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霽初晴的清晨,宛如畫卷般在煤窯之上徐徐展開。那明媚的陽光,恰似靈動的金線,透過煤窯的通風口,輕柔地灑落在一堆農機齒輪之上。齒輪表麵的金屬質地,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淡淡的、猶如星辰微光般的金屬光澤。李錚、王鐵錘和孫小虎宛如即將開啟神秘寶藏的探索者,圍在齒輪旁,手中緊握著砂紙和小錘,臉上滿是期待的神情,那期待中似乎蘊含著無儘的希望與憧憬。這些農機齒輪,是從賈貴廢品收購站繳獲而來的“寶貝”,它們對於機床傳動係統而言,堪稱關鍵之所在。隻要將它們成功改造,機床的核心部件就如同拚圖般基本齊備,這將是他們邁向成功的重要一步。
“這齒輪的模數是3,與機床圖紙上的要求存在著些許微妙的差異,得把齒麵精心打磨薄一些,讓模數降到2.5,這樣才能契合我們的需求。”李錚手持一把自製木尺,那木尺仿佛是他手中的精密測量神器,仔細地測量著齒輪的齒距,眼神專注而認真,“另外,齒輪的內孔太大了,這就需要我們焊上一塊鐵皮,再重新鑽孔,如此一來,它便能穩穩地套在主軸上,如同為它量身定製的新衣。”他的話語中透著專業與堅定,每一個字都像是一顆精準的螺絲釘,緊固著這個加工計劃的框架。
王鐵錘鄭重地拿起一個齒輪,翻來覆去地仔細端詳,那模樣就像一位鑒賞家在審視一件珍貴的藝術品:“這活兒精細得很呐,得慢慢來,急不得。俺先把齒輪固定在鐵砧上,用小錘輕輕敲掉多餘的部分,這過程得像對待嬌嫩的花朵般小心翼翼,再用砂紙細細打磨,保證齒麵平整光滑,如同鏡麵一般。”他說著,便開始行動起來。他找來一塊厚實的木板,那木板在他的手中仿佛被賦予了新的使命。他在木板中間精心鑽了個孔,把齒輪穩穩地放在木板上,用鐵絲巧妙地固定好,再把木板牢牢地綁在鐵砧上,“這樣固定住,打磨的時候就不會晃了,就像給它打造了一個堅實的堡壘,讓它在加工過程中穩如泰山。”他的每一個動作都飽含著經驗與熟練。
孫小虎則像一位嚴謹的規劃師,拿著一張圖紙,在齒輪上用粉筆畫線:“李乾事,你看,俺把需要打磨的部分仔細地畫出來,這樣老錘在打磨時就能一目了然,知道該磨哪裡,不會磨錯了。這線條就像是指引方向的燈塔,為我們的加工之路指明方向。”他畫的線條很細,宛如絲線一般,沿著齒輪的齒麵延伸,正好把需要削減的部分精準地標了出來,每一個線條都凝聚著他的專注與細心。
陳婉兒也輕盈地湊了過來,她手中拿著一個簡易的放大鏡——那放大鏡是用兩塊玻璃片和木頭精心製作的,能放大兩倍,宛如一個神奇的小世界觀察器,“你們打磨的時候,用這個看看,能更清楚地看到齒麵的平整度,就像為你們的眼睛裝上了顯微鏡,避免打磨過度,確保每一個細節都完美無缺。”她的聲音溫柔而堅定,為這個加工團隊增添了一份細膩與關懷。
眾人分工明確,如同一個精密運轉的團隊機器,立刻開始加工。王鐵錘穩穩地坐在鐵砧旁,手裡拿著小錘,對著齒輪的齒麵輕輕敲擊——每一下都很輕,仿佛在嗬護易碎的瓷器,那輕微的敲擊聲在煤窯裡回蕩,像是在演奏一首輕柔的樂章,生怕用力過猛把齒輪敲裂。敲掉多餘的金屬後,他拿起粗砂紙,沿著齒麵的線條打磨,砂礫摩擦金屬的聲音“沙沙”作響,在煤窯裡格外清晰,就像海浪輕輕拍打著沙灘,訴說著加工的故事。
孫小虎則肩負起給齒輪鑽孔的重任。他找來一根燒紅的鐵條,那鐵條在火光中閃爍著熾熱的光芒,在齒輪的內孔處小心加熱,然後用鑽頭慢慢鑽——鐵條燒紅後,金屬會變軟,鑽孔更容易。但即使這樣,鑽一個孔也需要半個多小時,這期間孫小虎的額頭上很快就滲出了汗水,那汗水如同晶瑩的珍珠,一顆顆滾落下來,他時不時用袖子擦一下,卻不敢停下手裡的動作,他的眼神緊緊盯著鑽頭,仿佛在與時間和難度進行一場無聲的較量。
李錚在旁邊來回查看,宛如一位嚴謹的監工,時不時提醒兩人:“老錘,這個齒麵打磨得有點薄了,再磨就廢了,換個齒麵吧,要把握好這個微妙的平衡。”“小虎,鑽孔的時候慢點,彆鑽偏了,不然齒輪就套不上主軸了,這可是關鍵的一步。”他手裡還拿著之前的機床圖紙,那圖紙就像是他們的行動指南,時不時對照著齒輪,確保改造後的尺寸符合要求,每一個細節都不容有誤。
中午時分,王鐵錘終於打磨好了第一個齒輪。他把齒輪輕輕地放在地上,用手小心翼翼地轉動了一下,齒麵平整,轉動順暢。“成了!”他興奮地喊,那聲音中充滿了喜悅和自豪,仿佛宣布了一項偉大的勝利,“你們看,這齒輪現在的模數肯定是2.5,內孔也鑽好了,正好能套在主軸上!這是我們努力的成果!”他的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那笑容如同陽光般照亮了整個煤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錚拿起齒輪,用木尺仔細地量了量,又和圖紙反複對比了一下,笑著點頭:“很好!誤差在0.1毫米以內,完全符合要求!這是我們團隊協作的完美體現!”他把齒輪遞給陳婉兒,“你用放大鏡再看看齒麵,有沒有細小的裂紋,我們要確保每一個細節都無懈可擊。”
陳婉兒用放大鏡仔細地看了一遍,搖了搖頭:“沒有裂紋,打磨得很光滑,咬合的時候應該不會有問題。大家的努力沒有白費,這齒輪的質量非常不錯。”她的肯定如同給團隊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眾人都露出了笑容,第一個齒輪的成功,就像黑暗中的一盞明燈,給了大家很大的信心。王鐵錘喝了口水,又拿起第二個齒輪:“俺現在手熟了,第二個肯定更快!我們要乘勝追擊,讓每一個齒輪都達到完美的標準。”
可沒高興多久,問題就像烏雲般籠罩而來。孫小虎在給第二個齒輪鑽孔時,因為鐵條燒得太旺,把齒輪的內孔燒變形了——原本圓形的孔,變成了橢圓形,根本沒法套在主軸上。“糟了!”孫小虎手裡的鑽頭“當啷”掉在地上,那聲音仿佛是敲響的警鐘,臉上滿是自責,“都怪俺,燒得太旺了,把齒輪弄壞了!俺真是不應該,讓大家之前的努力受到了影響。”他的聲音中充滿了懊悔和自責。
王鐵錘放下手裡的小錘,走過來拍了拍孫小虎的肩膀,那拍肩的動作中充滿了安慰和鼓勵:“沒事,俺們再想辦法。這齒輪雖然內孔變形了,但齒麵還能用,俺們可以在變形的內孔裡焊一塊鐵皮,重新鑽孔,就是麻煩點,但總能修好。失敗是成功之母,我們一起克服這個困難。”他的話語如同溫暖的春風,吹散了孫小虎心中的陰霾。
李錚也安慰道:“小虎,彆自責,手工加工難免出錯。咱們現在就是在摸索,錯了再改,總能成功的。每一次錯誤都是我們前進的階梯,讓我們能做得更好。”他看著變形的齒輪,陷入了沉思,片刻後說道,“老錘說得對,先焊鐵皮,再鑽孔。另外,下次燒鐵條的時候,彆燒到通紅,燒到暗紅色就行,這樣既能讓金屬變軟,又不會燒變形。我們要從這次錯誤中吸取教訓,讓我們的加工技術更加成熟。”
孫小虎點點頭,重新拿起鐵條,按李錚說的,隻燒到暗紅色,然後小心翼翼地鑽孔。這次他更加專注和謹慎,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對成功的渴望。很順利,沒有出現變形的情況。王鐵錘則把變形的內孔清理乾淨,剪下一塊合適的鐵皮,用焊錫小心翼翼地焊在裡麵,等焊錫冷卻後,再用鑽頭重新鑽孔——雖然多花了一個小時,但最終還是把齒輪修好了。這過程就像一場與時間的賽跑,他們用耐心和技藝贏得了勝利。
傍晚時分,夕陽的餘暉灑在煤窯口,為這個忙碌的地方增添了一抹溫暖的色彩。眾人一共改造好了三個齒輪,還有兩個正在打磨。煤窯裡彌漫著金屬粉末和焊錫的味道,那味道仿佛是奮鬥的印記,每個人的臉上都沾著灰,但眼神裡卻充滿了乾勁。王鐵錘的手上磨出了水泡,他用布裹了裹,繼續打磨,那水泡仿佛是奮鬥的勳章;孫小虎的胳膊酸得抬不起來,他就換個姿勢,用肩膀頂著鑽頭,他的堅持如同鋼鐵般堅定;李錚則在旁邊整理零件,把改造好的齒輪和主軸放在一起,想象著機床組裝起來的樣子,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
陳婉兒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熱水走過來,遞給李錚:“歇會兒吧,都忙了一天了。你們辛苦了,這熱水能讓你們暖和一下。”她看著地上的齒輪,微笑著說,“沒想到咱們用手工,也能做出符合要求的齒輪,等機床組裝好,咱們就能加工更精密的零件了。大家的努力和智慧創造了這個奇跡。”她的笑容如同盛開的花朵,為這個疲憊的團隊帶來了溫馨和鼓勵。
李錚接過熱水,喝了一口,心裡暖暖的:“是啊,雖然慢,但咱們一直在進步。每一次的加工都是我們前進的一步,待機床造好,咱們就能自己做彈殼、做槍栓,不再受製於人,為我們的目標邁出更堅實的一步。”他的話語中充滿了信心和決心,仿佛看到了未來的光明前景,那前景如同一幅美麗的畫卷,在他們的努力下逐漸展開。
喜歡烽火鍛山河請大家收藏:()烽火鍛山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