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法火帽的成功,儘管還處於實驗室的初步階段,卻宛如一道曙光,極大地鼓舞了李錚和王鐵錘。王鐵錘看到那小小的銅帽在試驗中真的能炸響,眼中滿是驚歎,對李錚的佩服簡直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乾起活來也更加賣力,仿佛有使不完的勁兒。
李錚並未急於兌換係統的優化方案,他深知穩紮穩打的重要性。他決定先利用現有的成果,去攻克另一個相對簡單卻十分關鍵的問題:子彈殼的複裝工具。即便有了底火和發射藥黑火藥可以暫時用土法製造),可如何將彈頭穩穩地壓入子彈殼,並且精準地保證合適的緊度,這就需要專門的工具。總不能一直靠錘子這種粗獷的方式,那誤差太大,難以滿足實際需求。
他精心設計了一種極為簡易的手壓式子彈複裝模具。這模具的核心部件包括一個帶有不同口徑凹模對應不同口徑彈頭)的底座,一個猶如精準“推手”的衝杆用來將彈頭壓入彈殼,以及一個巧妙設計的杠杆機構來提供恰到好處的壓力。這東西的結構看似不複雜,但對加工精度卻有著頗為嚴苛的要求,尤其是凹模和衝杆的同心度,若是稍有偏差,壓出的子彈就會歪斜,嚴重影響射擊精度,那可就前功儘棄了。
這一次,李錚親自披掛上陣,充分運用《初級金屬加工手冊》裡學到的寶貴知識,還有係統獎勵的那把堪稱“神器”的【萬能工具扳手】這東西精度極高,功能多樣,在加工過程中屢屢發揮關鍵作用,確實幫了大忙),與王鐵錘並肩作戰。他們精心挑選質地堅硬的鋼材這些鋼材是從繳獲的日軍刺刀或工具上拆解而來,每一塊都承載著戰鬥的記憶),開啟了精細的加工之旅。首先,他們如同技藝精湛的工匠,按照詳細的設計圖紙,在鋼材上精確地劃線,每一個線條都像是命運的軌跡,確定著各個部件的尺寸和位置。然後,小心翼翼地使用鏨子進行鏨削,一點點雕琢出大致的形狀,再用銼刀仔細銼削,那專注的神情仿佛在打磨一件稀世珍寶,確保表麵的平整和光滑,每一個細微之處都不放過。在關鍵部位,他們全神貫注地利用鑽頭進行精確的鑽孔,每一個孔都像是通往成功的關鍵通道,以便安裝其他零件。完成初步加工後,對部件進行淬火處理,如同給鋼材賦予了堅韌的靈魂,以提高其硬度,使其能夠經受住使用的考驗。
劃線、鏨削、銼削、鑽孔、淬火……每一個步驟都像是一場神聖的儀式,他們都小心翼翼,反複測量校正,眼神中透著執著與堅定。失敗了就毫不猶豫地重來,絕不氣餒。經過兩天兩夜的不懈努力,仿佛經過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戰鬥,第一套勉強可用的“邊區造子彈複裝模具”終於製作完成,宛如一件剛剛誕生的藝術品。有阪子彈殼,用簡易工具仔細清理了裡麵的殘留物,如同清掃戰場,填入少量黑火藥作為模擬),然後鄭重地放上一顆完好的彈頭,將模具對準,仿佛在進行一場神聖的儀式,緩緩壓下杠杆……
“哢噠。”隨著一聲清脆的輕響,宛如勝利的號角,彈頭被平穩地壓入了彈殼,深度和緊度都恰到好處,完美無缺!
“成了!哈哈!成了!”王鐵錘像是一個發現了寶藏的孩子,拿起那顆複裝好的模擬子彈,咧開大嘴笑了起來,笑聲中滿是喜悅和自豪。雖然這隻是空包彈,但這一聲“成了”卻意味著最關鍵的一步——成型,已經成功解決,這是他們努力的見證!
李錚也長出了一口氣,那口氣中飽含著欣慰與滿足。工具的成功意味著,一旦底火和發射藥的問題徹底解決,他們便具備了小規模複裝子彈的能力,這將為部隊的彈藥供應帶來新的希望!
正當他們沉浸在工具成功的喜悅中,仿佛置身於歡樂的海洋時,團部通信員又飛馬趕來,如同一陣疾風打破了寧靜,帶來了團長的最新命令:鑒於目前部隊彈藥緊缺,尤其是繳獲的三八式步槍即將淪為燒火棍,成為無用的廢物,要求後勤處立即組織人手,對所有繳獲的三八式步槍進行適應性改裝,使其能夠應急發射現有的7.92毛瑟步槍彈,讓這些“沉默的武器”重新煥發生機!這個命令如同一道晴天霹靂,讓李錚和王鐵錘都愣住了,一時間不知所措。彈比6.5彈口徑大,彈殼也更粗更長,根本無法塞進三八式的彈倉和槍膛,就像一個大胖子無法擠進小門一樣!強行發射,唯一的後果隻能是炸膛,那將是一場災難!子彈中正式口徑)在根據地的庫存相對多一些,這是解決彈藥緊缺問題的關鍵所在。
“這……這怎麼改?根本不可能啊!”王鐵錘第一個叫了起來,聲音中滿是疑惑和無奈。
李錚也眉頭緊鎖,那緊鎖的眉頭下是一雙深邃而專注的眼睛。這完全違背了槍械設計的基本原理,就像要讓水火相容一樣困難。但團長的命令又必須執行,這是軍人的天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盯著那支三八式步槍,眼神中透著思索,又看了看旁邊的一顆7.92子彈,大腦飛速運轉,如同一台高速運轉的機器。直接發射肯定不行……那麼……有沒有間接的辦法?他的思維在困境中穿梭,尋找著那一絲希望的曙光。
一個極其大膽、甚至可以說是瘋狂的念頭,在他腦海中閃現出來,如同黑暗中的一道閃電。他決定嘗試製作一種簡易的適配器,這就像是一場大膽的冒險。他首先像一位嚴謹的科學家,仔細測量了三八式步槍的槍膛和7.92子彈的尺寸,每一個數據都精確無誤,然後根據這些數據,精心設計適配器的形狀和結構,仿佛在繪製一幅通往成功的藍圖。他選用合適的材料,那材料在他的手中仿佛有了生命,按照設計的尺寸進行切割和加工,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自信和決心。在加工過程中,他不斷地進行試裝和調整,如同一位精益求精的藝術家,確保適配器能夠準確地安裝在槍膛內,並且能夠使7.92子彈在發射時保持穩定,就像讓兩個原本不相容的事物和諧共處。同時,他還對槍械的其他部件進行了一些細微的調整,那調整如同給槍械注入了新的活力,以確保改裝後的步槍能夠正常射擊。經過多次的試驗和改進,每一次試驗都是對成功的渴望,他終於完成了適配器的製作,並成功地將7.92子彈裝入了三八式步槍。當他扣動扳機,那一刻仿佛時間都靜止了,子彈順利地發射出去,並且射擊精度也達到了預期效果,就像一顆希望的種子在戰場上綻放出光芒。李錚和王鐵錘相視一笑,那笑容中包含著無數的艱辛與喜悅,他們知道,這個看似不可能的任務,終於被他們完成了,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創造了一個奇跡。
喜歡烽火鍛山河請大家收藏:()烽火鍛山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