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擲彈筒批量列裝_烽火鍛山河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烽火鍛山河 > 第212章 擲彈筒批量列裝

第212章 擲彈筒批量列裝(1 / 1)

清晨的陽光如金紗般輕柔地灑落在軍工車間的屋頂上,瓦片間泛起微光,空氣中彌漫著金屬與機油的氣息。零件加工區隨即熱鬨非凡,鐵錘敲擊聲、車床轉動聲、工人呼喊聲交織成一首激昂的工業交響曲。徐小眼正蹲在工作台前,額頭上沁出細密的汗珠,正悉心指導三位技工使用他曆經數月反複試驗、最終創新設計出的“身管校直夾具”。這款夾具由高強度鑄鐵精心打造,結構精密,能夠將粗糙的鋼坯穩固地固定在水平軌道上,通過精密絲杠進行微米級的彎曲度校正,較之以往依賴經驗與蠻力的手工校直方式,效率顯著提高了三倍,且精度更加穩定。“切記,每次校直完成後都要用測微儀重新測量,切莫嫌其繁瑣!”他一邊細致地調整夾具的螺距,一邊認真叮囑技工們,聲音低沉卻有力,眼神中透著不容置疑的嚴謹。

自從試射取得圓滿成功後,李錚立即在團部作戰會議上拍板,下達了擲彈筒批量生產的緊急指令。鑒於前線部隊在多次遭遇戰中因缺乏近距離曲射火力而陷入被動,對武器裝備的迫切需求已刻不容緩。他明確要求車間每月必須完成十具擲彈筒以及兩百發配套榴彈的生產任務,並優先裝備至各步兵連的擲彈筒班——每個連配備兩具擲彈筒,三名經過專門訓練的操作手,形成一個靈活機動、反應迅速的近距離火力支援小組,成為連級作戰的“火力眼睛”。

在批量生產的進程中,徐小眼與吳天浩這對技術搭檔並未止步於現有成果,反而更加投入地進行了一係列卓有成效的工藝革新。例如,在加工身管時,他們專門設計了一套可調節的專用鏜刀,采用合金刀頭,能夠一次性完成內孔的粗精加工,徹底避免了因多次裝夾而導致的同心度偏差;在加工底座時,大膽引入從繳獲日軍設備中拆解改良的鋼板衝壓工藝,替代了原本耗時耗力的部分手工研磨工序,使得關鍵零件的生產速度提升了一倍,且一致性大幅提高。王鐵錘領導下的鐵匠組則承擔著決定性能上限的身管調質處理重任,他們將粗鋼加熱至精準的800c後迅速水淬,再轉入低溫回火爐中緩慢冷卻,經過反複試驗確定的熱處理曲線,使得身管的硬度與韌性達到了近乎完美的平衡,抗壓抗拉性能遠超預期。

與此同時,陳婉兒帶領的彈藥組也處於滿負荷運轉狀態。她以女性特有的細致與堅韌,組織女工們在昏黃的油燈下精心製作榴彈彈體,利用簡易衝床進行批量衝壓成型,隨後送往零件加工區進行鑽孔、攻絲等精密工序;尾翼部分則交由經驗豐富的焊工進行批量點焊,每一片尾翼都經過角度模板校驗,確保空氣動力學性能一致;炸藥裝填環節更是重中之重,她們采用獨創的“分層裝填法”,首先裝入高敏感度的硝化甘油層,再鋪上一層乾燥木粉作為緩衝隔離層,最後用熔化的石蠟進行真空密封,既充分保障了榴彈的爆炸威力,又顯著提高了運輸與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極大降低了意外引爆的風險。

曆經半個月不分晝夜的緊張工作,第一批十具擲彈筒和兩百發榴彈終於全部完成,每一具都經過了嚴格的質檢流程。李錚親自監督,安排人員將擲彈筒仔細擦拭乾淨,塗上防鏽油,並在身管根部用刻刀一筆一劃地鐫刻上“獨立團軍工車間製”的字樣,字跡剛勁有力,承載著工匠們的血汗與尊嚴,隨後通知各步兵連主官前來領取。

領取現場設在團部寬敞的操場上,十具擲彈筒如列陣的士兵般整齊劃一地擺放在長桌上,漆黑的身管在陽光下泛著冷光,旁邊則是堆積如小山的木製榴彈箱,箱體上貼著紅色的“小心爆炸”標識。各連的擲彈筒手們早早地趕來,穿著洗得發白的軍裝,紛紛圍在擲彈筒旁,眼中閃著光,熱烈地討論著:“這就是咱們自己製造出來的擲彈筒?做工這麼精細,看起來比鬼子的還要結實耐用呢!”“聽說射程能達到500米,而且精度超高,誤差不超過十米,以後看鬼子的機槍還敢不敢再囂張跋扈!”

三營七連的擲彈筒手趙虎,是個經曆過多次戰鬥的老兵,之前一直使用的是從戰場上繳獲的日軍擲彈筒,每次發射時都提心吊膽,生怕出現炸膛或卡殼事故。他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具自產擲彈筒,反複掂量,發現它比日軍的擲彈筒輕了半斤,便於攜帶,且身管更加粗壯厚實,握在手中沉甸甸的,內心頓時增添了幾分底氣與信任。“李主任,”他抬起頭,目光灼灼地問道,“這個擲彈筒真的能夠連續發射十發以上而不會炸膛嗎?咱們可都把命交到它手上了!”

李錚微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語氣堅定:“放心吧!咱們的身管經過嚴格的調質處理,每一批都做了爆破測試,抗壓強度比鬼子的結實多了!等會兒讓徐師傅親自教你們如何操作,保證你們用起來得心應手,指哪打哪。”接下來的兩天裡,徐小眼和陳婉兒主動留下,吃住在團部,為各連的擲彈筒手進行係統而細致的培訓。徐小眼站在演訓場中央,手持教具,詳細講解擲彈筒的結構原理和實戰操作技巧:“在瞄準的時候,首先要用測距杆觀察目標距離,然後根據距離精確調整標尺;如果風速較大,需要往風的反方向適當偏移一至兩格;發射時切忌用力過猛,隻需輕輕放入,擊針會自動下落觸發底火。”他一邊講解,一邊進行現場示範,連續發射了十發訓練榴彈,擲彈筒始終運行穩定,無一故障,贏得了陣陣掌聲。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陳婉兒則在另一側組織安全教學,她手持一枚拆解的榴彈模型,著重講解使用中的注意事項:“榴彈的保險銷一旦拔掉,就進入了待發狀態,切勿磕碰底火,更不能倒置;在存放時要遠離火源,避免受潮,雨天作戰要加裝防水套。”她還親自點燃了一枚報廢榴彈進行爆炸效果演示,巨大的轟鳴聲中,彈片呈扇形飛散,沙袋堆砌的模擬工事被撕開一道口子,讓擲彈筒手們直觀地了解其殺傷範圍與破壞力。

培訓結束後,各連的擲彈筒手們扛著嶄新的擲彈筒,胸前掛著彈藥包,滿臉興奮與自豪地返回駐地。趙虎更是將擲彈筒視若珍寶,回到營地後立刻用鹿皮反複擦拭,塗上防護油,晚上睡覺都將其放在床邊觸手可及的地方,生怕被人碰壞,甚至夢中還喃喃自語著“標尺450,風偏修正……”

機會很快降臨。三天後,七連在青石溝一帶巡邏時,突然遭遇了一支由三十多人組成的日軍精銳巡邏隊。日軍反應迅速,搶占了製高點——一個光禿禿的土坡,迅速架起兩挺九二式重機槍,對著七連的進攻路線進行交叉火力封鎖,子彈如雨點般掃射而來,戰士們被死死壓製在一條淺土溝裡,頭都抬不起來,傷亡風險急劇上升。

“擲彈筒!快!把擲彈筒架起來!”連長匍匐在泥地上,聲音嘶啞卻堅定地大聲呼喊。趙虎立即與兩名助手迅速卸下擲彈筒,利用土坡凹陷處架設基座,調整角度,趴在土溝裡進行瞄準。他深吸一口氣,閉眼片刻,回憶著徐小眼教授的每一個要領:土坡距離大約為400米,風速不大,側風約兩米秒,將標尺調整至400米,方向修正一格。他穩住呼吸,拔掉榴彈的保險銷,雙手平穩地將榴彈輕輕放入擲彈筒——“咚”的一聲悶響,榴彈呼嘯而出,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然而卻落在了土坡下方的空地上,激起一片塵土,偏離目標約50米。

“彆著急!再調整一下!可能是角度偏低!”連長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語氣沉穩。趙虎擦拭著額頭的冷汗,迅速檢查標尺,將仰角微調至450米,再次裝填,瞄準,發射。這一次,榴彈如長了眼睛一般,精準地落在了日軍的重機槍陣地中央,“轟”的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火光衝天,兩名正在操作機槍的日軍機槍手當場被炸飛,武器零件四散飛濺。

“好樣的!再來一發!”掩體後的戰士們激動地躍起歡呼。趙虎士氣大增,眼神銳利如鷹,接連發射了三發榴彈,分彆精準命中日軍的另一挺重機槍、彈藥補給點和指揮旗語兵所在位置。失去了火力支援與指揮的日軍陣腳大亂,陣型潰散,七連戰士們趁機發起猛烈的衝鋒,刺刀閃寒光,喊殺聲震天,僅用不到20分鐘就徹底結束了戰鬥,繳獲了全部武器裝備,並俘虜了兩名驚魂未定的日軍士兵。

戰鬥結束後,趙虎緩緩蹲下,緊緊抱著那具已被硝煙熏黑的擲彈筒,臉上沾滿泥土與汗水,激動得熱淚盈眶,聲音哽咽:“這擲彈筒真是太好用了!比鬼子的擲彈筒還要精準,威力也更大!射程遠,穩定性強,簡直是咱們八路軍的‘神炮’!以後要是再遇到類似情況,看我怎麼好好收拾他們!”消息如風般迅速傳至軍工車間,李錚和工人們頓時沸騰起來,掌聲、歡呼聲在車間內回蕩。徐小眼手捧著趙虎親手寫來的“感謝信”,信紙已被汗水浸得微微發皺,他笑得合不攏嘴,眼角泛著淚光:“我就說這東西好用吧!凝聚了咱們所有人的心血!下次再對瞄準具進行一些微調,加裝夜視刻度,精度還能進一步提高。”李錚靜靜凝視著車間裡正在加工的第二批擲彈筒,火花在鑽床上飛濺,如同星辰般閃耀,他心中充滿了欣慰與自豪。擲彈筒的批量列裝,不僅有效解決了部隊長期以來近距離火力支援的難題,更讓軍工車間的生產能力與技術自信得到了前線部隊的高度認可。他深知,這僅僅是一個開始,一個從無到有的突破,接下來他們還將生產出更多的擲彈筒、更多的重武器,甚至研發迫擊炮與反坦克武器,讓八路軍的火力日益增強,如燎原之火,終將把日本侵略者徹底趕出中國的土地。夕陽的餘暉溫柔地灑下,軍工車間的煙囪冒出嫋嫋青煙,緩緩升騰,與遠處蒼茫的山嵐相互交融,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烽火歲月裡那段艱苦卓絕、卻輝煌壯麗的軍工傳奇。

喜歡烽火鍛山河請大家收藏:()烽火鍛山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笑尿炕的東北年代文之我的大腰子 重生2000,我成為了各界大佬 逆命係統:50次死亡之旅 洪荒:我東王公,開局拒絕悲劇 偽造神話時代,我成了創世神 東北甜妹大戰京圈太子爺 鬥羅:從收養比比東為童養媳開始 我剛登基稱帝!二戰爆發了? 盜墓:我在老家挖出了通天地宮 我有一個靈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