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餘溫,在威海這座海濱城市的傍晚,終究是被自廣闊海麵吹拂而來的清涼晚風馴服了。風兒帶著淡淡的鹹腥氣息,悄無聲息地穿過戚家小院那鬱鬱蔥蔥的葡萄藤架,繞過幾盆在牆角安靜綻放的茉莉,最終化作一陣溫柔的撫觸,輕輕拂過董小倩房間那扇半開著的窗欞,帶動著輕薄的紗簾微微搖曳,如同她此刻並不完全寧靜的心緒。
董小倩斜倚在窗邊的藤椅上,手中捧著一本厚重而精美的現代建築圖冊,硬質的封麵在室內光線下泛著冷調的光澤。書頁間,是那些線條淩厲、結構奇崛、直插雲霄的摩天大樓,或是充滿未來感、流線型的奇異場館。
這些由鋼鐵、玻璃和混凝土構築的奇跡,曾在她初臨此世時,帶給她無與倫比的視覺衝擊與認知顛覆。然而此刻,她的目光雖落在那些圖片和複雜的結構圖紙上,卻顯得有些飄忽,焦距並未真正彙聚。書頁上那些嚴謹的尺規線條和炫目的效果圖,仿佛都成了模糊的背景。
她的神魂,似乎仍有一半滯留於那剛剛結束的、漫長而光怪陸離的環球旅行之中。從霓虹閃爍、人潮洶湧的紐約時代廣場,到遼闊荒涼、袋鼠跳躍的澳大利亞內陸;從見證著古老文明輝煌與衰落的埃及金字塔下,到彌漫著熱帶雨林潮濕氣息、回蕩著印第安古老傳說的亞馬遜河畔……舟車勞頓,時空轉換,所見所聞,無不是對她這個來自明末的靈魂一次次的劇烈衝刷。
如今,重新踏入戚家這片熟悉而寧靜的居所,那份由恒定、安穩所帶來的踏實感,如同溫潤的泉水,悄然浸潤著她曾因時空錯位而倍感彷徨的心田。
這裡的夜晚,無需依賴搖曳不定、光線昏黃的燭火,隻需輕輕一按,便有穩定如晝的光芒驅散所有黑暗;這裡的炎炎暑氣,有名為“空調”的神奇器物輕易化解,室內始終保持著如深秋般的涼爽愜意;這裡的食物種類之豐富,烹製之便捷,更是她那個時代難以想象的……一切都讓她在經曆了最初的震驚與手足無措後,逐漸習慣,甚至開始依賴。
然而,在這份日漸熟悉的安逸之下,內心深處,那片曾經縱橫捭闔、金戈鐵馬的廣闊天地,那些關乎王朝更迭、天下興亡、文明存續的宏大敘事,依然如地下奔湧的暗流,不曾片刻停息。那種執掌過部分曆史走向、親身參與過驚心動魄博弈的體驗,早已在她的靈魂深處刻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此間的安寧,固然可貴,卻總像是隔著一層薄紗,無法完全掩蓋心底那更為深沉、更為熾熱的呼喚。
她輕輕合上那本厚重的建築圖冊,將其擱置在身旁的小幾上,發出了一聲幾不可聞的歎息。目光轉向窗外,夜幕正緩緩降臨,天際最後一抹瑰麗的晚霞也即將被深藍吞噬。
遠處,城市的高樓次第亮起燈火,起初是三兩點,旋即連成一片,最終彙聚成一條條流光溢彩的光帶,蜿蜒穿梭於樓宇之間,勾勒出這座現代都市夜晚跳動的脈搏。那萬家燈火的景象,溫暖而繁華,卻也讓她的思緒飄得更遠。
她心中默念:此間雖好,燈紅酒綠,物質豐沛,生活便利,終究非吾之故土時空。那片承載了太多血與火、情與義、記憶與未竟之事的天地,那片我曾為之奔走、為之奮戰的華夏山河,如今,又是何等光景?順朝國祚可還綿長?百姓可還安樂?邊患可曾再起?
正當她的思緒沉浸在遙遠時空的彼端時,一陣輕快的腳步聲打斷了她的遙思。
“小倩,在看什麼這麼出神?”戚睿涵的聲音從門口傳來,帶著年輕人特有的清朗與溫和。他端著一盤剛剛切好的水果走了進來,晶瑩的水珠還掛在鮮紅的西瓜瓤、金黃的蜜瓜塊和翠綠的奇異果上,在室內燈光下折射出誘人的光澤。他的臉上帶著慣常的、令人心安的笑意。
經過漫長時光的朝夕相處,共同經曆了穿越時空的驚險、明末戰場的硝煙、權力漩渦的博弈,他們之間早已超越了最初因穿越而結成的奇異搭檔情誼,更像是一對在歲月與風雨中彼此深知、默契無間、可以完全托付信任的親人。
董小倩聞聲回過神,唇邊不自覺地漾開一抹淺淡而真實的微笑,伸手接過那盤色彩繽紛的水果。“沒什麼,”她輕聲應道,用竹簽小心翼翼地叉起一塊汁水飽滿的蜜瓜,“隻是覺得……回來了,看著這熟悉的院落,聽著外麵的市聲,心裡感覺很安定。”她將蜜瓜送入口中,清甜潤澤的汁液立刻在舌尖化開,那甜絲絲、涼津津的滋味,與她此刻表麵上安寧,內裡卻暗藏悵惘的心境,奇異地混合在一起。她細細品味著這份甜潤,頓了頓,抬眼望向戚睿涵,那雙清澈的眸子裡閃爍著探尋的光芒,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元芝,”她用了他的表字,語氣鄭重,“我有一事相求。不知……能否讓我一觀這天地間的全貌之圖?我知現代有妙法,可將萬裡山河、浩瀚寰宇,縮於尺幅之間,纖毫畢現。”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戚睿涵聞言,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她不僅僅是滿足於通過旅行去零散地感受這個世界,更是想要從宏觀上、整體上把握這片他們曾經奮力守護,又因時空變換而顯得既熟悉又陌生的華夏大地,以及它在這顆名為“地球”的星球上所處的確切位置,與其它廣袤大陸、無垠海洋的關係。這是一種源於深刻認知渴望的請求,是想要將碎片化的見聞整合成一個清晰世界圖景的努力。他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眼神中流露出理解和讚許:“跟我來。”
書房位於彆墅的二樓,寬敞而整潔,空氣中彌漫著書卷和木質家具特有的沉靜氣息。靠牆而立的高大書架上,密密麻麻地排列著各類書籍,從厚重的中外曆史典籍到前沿的科技雜誌,不一而足。而最引人注目的,是懸掛在主牆麵上的那一幅巨大的世界地圖。地圖采用等比例投影,色彩分明,線條清晰,蔚藍色的海洋占據了大部分版麵,各大洲的輪廓則以不同的顏色區分,山川河流、國家疆界、重要城市都標注得清清楚楚。
戚睿涵走到門邊,按下了開關。頂燈灑下柔和而明亮的白光,均勻地傾瀉在整個牆麵上,瞬間將地圖上的每一個細節都照得清清楚楚,仿佛將整個濃縮的世界毫無保留地展現在觀者眼前。
董小倩緩緩走近地圖,仰起頭,目光瞬間被那幅壯闊的《坤輿萬國全圖》牢牢吸引了過去。她的呼吸不由自主地微微一滯,胸口有種被無形之物輕輕撞擊的感覺。
儘管在環球旅行中,她已親眼見過海洋的浩瀚、大陸的廣袤,儘管通過戚睿涵的講述和現代媒體的信息轟炸,她對地球的形狀和大小早已有了理論上的認知,但此刻,親眼看到這幅完整的、細節豐富的、將整個星球囊括其中的地圖,所帶來的視覺與心靈的雙重震撼,遠勝於此前任何一次具體的現代事物體驗。那不再是古籍中憑借模糊傳聞和想象繪製的、邊界不清的“天下輿圖”,也不是她固有認知裡的“天圓地方”,而是一個無比真實、具體、冰冷而又充滿生命力的、浩瀚無邊的世界,懸浮於幽深的宇宙背景之中。
“這……這便是我們所在的天地?”她的聲音不自覺地帶上了一絲極細微的顫抖,仿佛怕驚擾了這幅靜默卻蘊含無窮力量的圖景。她下意識地伸出手指,指尖在空中遲疑了一下,最終小心翼翼地、近乎虔誠地觸碰著圖上那片她最為熟悉的、形如一片巨大海棠葉的區域,“這裡,是我們華夏的疆域所在?”她的指尖輕輕劃過那蜿蜒的邊界,感受著圖紙微涼的質感。
“是的,這就是我們腳下的土地,中國。”戚睿涵站到她身邊,拿起書桌旁那根用於指示的細長教鞭,動作沉穩地指向那片區域。他的聲音平和而清晰,如同一位耐心的導覽者。“你看,這裡是北京,我們國家的首都,我們不久前剛去過;這裡是南京,江南重鎮,也是我們學校所在的地方,你很熟悉了;這裡,”教鞭移動到一個突出的半島尖端,“是威海,我們此刻所在的位置;還有這裡,”教鞭又指向浙江外海的一片群島,“是舟山,我們……當初回來的地方。”他的教鞭沿著中國漫長而曲折的海岸線緩緩移動,最後在山東半島和舟山群島的位置上輕輕點了點,那裡承載著他們穿梭時空的秘密。
接著,銀色的教鞭尖端穩健地向西移動,掠過那片代表著廣袤內陸的、標注著高原、盆地、沙漠和山脈的區域。“這邊是西部,青藏高原、塔裡木盆地……地域極為遼闊,人煙相對稀少。再往西,”教鞭劃過廣袤的歐亞大陸,橫跨歐洲,指向非洲,“這裡是中亞諸國,然後是歐洲、非洲……我們旅行時沒有深入,但它們在曆史上與華夏也有著或遠或近的聯係。”教鞭繼而橫跨過代表大西洋的蔚藍區域,“這裡是我們在美國看到的新大陸,北美洲和南美洲。”他的動作沒有停歇,教鞭向下移動,指向那片孤懸於海洋中的巨大陸地,“這是我們剛剛去過的澳大利亞,通常被稱為‘澳洲’,一個獨立的大陸。”最後,教鞭的尖端落在了地圖最下方那片被象征著冰雪的白色覆蓋的廣袤區域,“這裡是最南端的南極洲,終年嚴寒,冰蓋覆蓋,目前沒有國家擁有主權,隻有一些科考站。”
他放下教鞭,目光轉向董小倩。隻見她那雙總是蘊含著智慧與堅韌光芒的眸子,此刻充滿了前所未有的驚奇與深沉的思索,正緊緊跟隨著他剛才的指引,在地圖上不斷逡巡、探索。戚睿涵知道,此刻在她的腦海中,那個延續了數千年的、以中原為中心、漸次向外模糊擴散的傳統世界觀,正在經曆一場天翻地覆的、徹底的重構與洗禮。
“我們生活的地球,”他繼續用他那平和的聲線解釋著,試圖將這宏大的概念娓娓道來,“是一個巨大的、略微扁平的球體,懸浮在浩瀚的宇宙之中。這些大片的藍色區域是海洋,占據了地球表麵絕大部分的麵積。我們中國東麵麵臨的,是最大的太平洋;隔著美洲,另一邊是大西洋;印度以南,是印度洋……北極點在這裡,被北冰洋環繞;南極點在這裡,位於南極大陸的中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董小倩的目光如磁石般吸附在地圖上,隨著戚睿涵的講解,她的視線掠過一片片蔚藍,掃過一塊塊色彩各異的大陸輪廓。她的腦海中,不禁浮現出在澳大利亞看到的那些跳躍奔跑的袋鼠和憨態可掬的考拉,在美國西部見到的成群的野生美洲野牛和那片一望無際、充滿了原始生命力的廣袤沼澤濕地。那些曾經覺得不可思議、如同神話傳說般的景象與生物,此刻在這幅宏觀的地圖上,都找到了它們確切的位置,一切看似離奇的經曆都變得合理起來,然而,這種合理性背後所揭示出的世界之宏大、之複雜,卻讓她更加感到自身的渺小與認知的有限。
“竟有如此之廣……”她喃喃自語,聲音裡充滿了近乎夢囈般的驚歎。手指不由自主地再次抬起,輕柔地撫摸著地圖上代表美洲和澳洲的那些遙遠大陸的輪廓線條,仿佛能透過這薄薄的紙張,感受到那片片陌生土地的氣息。“我在彼世,隻從些許泰西傳教士口中,偶聞‘新大陸’之名,亦隻以為是東海之外、茫茫大洋之中的若乾大島罷了……即便利瑪竇、艾儒略等人帶來《坤輿萬國全圖》,其形製粗略,遠不如此圖精確,且多為士大夫視為奇技淫巧,未能深信……未曾想,竟是這般幅員萬裡、自成天地的龐然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