,他身後一位年輕的僧人便上前一步。他約莫二十出頭,眉宇間還帶著幾分未脫的稚氣,但眼神卻異常堅定,朗聲道:“是啊,戚施主,主持說得極是。我等既入空門,早已將這副肉身皮囊,視作渡世之筏,修行之器。紅塵俗世,諸多掛礙,我等或已放下,或正學習放下。若能以此殘軀為舟楫,渡萬千百姓脫離瘟疫苦海,正是我輩修行人積功累德,往生淨土之資糧!還請施主成全!”

另一位年長些,臉上已有不少風霜痕跡的僧人也合十接口,聲音沉穩:“戚施主心懷天下,誌在匡扶社稷,拯救黎民,是做驚天動地大事情的人。這等試藥探路之事,合該由我等心無旁騖之人來做。我等平日裡誦經念佛,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今日能有此機會,以行動踐行經文義理,正是機緣到了。還請施主萬勿推辭,成全我等這份向佛之心,積德之願。”

“請戚施主成全!”

“阿彌陀佛,我不試藥,誰試藥?”

“施主,便從貧僧開始吧!”

僧人們你一言我一語,語氣平和舒緩,沒有絲毫慷慨激昂的表演,卻帶著一種磐石般不可動搖的意誌,紛紛表達著自願試藥的決心。他們看著戚睿涵手中那管渾濁的疫苗液,眼中沒有恐懼,沒有猶豫,隻有一種奉獻的赤誠和通過犧牲尋求靈魂救贖的期望。那是一種超越了生死恐懼的信仰之力。

這一幕,讓戚睿涵喉頭如同被什麼東西死死哽住,鼻尖酸澀難抑,心中翻湧著難以言喻的感動與沉重,還有一種幾乎要將他壓垮的負罪感。這些平日青燈古佛、晨鐘暮鼓,與世無爭的僧人,在此家國危難、瘟疫懸頂的關頭,竟能如此毅然決然地挺身而出,展現出如此磅礴無畏的勇氣和深邃如海的慈悲。與他們相比,自己那點“舍我其誰”的擔當,似乎都顯得有些渺小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深吸一口氣,試圖壓下胸腔裡翻騰如潮的情緒,卻覺得那口氣沉重如山。他不再多言,向著以道亮禪師為首的眾僧,深深一揖到底,聲音帶著無法抑製的顫抖,哽咽道:“諸位大師……慈悲為懷,舍身取義……此情此恩,重於泰山……睿涵……代天下百姓,拜謝諸位!”他的腰彎得很低,很久都沒有直起來,仿佛唯有如此,才能表達內心萬分之一的感激與崇敬。

一旁的董小倩也早已被這悲壯而神聖的一幕深深觸動,她明澈的眼眸中泛起了晶瑩的淚光,看著這些視死如歸的僧人,又看看身前深深揖拜的戚睿涵,她心中五味雜陳。她輕輕走到戚睿涵身邊,對著眾僧,鄭重地斂衽行了一個大禮,一切儘在不言中。

道亮禪師上前一步,虛扶一下戚睿涵的手臂,他的手掌乾燥而溫暖:“戚施主快快請起。世事無常,光陰寶貴,既已決意,便請施主開始吧,莫要辜負了這寸金光陰,也莫要讓我等心中妄念叢生。”

戚睿涵直起身,用力眨了眨有些模糊的眼睛,目光逐一掃過眼前這一張張平靜而堅定的麵孔,仿佛要將他們的容貌深深鐫刻在心底。他鄭重地、用力地點了點頭,所有的猶豫、彷徨都在這一刻被壓下,隻剩下必須成功的決絕。

“大坤。”他沉聲喚道。

一直守在旁邊,同樣眼眶發紅的李大坤立刻應聲上前,他身後幾位太醫院的醫官也強忍著心中的震撼與激動,開始忙碌起來。

依據之前反複商議推敲過的方案,他們將這十幾位自願試藥的僧人分成了三組。一組接種針對鼠疫的滅活疫苗這是他們認為風險最高,也最可能被張曉宇使用的),一組接種針對豬瘟可能模擬某些呼吸道或腸道病原體),最後一組則接種反應理論上應該最溫和的牛痘疫苗作為對照和希望)。

李大坤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粗糙表格,開始詳細記錄每位僧人的法號、年齡、體貌特征、平日身體狀況以及接種的具體時辰。

整個過程,在一種奇異而莊重的氛圍中有序進行。偏殿內安靜得出奇,隻能聽到器械輕微的碰撞聲,毛筆在紙頁上劃過的沙沙聲,以及僧人們平穩悠長的呼吸聲。偶爾夾雜著一兩句低沉的梵唱或佛號,如同背景音一般,安撫著空氣中無形的緊張。

僧人們依次安靜地走上前,挽起寬大的僧袖,露出或粗壯結實、或乾瘦見骨的手臂。麵對那細小的、經過戚睿涵儘可能改進,卻依然顯得原始的針尖刺入皮膚,他們大多閉目凝神,默誦佛號,神情安詳得如同老僧入定,仿佛正在進行一次普通的放生儀式,或者一次虔誠的禪修。甚至有位年輕的小沙彌,在針尖刺入時,嘴角還微微向上彎了一下,仿佛感受到了某種神聖的使命正在完成。

戚睿涵親自操作,動作儘可能的輕柔、準確。他感覺到自己的指尖在微微顫抖,不是因為恐懼,而是因為那份沉甸甸的托付。每將一點渾濁的液體推入一位僧人的體內,他的心就隨之沉下一分。他知道,他推入的不僅僅是疫苗,更是一個個鮮活生命的重量,是無數人的期望,也是他自己命運的賭注。

董小倩則默默地在一旁協助,遞上消毒棉布,幫忙按住接種後的針眼。她的動作輕巧而熟練,目光始終關注著戚睿涵和每一位僧人的反應,秀眉微蹙,不知在思索著什麼。

接種完畢後,戚睿涵安排了最細心的醫官和侍從,分成三班,輪流看守這些自願者,要求他們詳細記錄每一位僧人每兩個時辰的體溫、脈搏、精神狀態以及任何異常反應。同時,他將之前製備的、為數不多的抗體血清,以及李大坤根據古方和自己帶來的現代醫學知識預備的幾種退熱、消炎、扶正固本的草藥湯劑,都準備在一旁,隨時應對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

道亮禪師等人,便被恭敬地安置在偏殿旁臨時隔出的幾間乾淨禪房中靜養觀察。這裡原本是宮中一些低等內官的值守房舍,如今被匆匆整理出來,雖然簡陋,但還算整潔安靜。

最初的兩天,在一種表麵上的風平浪靜中度過。

被隔離觀察的僧人們作息如常,誦經、打坐、用一些清淡的齋飯,彼此之間偶爾低聲交流幾句佛法義理,看起來並無任何異樣。戚睿涵和李大坤每日數次親自前去查看,仔細詢問記錄,觸摸他們的額頭,檢查接種部位。除了少數人接種部位有些微紅、硬結,以及個彆僧人自述有些許疲倦之外,並未發現明顯的異常。

戚睿涵心中那根緊繃的弦,稍稍放鬆了一絲。他甚至開始和李大坤討論,如果這次試驗成功,該如何快速擴大生產,如何在軍中和大城市中優先接種,如何建立隔離區……一絲微弱的希望之光,似乎開始穿透南京城上空厚重的陰雲,也照亮了他連日來陰鬱的心田。

李大坤更是樂觀一些,趁著給僧人們送齋飯的間隙,低聲對戚睿涵說:“睿涵,看樣子有門兒,說不定咱們真的能成。要是這玩意兒管用,那張曉宇的缺德主意可就白打了!”


最新小说: 遠古姆大陸 星禾紀元 極寒末世我在末日前囤物資 末世收割:我的係統能提現 摳腳大漢變身貓娘後,被拍賣了 末世搜打撤:打造最強庇護所 豆包旺旺我 網遊之零級強者 全民網遊:開局獲得世界級天賦! 詭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