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宛如一位技藝高超的畫家,用金紅的顏料將山梁陣地塗抹成一幅壯麗的畫卷。那絢爛的色彩與彌漫的硝煙、刺鼻的血腥氣相互交織,在微涼的晚風中緩緩飄散,仿佛是一首悲壯而又充滿希望的交響曲。戰士們如同一群不知疲倦的鋼鐵戰士,顧不上身體的疲憊,緊張地修複著被炮火摧殘得千瘡百孔的工事,每一鏟土、每一塊石頭的堆砌,都是他們對勝利的執著堅守。衛生員如同穿梭在戰場上的生命天使,腳步匆匆,為傷員進行緊急包紮,他們的每一個動作都飽含著對生命的敬畏和珍惜。犧牲戰友的遺體被戰友們小心翼翼地抬到後方,那莊重而緩慢的動作,仿佛在訴說著對戰友的深深敬意和無儘哀思。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悲慟,那是一種失去戰友的傷痛,同時也交織著勝利後的疲憊,這是一場慘烈戰鬥後的複雜情緒。
營長劉大勇拖著一條被彈片劃傷、鮮血浸染的胳膊,步伐沉穩地走到吳處長、王鐵錘和李錚麵前。他臉上的硝煙尚未洗淨,猶如一幅戰爭的畫卷印刻在他的臉龐,但他的眼神卻異常明亮,猶如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他什麼也沒說,隻是抬起沒受傷的手,那手上滿是老繭和傷痕,重重地、依次拍了拍三人的肩膀。那一下下的拍打,飽含著千言萬語,有對他們在關鍵時刻給予支持的感激,有對他們智慧和勇氣的欽佩,有一起經曆生死戰鬥的戰友情誼,一切儘在不言中,這是男人之間最深沉的表達方式。
那最後一顆石破天驚的改良手榴彈,宛如一顆希望的種子,在關鍵時刻綻放出耀眼的光芒。它不僅炸退了鬼子的瘋狂進攻,像一道堅固的防線阻擋了敵人的腳步,更炸出了新二團官兵對後勤處,尤其是對李錚和王鐵錘的徹底改觀。那手榴彈的爆炸聲,仿佛是打破偏見的重錘,讓所有人重新認識到了他們的價值。
“老吳,老王,還有小李子!”劉營長聲音沙啞,卻充滿了力量,那聲音仿佛能穿透戰爭的陰霾,傳遍整個陣地,“我代表一營所有活著的弟兄,謝謝你們!沒有你們送來的新家夥,今天這道梁子,我們未必守得住!這玩意兒,是好東西!能救命的寶貝!在戰場上,它就是我們的希望之光,是我們戰勝敵人的有力武器!”每一個字都如同重錘敲擊在在場每個人的心上。
吳處長激動得嘴唇哆嗦,眼中閃爍著激動的淚花,連說:“應該的,都是我們應該做的!為了戰友,為了勝利,我們義不容辭!”他的話語中飽含著對戰友的深情和對革命事業的忠誠。
王鐵錘挺直了腰板,那寬厚的脊梁如同山巒般堅實,黑臉上滿是自豪,他甕聲道:“營長放心,隻要材料夠,俺就能接著造!讓鬼子嘗嘗更厲害的!俺要讓這些新式武器成為鬼子的噩夢!”他的話語中充滿了自信和對敵人的仇恨。
李錚的心中也如洶湧的波濤般澎湃著激動和一種難以言喻的成就感。他看著周圍戰士們投來的感激、敬佩的目光,那目光中有對他的認可,有對他的尊重,有對他的期待。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自己與這支隊伍血脈相連,仿佛是一棵大樹的枝乾,與主乾緊密相連,共同汲取營養,共同麵對風雨。他不再隻是一個意外闖入的孤魂,不再是那個被命運拋到這個時代的迷茫者,而是真正為這支隊伍貢獻了力量的一份子,是這支鋼鐵隊伍中不可或缺的一員。
很快,團部的嘉獎令就如同一陣春風,傳達到了陣地。張大山團長在命令中高度讚揚了一營的頑強阻擊,那讚譽之詞仿佛是對戰士們英勇戰鬥的最好詮釋,特彆點名表揚了後勤處及時送上的“新式手榴彈”在關鍵時刻發揮的決定性作用。那手榴彈在戰鬥中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勝利的道路。命令要求後勤處總結經驗,在王鐵錘和李錚同誌的主持下,克服一切困難,全力擴大生產。那“主持”二字,猶如千鈞重擔,分量極重。這幾乎是正式認可了王鐵錘和李錚在技術研發上的核心地位,是對他們能力和貢獻的高度肯定,如同為他們打開了一扇通往更大舞台的大門。
消息傳回後勤處,更是引起了轟動,如同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麵,泛起層層漣漪。之前還對李錚的“好運”將信將疑或者略有微詞的人,此刻都心服口服,仿佛之前的疑慮都煙消雲散。戰場上實打實的戰果,比任何解釋都有力,那是無法辯駁的事實,是李錚和王鐵錘用智慧和汗水換來的榮耀。李錚“福將”的名號沒人再提,仿佛那已經成為過去的曆史,取而代之的是“小李師傅”這個帶著敬意的稱呼,這個稱呼中飽含著戰友們的尊重和認可,是對他技術能力的肯定。
就連團長張大山,再次見到李錚時,嚴肅的臉上也難得地露出一絲緩和,那緩和如同冬日裡的暖陽,讓人感受到一絲溫暖。他沒有再多問圖紙的來源,隻是沉聲對李錚說:“李錚同誌,你很好。繼續發揮你的長處,部隊需要你們這樣的技術人才。有什麼困難,直接向團部報告!你是我們部隊的寶貴財富,我們要共同為勝利而奮鬥!”他的話語中充滿了信任和期待。
政委趙綱則找李錚進行了一次更長時間的談話。他沒有追問技術細節,而是更多地關心李錚的思想和生活,鼓勵他不要有負擔,大膽工作,同時也要注意學習政治,提高思想覺悟。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溫和與鼓勵,仿佛一位長輩在關懷著自己的晚輩。“技術和思想,就像槍和子彈,缺一不可。”趙綱推著眼鏡,溫和地說,“你能帶來新技術,這很好。但更要明白我們為什麼而戰,為誰而戰。隻有這樣,技術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力量。我們的戰鬥是為了人民的解放,為了國家的獨立,隻有牢記這個目標,我們的技術才能成為戰勝敵人的有力武器。”他的話語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李錚前行的道路。
李錚認真聽著,將這些話記在心裡,如同珍寶藏在自己心中最深處。他明白,這是組織上對他的進一步考察和培養,是他在這個時代奮鬥的新起點。他獲得了初步的信任,但這信任如同一座需要精心嗬護的花園,需要他用更多的努力和忠誠去澆灌和維護,讓這座花園綻放出更加絢爛的花朵,為革命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他知道,自己肩負著重要的使命,要在戰火紛飛的年代,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為勝利而奮鬥,為戰友而拚搏。
喜歡烽火鍛山河請大家收藏:()烽火鍛山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