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雲台烽火錄_明末穿越,闖王一統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98章 雲台烽火錄(1 / 2)

江寧郊外,紫金山深處。暮色如血,將層林儘染。最後一縷殘陽掙紮著穿透硝煙彌漫的蒼穹,在破碎的山河上投下斑駁的光影。江寧城外的硝煙,如同冤魂般纏繞著這片飽經蹂躪的土地,久久不願散去。

空氣中彌漫著一種令人窒息的滯重氣息——那是焦糊的木料、焚燒的穀物、火藥燃儘的硫磺味,以及最難以抹去的,濃稠得化不開的血腥氣。昔日“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的江南水鄉,如今在清軍鐵蹄與高壓政策的反複踐踏下,如同一位被剝奪了華服的貴婦,隻剩下滿目瘡痍和死一般的沉默。連那蜿蜒流淌的河水,似乎也載不動這亡國的哀愁,流淌得格外緩慢而沉重。

紫金山深處,林木愈發蔥鬱,卻也難掩戰爭留下的創傷。斷裂的兵刃、破碎的衣甲、偶爾可見的暗紅色血漬,無聲地訴說著不久前那場慘烈的突圍戰。李大坤和他所率領的這支成分複雜的遊擊隊,此刻正隱匿在這片相對安全的密林之下,進行著短暫的休整。氣氛凝重得如同山雨欲來前的低氣壓,疲憊刻在每一個人的臉上,深入骨髓。

臨時營地的選址頗為講究,背靠陡峭岩壁,前有密林遮蔽,僅有一條隱秘的小徑可供出入。即便如此,負責警戒的哨兵依舊瞪大了布滿血絲的雙眼,不敢有絲毫鬆懈。營地中央,一小堆篝火被小心翼翼地維護著,火苗微弱,僅夠加熱少許飲水和處理傷口,生怕升起的煙柱暴露了行蹤。

傷員們被安置在相對乾燥的岩壁下,壓抑的呻吟聲斷斷續續,像鈍刀子割著幸存者們本就緊繃的神經。草藥的苦澀氣味與血腥氣混合在一起,構成這亂世求生最真實的背景。

金聖歎靠在一棵虯枝盤錯的古鬆樹下,他那原本頗具名士風流的發髻早已散亂不堪,幾縷頭發被汗水和煙塵黏在額前臉頰,昔日那雙看透世情、狂放不羈的眼眸,此刻布滿了蛛網般的血絲,眼神深處是難以掩飾的憂慮與茫然。

他手中緊緊攥著一卷《水滸傳》,書頁邊緣已被摩挲得起了毛邊,仿佛能從梁山好漢的揭竿而起中汲取某種精神力量。然而此刻,書上的字句卻如同遊動的蝌蚪,一個也入不了眼。他的思緒飄向了南京城破時的慘狀,飄向了那些在“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的嚴令下奮起反抗而倒下的親朋故舊,心中一片悲涼。這卷《水滸》,此刻讀來,竟不似小說,更像是這血淋淋現實的注腳。

不遠處,劉子壯正蹲在地上,清點著隊伍裡所剩無幾的物資。他的眉頭緊鎖,箭囊空空蕩蕩,僅存的幾十支箭矢不少還帶著修補的痕跡;那些依靠著李大坤傳授的土法製成的土地雷,如今也隻剩下寥寥數顆,黑火藥更是珍貴如金,用皮囊小心裝著,掂量著已不足數斤。

最讓他心疼的是那門由李大坤帶著幾個巧手工匠,費儘心血、偷偷摸摸才鑄造出來的小型山地炮,雖然在射程和精度上遠不及清軍的正規火炮,但在幾次關鍵的戰鬥中,憑借出其不意,曾給予敵人不小的殺傷,更是提振士氣的精神象征。然而,就在昨日的突圍戰中,為了阻擋追兵,爭取轉移時間,他們不得不將這“重器”遺棄,並在最後時刻由李大坤親手引燃了剩餘的火藥,將其炸毀,以免資敵。那一聲巨響,不僅炸毀了山炮,也仿佛在每一個義軍心頭炸開了一個空洞。

金堡則帶著幾個腿腳麻利、眼神機警的年輕人在營地外圍忙碌著。他們利用樹枝、藤蔓、石塊,布置著簡易卻有效的警戒陷阱——絆索、陷坑、吊石。這些年輕人大多是被清廷的“圈地”、“投充”逼得家破人亡的農家子弟,或者是在屠城中僥幸逃生的市民,對這片山林的熟悉和求生的本能,讓他們迅速掌握了這些技巧。他們的動作依舊熟練,但那份深切的疲憊,卻從他們微微顫抖的手指和略顯遲滯的步伐中無法掩飾地流露出來。

“牛鼻子,”金聖歎終於忍不住,聲音沙啞地開口,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他習慣性地稱呼李大坤這個偽裝的身份,儘管他早已隱約感覺到這位“道士”的不同尋常。“洪承疇這老賊,手段當真狠辣絕情,剿撫並用,軟硬兼施,這是要把我等往絕路上逼啊。”他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到正在給一個腹部受傷的年輕義軍包紮的李大坤耳中。

李大坤沒有立刻回答。他跪在傷者身旁,用燒紅的匕首小心地灼燙著傷口邊緣,以防止潰爛。那年輕義軍咬著一截木棍,額頭上青筋暴起,豆大的汗珠不斷滾落,卻硬是沒發出一聲慘叫。空氣中彌漫開皮肉焦糊的氣味。李大坤的動作因長時間的精神高度集中和體力透支而顯得有些僵硬,但他的雙手卻異常穩定。

他的靈魂來自現代,何曾想過會親身經曆這等冷兵器與早期火器交織、血肉橫飛的殘酷戰場?課堂上的曆史記載,化作了眼前真切的痛苦呻吟和生死一線的掙紮。每一次處理傷口,每一次做出戰術決策,都讓他感到一種超現實的荒誕與沉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深吸了一口氣,那混合著草藥、血腥和焦糊味的空氣刺得他喉嚨發癢,卻也讓他更加清醒。“剿撫並用,是他一貫的伎倆,也是他最厲害的地方。”李大坤沉聲道,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隻是,他這次開出的條件,連畫餅充饑都算不上。”他想起之前洪承疇派來的使者,在山下用喇叭向著林中喊話,聲音帶著誘惑與威脅,許諾隻要義軍放下武器,剃發歸降,朝廷便可既往不咎,甚至還能給予“安插”。

當時,隊伍裡確實起過一陣小小的騷動。有幾個原是活不下去才鋌而走險的農民,聽聞可以“活命”,眼神中不禁流露出強烈的掙紮與渴望。亂世之中,活下去是最樸素也最強烈的願望。當其中一個膽子稍大的,鼓起勇氣,向著山下喊話的清軍代表顫聲問出:“軍爺,若我等歸降,可能保證我等妻兒老小不餓死?可能允我等像從前一樣,入山采集些山貨,下河捕些魚蝦,尋條活路?”時,山下卻陷入了一片冰冷的沉默。良久,那邊才傳來支支吾吾、官腔十足的回應:“大清律法森嚴,野外山林河澤皆乃朝廷所有,豈容私自開采漁獵?爾等需剃發易服,安分守己,做我大清順民,朝廷自有法度安置……”

“安分守己?順民?”一個臉上帶著麻點、身材粗壯的漢子,名叫孫二麻的,猛地一拳捶在身旁的鬆樹乾上,震得鬆針簌簌落下,“他娘的,不讓進山,不讓下河,地裡的收成十有八九要交上去,這不明擺著要把咱們往死路上逼嗎?這順民做了,也是個餓死的鬼。早死晚死都是死,老子寧願站著死,也不跪著生!”

孫二麻這飽含憤懣的話,像一塊沉重的石頭投入了看似平靜的死水,瞬間激起了層層漣漪。許多原本眼神閃爍、內心動搖的人,目光重新變得堅定起來,甚至燃起一種破釜沉舟的火焰。是啊,投降是死路一條,抗爭或許也是死,但後者至少死得有點念想,死得像個頂天立地的爺們兒,還能拉幾個韃子墊背!

金堡布置完陷阱走了回來,臉上帶著一種近乎虔誠的決絕,接口道:“跟這群狼心狗肺的韃子沒什麼道理好講,唯有以血還血,以牙還牙。咱們的地雷、毒弩雖然不多了,但就算隻剩下拳頭牙齒,也要啃下他們一塊肉來。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他的話語中充滿了文人的悲壯與武人的悍勇,這種奇特的混合體,在這個時代顯得格外具有感染力。

李大坤此時已為傷員包紮完畢,他緩緩站起身,活動了一下僵硬的腰背,然後環視著周圍這一張張或年輕、或滄桑、或帶著傷疤、或沾滿塵土的臉龐。他們有被苛捐雜稅、貪官汙吏逼得走投無路的農民,有因“文字獄”或反抗剃發令而家破人亡的書生士子,有不願放棄祖傳衣冠製式的手工匠人,還有原本在繁華商路上討生活卻被清軍劫掠一空、血本無歸的行商坐賈。

他們是被這個野蠻時代洪流衝刷到邊緣、逼到絕境的縮影,是被迫拿起武器的普通人。他們的目光,此刻都聚焦在李大坤身上,帶著依賴、信任,以及一絲不易察覺的、對生存的渴望。

“不能硬拚。”李大坤的聲音不高,卻像磐石一樣,帶著一種在絕境中磨練出的不容置疑的力量,“洪承疇這次動用的,不僅僅是綠營和漢軍旗的人馬,還有從江北調來的滑膛炮隊,以及那種……新式的、帶著尖頭的炮彈他心中清楚,那絕對是張曉宇搞出來的某種早期榴彈或爆破彈),威力太大,射程也遠超我們的土炮。我們憑這些簡陋的武器,依托這已被摸清地形的紫金山,正麵抗衡無異於以卵擊石。洪承疇巴不得我們衝動,正好將我們一網打儘。”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紫金山這裡,我們已經暴露,洪承疇的包圍圈正在收緊,不能再待了。”

“撤?往哪兒撤?”劉子壯憂心忡忡地問,他指著地上粗略畫出的物資清單,“我們糧草不多,傷藥匱乏,火藥見底。清軍的綠營兵和那些甘為鷹犬的漢軍旗探子,像瘋狗一樣盯著我們,一旦離開山區,進入平原水網,我們這千把人,恐怕……”後麵的話他沒說,但所有人都明白,那很可能是一場行軍途中的屠殺。

李大坤再次蹲下身,用手中的樹枝在地上更加細致地畫著地圖。他來自現代的地理知識和這段時間對周邊區域的偵察了解,讓他畫出的山川河流、城鎮道路遠比這個時代普通人精確。

“往北。”他用樹枝點著一個方向,“去雲台山。我仔細研究過,那裡山勢更為險峻,瀕臨海口,河道縱橫,地形比紫金山還要複雜數倍,更易於我們周旋、隱蔽。而且,”他加重了語氣,“聽說山東那邊,以謝遷為首的義軍,聯合了各地豪傑,鬨得聲勢很大,甚至打了幾次勝仗。我們若能北遷至雲台山,或許能與山東義軍互為犄角,相互聲援,打破目前各自為戰的孤立局麵。”

這個大膽的提議讓眾人陷入了更深的沉思。北遷,意味著要穿越清軍控製相對嚴密、哨卡林立的江北地區,路途遙遠,風險極大,無異於一次九死一生的遠征。但繼續留在已是險地的紫金山,麵對洪承疇步步緊逼的圍剿,無疑是坐以待斃,覆滅隻是時間問題。這是一個兩難的抉擇,關乎這支隊伍乃至每個人未來的命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就在營地中彌漫著猶豫、焦慮和沉重抉擇的氛圍時,一個負責在外圍警戒、身形瘦小卻異常敏捷的年輕義軍,像一隻習慣了山林的狸貓般,悄無聲息地鑽了進來,臉上帶著壓抑不住的興奮紅暈,氣喘籲籲地報告:“李頭兒,各位先生,好、好消息,有消息從北邊傳來!山東,山東大捷!”

這聲呼喊如同在平靜的油鍋裡滴入了一滴水,瞬間讓整個營地“炸”開了鍋。所有人都猛地抬起頭,眼中爆發出難以置信的光芒。連那些傷員也掙紮著支起身體,側耳傾聽。

金聖歎反應最快,他猛地站起身,一個箭步跨到來人身前,一把抓住他的胳膊,急切地問道:“仔細說,何處大捷?戰果如何?消息可確實?”

年輕的哨兵用力點頭,激動得有些語無倫次:“是謝遷將軍,聯合了以前被罷官的那個孔聖人後人,叫孔聞謤的。在泰安附近,打了個大埋伏,殲滅了好幾千,不,據說上萬了的清偽軍。連多爾袞從北京派去的援軍,叫什麼固山額真的,都被他們一頓狠揍,打得丟盔棄甲,狼狽退回去了。現在山東各地都傳遍了,好多州縣都掛起了大明旗,響應謝將軍!”


最新小说: 大明孤臣:從科舉到定鼎四海 全球統一係統 虞朝的故事 明末軍火商,用漢陽造逆天改命 雪豹穿越救蕭雅,血狼亮劍衛國家 縱橫高武:係統,給我加點 戀愛喜劇怎麼從我死後才開始? 東北往事:江湖人生 修仙強者在校園 星落於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