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第二天的晨曦輕柔地灑在後勤處的土地上,後勤處的工作重心宛如一艘調轉航向的巨輪,全麵轉向了支援手榴彈的生產這一關鍵方向。吳處長那堅毅的麵龐上帶著決然之色,幾乎將全部的人手和資源,如洶湧的潮水一般,向著王鐵錘的鐵匠棚傾斜而去。鐵匠棚裡頓時熱鬨非凡,錘打聲、鍛造聲交織成一首激昂的戰歌。
然而,就如同平靜的海麵下暗流湧動,問題很快就出現了。王鐵錘那邊就像是一個無底洞,急需大量的人手來從事各種繁雜的工作。捶打彈體毛坯需要強壯有力的手臂,鍛造出堅固的形狀;雕刻模具則需要精巧細致的技藝,如同雕刻藝術品一般;打磨木柄要使其光滑順手,熬硝、炒製火藥更是危險而又精細的活計,稍有不慎便可能前功儘棄。後勤處本就人手緊張,如同在風雨中飄搖的小船,如今這一傾斜,修複槍支的工作幾乎陷入了停滯的深淵。角落裡,受損的槍支如同被遺棄的戰士,靜靜地堆積著,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自己的無奈。戰士們送來的需要維修的武器也越來越多,像是一座座小山壓在吳處長的心頭。吳處長看著這混亂的局麵,眉頭皺得像兩座山峰,憂愁似霧如煙般在心中彌漫開來,“這不行啊!手榴彈要緊,可槍也不能不修啊!戰士們拿著壞槍,怎麼打仗?”他的話語中充滿了焦急與無奈,那眼神中也透露出一絲迷茫。
就在這愁雲慘淡的時刻,李錚的目光落在了那堆看似毫無價值的“廢鐵”上,心中猶如一道閃電劃過,忽然一動。他想起了係統之前那如同天籟般的提示,成功手動修複武器可以獲得積分和熟練度。現在有了87積分作為基礎,就像擁有了一筆寶貴的啟動資金,或許可以嘗試更高效地利用這批廢舊資源,同時也能鍛煉自己的技能,讓自己的能力在這片戰火紛飛的土地上綻放出更耀眼的光芒。他深吸一口氣,仿佛下定了巨大的決心,向前邁出一步。
“處長,”李錚的聲音堅定而自信,如同在黑暗中點亮了一盞明燈,“修複槍支的活不能停。我看這樣行不行,您給我兩個人,再劃一塊地方,我帶著他們專門負責清理和初步修複這些廢舊槍支。把能修的快修,不能修的,乾脆徹底拆解,把能用的零件,比如撞針、彈簧、槍機、甚至好一點的槍管都分類留下來。這樣既能保證一部分槍支快速恢複使用,又能為以後修複其他槍儲備零件,說不定……還能拆出些意想不到的好東西。”他最後一句話意有所指,聲音微微上揚,仿佛隱藏著無儘的可能性。這讓吳處長立刻想起了那“意外”發現的三十發子彈,就像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絲希望的曙光,眼睛瞬間一亮。“這主意好!一舉多得!就這麼辦!老王頭那邊忙,抽不出身。小李,你現在經驗也豐富了,這個‘廢舊武器清理小組’就由你負責!人手……我想辦法再給你調一個!需要什麼工具,你去跟老王頭的工具箱裡找!”吳處長的話語中充滿了信任與期待,仿佛將一份沉重的責任與希望一同交給了李錚。
於是,李錚的“官銜”又多了一個——“清理小組組長”,這個稱號就像是一份榮耀與使命的象征。但他的手下隻有一個剛從炊事班調來的、膀大腰圓但有點憨厚的年輕戰士,叫牛娃,他那憨厚的笑容中透露出一絲質樸與勇敢;還有一個因為腿傷無法上一線、識幾個字的老兵,叫老馬,老馬的眼神中透著歲月的滄桑和豐富的經驗。他們的工作地點就安排在原來的草棚下,那草棚在風中搖曳,仿佛在訴說著它的簡陋與堅韌。他們的任務是麵對那堆真正的“廢鐵”,就像一群勇士要挑戰一座沉睡的火山。
李錚沒有絲毫的嫌棄,反而像是一位發現了寶藏的探險家,乾勁十足。這對他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技能經驗包”和“積分礦場”,每一把廢舊槍支都像是一個等待他開啟的神秘寶箱。他首先帶著牛娃和老馬,如同三位勇敢的開拓者,對堆積如山的廢舊武器進行初步分類。那些能看出大致型號、損傷不太嚴重的槍支,被他們小心翼翼地放在一邊,作為優先修複目標,就像是一群受傷的戰士被送到了急救室,等待著生命的複蘇。而那些鏽蝕成一坨、槍管炸裂、或者明顯缺少關鍵部件的槍支,則被無情地歸入“拆解”類,它們仿佛是已經犧牲的戰士,但它們的零件還可以為其他戰士延續生命。
然後,李錚開始了他的傳授之旅,像一位技藝高超的師傅,教授牛娃和老馬最基本的拆卸技巧。他耐心地講解如何使用錘子、衝子、鉗子,這些工具在他們手中就像是一把把神奇的鑰匙,可以打開槍支的秘密之門;如何辨認不同的螺絲和卡榫,每一個細節都像是一道重要的密碼。牛娃力氣大,像一頭勇猛的小牛,負責粗活重活,他的每一次錘擊都充滿了力量;老馬心細如發,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工匠,負責記錄和分類小零件,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專注與認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錚自己則專注於那些有修複希望的槍支,他的眼神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不再滿足於簡單的除鏽和更換撞針,那些簡單的操作已經不能滿足他對挑戰的渴望。他開始嘗試更複雜的維修,比如校正彎曲的槍管,他用土法加熱敲直,那過程就像是一位藝術家在塑造一件珍貴的藝術品,雖然效果有限但有時能應急;修複複雜的槍機閉鎖機構,每一個零件在他的手中都被賦予了新的生命;甚至嘗試用銼刀和油石手工打磨出一個小零件,那精細的操作就像是在雕刻一顆璀璨的鑽石。
這個過程極其枯燥,就像在無儘的沙漠中行走,失敗率很高。他們often忙活大半天,最後發現還是無法修複,隻能無奈地拆解。但李錚卻樂在其中,每一次的失敗都像是一次寶貴的教訓,讓他更加接近成功。每一次成功的修複,哪怕隻是讓一支槍能重新安全地擊發,都會帶來係統那令人振奮的提示:
【成功手動修複‘漢陽造步槍’,評估修複度70,獎勵積分+2,技能熟練度+3。】
【成功手動修複‘老套筒步槍’,評估修複度60,獎勵積分+1,技能熟練度+2。】
【成功拆解廢舊武器,獲得可用零件‘撞針’x3,‘複進簧’x2,獎勵積分+1。】
積分緩慢而穩定地增長著,就像一顆種子在慢慢地發芽,【基礎武器維修】的熟練度條更是飛快提升,如同一棵小樹在茁壯成長。更重要的是,在這種高強度的實踐和係統知識庫的雙重輔助下,他的維修技術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進步著,很多以前看不懂、不敢碰的結構,現在也能慢慢琢磨出修理方法,就像是一位勇敢的探險家在未知的領域中開辟出新的道路。
牛娃和老馬也在李錚的帶領和教導下,從一開始的手忙腳亂,慢慢變得熟練起來。他們之間的配合越來越默契,就像一支訓練有素的團隊。草棚下,叮叮當當的敲打聲和零件的碰撞聲不絕於耳,逐漸形成了一種忙碌而有序的節奏,那聲音就像是一首激昂的樂章,奏響著他們的奮鬥之歌。
幾天下來,他們竟然修複了五六支步槍,那些修複好的步槍就像是一群重生的戰士,煥發出新的生機。他們拆解出了足足兩大筐各種型號的可用零件,分門彆類放好,那些零件雖然老舊,但關鍵時刻就能讓另一支槍“起死回生”,就像是一群等待召喚的勇士。這些成果就像是一座座小山,見證了他們的努力和付出。
吳處長過來視察時,看到那幾支修複好的槍和琳琅滿目的零件筐,高興得合不攏嘴,他的臉上洋溢著喜悅和欣慰,連聲誇獎:“好!好!小李,你這小組搞得好!這下咱們心裡有底多了!”他的聲音中充滿了讚揚和鼓勵,那眼神中也透露出對李錚的深深信任。
李錚擦著額頭的汗,那汗水如同晶瑩的珍珠,映照出他的努力和堅持。他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心中充滿了踏實感。積分和熟練度是隱藏的收獲,就像寶藏隱藏在深處,而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槍支和零件,則是他對這支隊伍最直接的貢獻,就像一位勇士為他的部落奉獻出自己的力量。
清理廢舊武器,這看似不起眼的工作,就像一顆被埋沒的寶石,正在為他積累著至關重要的經驗和資本。它如同一座燈塔,照亮了李錚前行的道路,也為他在這片充滿挑戰和機遇的土地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這片戰火紛飛的世界裡,李錚和他的清理小組,正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創造著屬於他們的奇跡。
喜歡烽火鍛山河請大家收藏:()烽火鍛山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