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萬國衣冠拜冕旒_明末穿越,闖王一統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明末穿越,闖王一統 > 第200章 萬國衣冠拜冕旒

第200章 萬國衣冠拜冕旒(1 / 2)

永昌十二年的七月,北京城浸潤在盛夏的熾熱與一種前所未有的沸騰氣氛之中。天空仿佛一塊無瑕的藍寶石,澄澈透亮,驕陽毫無保留地傾瀉著金光,將紫禁城的琉璃瓦灼烤得熠熠生輝,連空氣都因熱度而微微扭曲。然而,這自然的熾熱,遠不及城內城外那股湧動的人潮與喧囂來得熱烈。

自永昌皇帝李自成定鼎天下,革除前明積弊,大力開拓海疆,鼓勵工商,不過死載光景,這座古老的帝都仿佛被注入了強心劑,血脈賁張,呈現出一種開放、自信而又生機勃勃的盛世氣象。街道兩旁,商鋪鱗次櫛比,招幌飄揚,販夫走卒的叫賣聲、車馬碾過青石板的轆轆聲、各地士商的口音交彙成一片繁華的市井交響。

通往承天門外巨大廣場的各條主乾街道,早已被淨水灑掃得一塵不染,更是鋪上了新鮮的黃土,以防塵土飛揚。

街道兩側,每隔五步便站立著一名身著嶄新靛藍色號衣的順軍兵士,他們手持擦得鋥亮的長槍,挺胸收腹,肅然直立,如同兩排筆挺的楊樹。陽光照在他們年輕而略帶黝黑的臉龐上,那神情是警惕的,眼神銳利地掃視著人群,但眉宇間更藏著一股難以掩飾的自豪——他們是這新興盛世的守衛者,亦是見證者。

更外圍,則是密密匝匝、一眼望不到頭的京城百姓。男女老幼,摩肩接踵,人聲鼎沸。孩童們興奮地騎在父親的肩頭,揮舞著不知從哪裡摘來的柳條;年輕的婦人們踮著腳尖,手中團扇輕搖,卻掩不住滿臉的好奇與期盼;商賈、學子、引車賣漿者流,三教九雲集於此,平日裡或許各有營生,此刻卻共享著同一種情緒,隻為親眼目睹這傳聞中“萬國來朝”的曠世盛況。空氣中彌漫著汗水、塵土以及路邊小攤傳來的食物香氣,混合成一種獨屬於市井的、活生生的味道。

今日,正是皇帝李自成在皇極殿正式接見各國使臣,並於午後在禦花園設宴款待的大日子。

位於城西的光祿大夫府邸內,此刻卻是一片與外界喧囂相對的井然有序。戚睿涵早已穿戴整齊。他身著皇帝欽賜的麒麟補子靛青色羅袍,那青色鮮豔而不失莊重,絲綢麵料在晨光下流淌著柔和的光澤;腰束羊脂白玉帶,溫潤剔透;頭戴烏紗帽,帽胎端正,展角平整。

這一身朝服將他襯得多了幾分平日難得的威嚴,然而,他那雙總是帶著審視和些許戲謔的眼睛,以及微微上揚的嘴角,卻仍殘留著一絲屬於現代青年的跳脫與不羈。他站在庭前石榴樹下,看著院中同樣盛裝打扮、宛如一幅鮮活仕女圖的五位女子,不禁莞爾,連日來協助禮部籌備大典的疲憊似乎也一掃而空。

白詩悅、袁薇、劉菲含三位郡主,今日皆是按品大妝。頭戴珠翠翟冠,金絲累成的翟鳥振翅欲飛,點綴著各色珍珠寶石,顯得沉重而華貴。她們身著深青蹙金繡雲霞翟紋紵絲大衫,寬大的袖口隱見內裡豔紅的緣襈,霞帔自肩頭垂落,其上精美的繡紋隨著她們的移動而流光溢彩。這身裝扮極儘雍容,卻難掩她們本身獨特的靈秀之氣。白詩悅眉宇間有一股書卷清氣,袁薇眼神靈動帶著探究,劉菲含則神色冷靜,自有一種理科生的沉穩。

董小倩雖無正式封號,但作為戚睿涵最得力的搭檔,在早年聯明抗清、剿滅殘餘勢力的過程中立下過不小的功勞,加之其姐董小宛與冒襄的淵源,以及她本人在江南士林中的些許名望,也得以列席此次盛會。她穿著一身精心裁製的月白色月華裙,裙裾褶襇細密,行走間如水波蕩漾,外罩一件沉香色比甲,清麗脫俗,宛如一株空穀幽蘭,在滿園富貴花中彆具風姿。

刁如苑則充分發揮了她作為文創公司老板的卓越審美。她並未完全拘泥於命婦規製,而是選擇了一身上好蘇繡錦緞裁製的改良襦裙,裙擺上繡著寓意吉祥的纏枝蓮紋,色彩搭配既雅致又新穎;頭發並未梳成過於繁複的發髻,而是盤成了一個簡潔又彆致的靈蛇髻,點綴著幾枚小巧精致的珍珠發簪,既不失古韻,又透著一股現代職業女性的乾練與時髦。

“嘖嘖,看看你們,”戚睿涵笑著打破沉默,語氣帶著熟悉的調侃,“這要是走在威海的街頭,怕不是要引起交通堵塞,巡城的兵士都得跑來維持秩序。”

白詩悅正小心翼翼地扶了扶頭上那頂感覺有千斤重的翟冠,聞言嗔怪地瞪了他一眼,嘴角卻忍不住微微翹起:“少貧嘴。這冠子重死了,壓得我脖子都快伸不直了。還是覺得當初女扮男裝,混在學子堆裡去參加科舉的時候輕鬆些。”提起那段驚險又最終柳暗花明的往事,她的眼神有些飄遠,那時的心驚膽戰與後來的因禍得福,如今想來,竟成了這波瀾壯闊人生中一枚珍貴的印記。

袁薇正仔細地整理著霞帔上有些糾纏的流蘇,接口道,聲音溫和而理性:“詩悅你就知足吧。若非陛下開明,革新製度,我等女子焉能有今日站立於此的榮耀?想想以前在曆史書上看到的,前明乃至更早,女子莫說參加科舉、位列朝堂,便是似我等這般拋頭露麵參與國家盛典,也是難以想象之事。”她的目光掃過眾人,帶著一種曆史親曆者的深刻感觸。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劉菲含點了點頭,她作為理科生,習慣性地關注流程與細節:“薇姐說得是。今日場麵宏大,各國使臣齊聚,語言各異,風俗不同,禮儀規程更是繁瑣無比。我們雖非典禮主角,但一言一行亦代表天朝風貌,需得時時留意,小心應對,莫要失了體統才好。”她頓了頓,看向戚睿涵,問道,“睿涵,你一直在禮部幫忙,可知今日具體有哪些國家的使臣前來?也好讓我們心裡有個底。”

戚睿涵聞言,從寬大的袖袍中取出一份禮部精心謄抄的名單,紙張細膩,墨跡工整。他展開名單,清了清嗓子,朗聲念道:“藩屬國自是率先朝貢,有朝鮮、日本、琉球、安南、占城、南掌、真臘、緬甸、暹羅、滿剌加、爪哇、呂宋、蘇門答臘、渤泥、錫蘭……嗯,還有西南腹地的一些大土司,也算在內。”他的手指向下移動,掠過一長串熟悉或陌生的國名,“接著是西洋及更遠方的諸國,榜葛剌、波斯、浩罕、古裡、莫臥兒、溜山、祖法爾、木骨都束……然後是上次鄭……哦,是延平侯朱成功和甘輝將軍艦隊遠航結交的,葡萄牙、英吉利、意大利,甚至還有來自美洲新大陸的幾位印第安部落代表。”他合上名單,輕輕吐了口氣,語氣中帶著一絲不可思議的感歎,“林林總總,不下三四十國,真正是輻輳雲集,盛況空前。隻怕當年三寶太監下西洋時,也未必有如此多的遠方國度齊聚京師。”

董小倩聽得眼神發亮,雙手不自覺地交握在胸前:“想不到,真是想不到,有生之年,竟能在北京城見到如此多來自天涯海角的異域之人。當年在江南,能見幾個佛朗機商人或是傳教士,已是了不得的稀罕事,足以成為茶會上的談資許久。”她的聲音裡帶著一絲如夢似幻的憧憬。

刁如苑則微微眯起了眼睛,敏銳的職業嗅覺讓她瞬間進入了狀態:“這是個絕佳的機會,千載難逢。可以近距離觀察了解各國的物產、工藝技法、紋樣偏好。我的文創公司,或許可以借此東風,開發一係列融合異域風情的產品,比如波斯紋樣的絲巾,或者將蘇繡技法與印第安羽毛裝飾結合……再者,這也是將我們的絲綢、瓷器、茶葉,乃至話本小說,推廣到更遙遠市場的契機。”她低聲說著,腦中已經開始飛速盤算。

談笑間,門外傳來了沉穩的腳步聲,宮中派來的內侍已準時抵達府門前導引。一行人立刻收斂了說笑,再次互相檢查了一下儀容,確保沒有任何失儀之處,這才在侍從的簇擁下,依次登上早已備好的馬車。車簾垂下,隔絕了外界部分喧囂,隻聽得車輪碾過黃土道路發出的沙沙聲,以及車外愈發鼎沸的人聲,如同潮水般一陣陣湧來。馬車隨著龐大而有序的人流,緩緩向那皇城禁地的方向行去。

越靠近皇城,戒備越發森嚴,氣氛也越發莊重。穿過重重宮門,皇極殿前那無比廣闊的漢白玉廣場終於呈現在眼前。刹那間,一種宏大的、近乎壓迫性的威嚴感撲麵而來。

廣場之上,旌旗招展,日月龍旗、各種代表皇權和軍威的旗幟在微風中獵獵作響。身著金色盔甲、手持金瓜鉞斧的宮廷侍衛,如同金鑄的雕像般,沿著禦道兩側筆直矗立,陽光照射在他們盔甲上,反射出耀眼的金芒,令人不敢直視。文武百官按品級序列,早已靜候多時,他們身著深淺不一的緋色、青色官袍,補子上的飛禽走獸標識著等級,頭戴的烏紗帽形成一片黑色的海洋,人人斂聲靜氣,肅穆而立。身著各色飛魚服、頭戴鈸笠帽、腰佩繡春刀的錦衣衛,則如同流動的警戒線,在廣場四周及百官隊列間隙中無聲地巡視,眼神銳利如鷹。

廣場的遠端,專門劃出了一片區域,那裡色彩斑斕,人影攢動,正是各國使臣等候覲見之處。與這邊肅穆的順朝官員隊列形成鮮明對比。

戚睿涵作為光祿大夫,品階不低,位置較為靠前。他站在百官隊列中,目光不由自主地越過中間寬闊的禦道,投向那片充滿異域風情的使臣區域。隻見朝鮮使者戴著標誌性的高高烏紗帽,穿著素雅端莊的圓領官袍,舉止間透著儒雅的恭謹;日本使臣則有的身著紋飾華麗的吳服,有的則穿著仿明製的直垂或狩衣,態度謙卑,禮數周全;琉球、安南及東南亞諸國的使節,衣飾多采用鮮豔的色彩和繁複的刺繡,帶有濃鬱的熱帶風情,身上佩戴的黃金飾品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更引人注目的是那些來自更遙遠國度的麵孔:頭纏白布、留著濃密卷曲胡須的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眼神精明,彼此低聲交談著;皮膚黝黑、眼窩深陷的榜葛剌和古裡使者,穿著寬鬆的棉布長袍,眼神中帶著對陌生環境的警惕與好奇;身著剪裁合體的深色緊身雙排扣禮服、頸係領結、頭戴著或銀白或棕黃假發的葡萄牙人和英國人,顯得矜持而注重儀表;還有幾位穿著黑色或深紅色長袍、胸前掛著十字架的意大利傳教士,神情肅穆,不時在胸前劃著十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在這些人群中,幾位頭插鮮豔羽毛、臉上繪有紅黑彩紋、身著原始獸皮或編織粗布衣的印第安部落代表,顯得格外突兀,他們好奇地、幾乎是毫無保留地打量著周圍金碧輝煌的宮殿、威嚴的儀仗和密密麻麻的人群,眼神中充滿了未加掩飾的敬畏、驚歎,或許還有一絲不易察覺的茫然。

空氣中彌漫著各種語言低聲交談形成的嗡嗡聲,像一群巨大的蜂群在低鳴,混合著濃鬱的香料氣味、皮革鞣製後的味道、不同人種身上散發出的體味,以及遠處飄來的檀香,形成了一幅真正意義上既視覺又嗅覺的“萬國衣冠冕旒”畫卷。戚睿涵深深地吸了口氣,這複雜的氣息,仿佛就是這個時代“全球化”最初的味道。

“宣——各國使臣入殿覲見——”司禮太監那悠長、尖細而極具穿透力的唱喏聲,如同一條無形的鞭子,驟然劃破了廣場上所有的嘈雜。所有的低聲議論瞬間停止,廣場上陷入一種極致的安靜,隻有旗幟在風中舞動的聲音和人們不自覺放輕的呼吸聲。

在鴻臚寺官員清晰而低沉的引導下,各國使臣按照事先反複排演好的次序,整理衣冠,神情變得莊重,魚貫步入那巍峨雄偉、殿頂鋪滿金色琉璃瓦的皇極殿。殿內光線略暗,更顯深邃,巨大的盤龍金柱支撐著高闊的殿頂,地麵光可鑒人。李自成端坐於高高的九龍金漆寶座之上,頭戴翼善冠,身著赭黃色袞服。他麵容沉靜,目光平和卻帶著洞察一切的銳利,不怒自威。內閣首輔李岩、次輔牛金星、軍師宋獻策等重臣,分列丹陛兩側,同樣神色肅然。

覲見大典莊重而漫長,如同一次精心編排的宏大戲劇。每一位或每一組使臣上前,在鴻臚寺官員的高聲唱名下,行三跪九叩大禮,然後通過通譯官,轉達其國君或部落首領對永昌皇帝、對大順天朝的敬意與祝福,並呈上用金盤或錦匣盛放的國書和禮單。

貢品琳琅滿目,令人眼花繚亂:有鴿卵大小的各色寶石、渾圓瑩潤的珍珠、彎曲巨大的象牙、紋理獨特的犀角、香氣撲鼻的龍涎香及各種熱帶香料、紋理精美的紫檀木和花梨木、齒輪咬合發出清脆滴答聲的機械鐘表、圖案繁複華麗的波斯地毯和印度呢絨、盛在琉璃瓶中的異域奇花異草種子,乃至被關在鑲嵌金絲鳥籠中的五彩金剛鸚鵡、羽毛如緞的孔雀等珍禽異獸。來自美洲部落的使者,獻上了用無數豔麗鳥羽編織成的巨大鬥篷、造型古樸誇張的黃金麵具和胸飾,以及一些用小巧皮囊裝盛的、眾人從未見過的作物種子——玉米、土豆、番茄,這些在另一個時空曾深刻改變中國農業結構的物種,此刻正安靜地躺在那裡,等待著自己的命運。

李自成大多隻是微微頷首,神情看不出太多波瀾。偶爾,他會對一些特彆珍稀或構造巧妙的貢品,比如一座結構極其複雜的自鳴鐘,或者一株從未見過的植物,開口詢問一兩句,聲音沉穩,通過通譯轉達。整個過程在嚴格到近乎刻板的禮儀規範下進行,秩序井然,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言辭,都經過反複錘煉,不容絲毫差錯,無聲地彰顯著天朝上國的赫赫威儀與泱泱氣度。

戚睿涵在一旁靜靜觀看,心中感慨萬千,如同潮水般起伏不定。他腦海中不禁浮現出原本曆史軌跡中,滿清中後期那種萬馬齊喑、夜郎自大、最終被動挨打的局麵,以及近代以來,在列強堅船利炮下,一次次被迫簽訂喪權辱國不平等條約的屈辱記憶。而如今,眼前這片“萬邦來賀”的景象,雖然表麵上同樣建立在以中國為“天朝中心”的朝貢體係之上,但其內核卻截然不同。這不是暮氣沉沉的帝國沉湎於往日榮光的自戀幻夢,而是大順王朝通過主動開拓海權、肅清沿海倭寇與西方殖民者滋擾、以相對平等進取的姿態與外界交往所帶來的結果。這是一種積極向外、充滿活力的自信,而非固步自封、排斥外物的自戀。

“……至少我們堅持對外開放,可以努力避免那後來的百年屈辱史。”他耳邊仿佛又響起了袁薇之前在某次深夜長談時說過的話,語氣堅定。是的,曆史的車輪,在這裡,因為他們這群不速之客的乾預,的確拐了一個巨大而方向不同的彎。雖然未來的挑戰依然未知,但起點,已然不同。

冗長而莊嚴的覲見儀式終於結束。時近正午,陽光變得有些炙熱,皇帝移駕更為開闊涼爽的禦花園,賜宴款待風塵仆仆的各國使臣及辛苦站班的文武百官。


最新小说: 收徒,我,鹹魚師尊,徒弟皆逆天 星鐵:不對!翁星怎麼有倆救世主 被搶走斬妖英雄名頭,我選擇擺爛 女扮男裝背景板帥翻修真界 玄幻:我的情緒銀行 我的吞噬進化係統太逆天了! 夜市重生:擺攤開局秒賺百萬 快穿:星辰在手 愛你就在今生 領主:紅警爆兵,鋼鐵洪流平萬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