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雪又下了起來,細碎的雪粒被寒風卷著,打在煤窯門口的馬燈上,發出“沙沙”的輕響。劉滿倉裹緊了身上的灰布棉襖,手裡握著步槍,靠在崗哨旁的石頭上,眼睛死死盯著山口的方向——昨晚巡邏時,他在西邊山溝的陷阱旁發現了新的腳印,比上次的更密集,像是有四五個人,看方向,是衝著煤窯來的。
“班長,要不俺去叫醒李乾事?”崗哨旁的戰士叫小馬,手裡握著一顆“太行雷”,手指緊張地摳著引信,“這腳印看著不對勁,說不定鬼子今天真要來了。”
“彆慌,先看看情況。”劉滿倉按住他的手,從口袋裡掏出個銅哨子——這是之前跟老鄉換的,吹起來聲音尖銳,能傳很遠,“咱們先按之前的計劃來,你去東邊山泉的崗哨報信,讓他們加強警戒,我去西邊山溝看看,要是真有鬼子,我吹哨子,你們就放土地雷,拖延時間,等主力支援。”
小馬點點頭,揣著銅哨子,貓著腰往東邊跑。劉滿倉則拿起一把砍刀,順著西邊山溝的小路往陷阱方向走——雪地上的腳印很新,昨晚下的雪隻覆蓋了一半,能清晰看到鞋尖的方向,確實是朝著煤窯來的。他加快腳步,走到之前設陷阱的斷崖旁,趴在灌木叢裡,屏住呼吸,盯著斷崖下的動靜。
沒過多久,遠處傳來了輕微的腳步聲,伴隨著樹枝被踩斷的“哢嚓”聲。劉滿倉眯起眼睛,透過雪粒的縫隙,看到五個穿著黃軍裝的鬼子,正貓著腰往斷崖上爬——為首的鬼子背著望遠鏡,手裡拿著地圖,看起來像是個小隊長,後麵四個鬼子都背著步槍,腰裡彆著刺刀,動作很輕,顯然是來探路的小股騷擾部隊。
“果然是鬼子!”劉滿倉心裡一緊,悄悄摸出銅哨子,放在嘴邊——但他沒立刻吹,而是等著鬼子再靠近點,等他們走到陷阱範圍裡,再吹哨子讓東邊崗哨的人放雷,這樣能最大限度拖延時間。
鬼子爬得很慢,為首的小隊長時不時停下來,用望遠鏡觀察周圍的情況,似乎在確認路線。過了大約十分鐘,五個鬼子終於爬到了斷崖頂部,離劉滿倉藏身的灌木叢隻有不到十米遠。為首的鬼子蹲在地上,指著雪地上的腳印,跟旁邊的鬼子說著什麼,然後起身,朝著煤窯的方向邁出了第一步——正好踩在了之前設的土地雷坑上!
“嘀嘀嘀!”劉滿倉立刻吹響銅哨子,尖銳的哨聲在雪地裡回蕩。幾乎同時,“嘭”的一聲巨響,土地雷炸了!踩雷的鬼子直接被炸飛,剩下的四個鬼子嚇得趴在地上,手裡的槍胡亂對著周圍掃射,子彈打在石頭上,濺起一串火星。
東邊崗哨的戰士聽到哨聲,立刻按計劃點燃了預先埋好的另一顆土地雷——“嘭”的一聲,炸起的雪霧擋住了鬼子的視線。劉滿倉趁機從灌木叢裡跳出來,舉起步槍,對著趴在地上的鬼子開了一槍——雖然沒打中,但把鬼子嚇得不敢抬頭。
“快撤!往煤窯方向退!”劉滿倉一邊開槍,一邊往後退,他知道自己隻有一個人,不能跟鬼子硬拚,隻能靠地形拖延時間。剩下的四個鬼子反應過來,開始朝著劉滿倉的方向追,子彈在他身邊的雪地上打出一個個小坑,雪粒濺得滿臉都是。
劉滿倉沿著山溝往回跑,時不時扔出一顆煙霧彈用硫磺和草木灰做的簡易煙霧彈),煙霧在雪地裡彌漫開來,擋住了鬼子的視線。他熟悉這條山溝的每一塊石頭、每一片灌木叢,哪裡有陡坡、哪裡有暗坑,都記在心裡——跑過一個陡坡時,他故意放慢腳步,後麵追得最緊的鬼子沒注意,一腳踩空,滾了下去,摔得哇哇叫。
“班長!俺們來了!”遠處傳來小馬的聲音,東邊崗哨的三個戰士帶著一挺輕機槍跑了過來。劉滿倉心裡一鬆,立刻喊道:“把機槍架在那塊大石頭上,對著鬼子的方向掃射,彆讓他們靠近!”
戰士們立刻架起輕機槍,“噠噠噠”的槍聲在山溝裡響起。剩下的三個鬼子見八路軍有機槍支援,又不知道對方有多少人,不敢再追,架起受傷的鬼子,慌慌張張地往山口方向跑。劉滿倉沒有下令追擊——他知道鬼子可能有埋伏,窮寇莫追,守住煤窯才是最重要的。
“檢查一下陷阱,看看有沒有留下痕跡。”劉滿倉讓戰士們清理現場,把炸壞的土地雷殘骸埋進雪裡,又用樹枝把腳印掃平,“另外,給張團長發消息,說鬼子派了小股部隊來騷擾,雖然被打退了,但肯定還會再來,請求再派一個班的支援。”
處理完現場,劉滿倉帶著戰士們回到煤窯。此時的煤窯裡,李錚和孫小虎正在安裝機床的工作台——工作台是用兩根粗壯的榆木做腿,上麵鋪著一塊五厘米厚的榆木板,孫小虎正用鐵釘把木板牢牢固定在木腿上,王鐵錘在旁邊幫忙扶著,防止木板移位。
“滿倉,怎麼樣?鬼子走了嗎?”李錚看到劉滿倉回來,立刻放下手裡的工具迎上去,看到他臉上沾著雪和泥土,趕緊遞過一塊毛巾。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走了,炸傷了一個,嚇跑了四個。”劉滿倉接過毛巾擦了擦臉,語氣裡帶著一絲慶幸,“不過他們肯定還會再來,我已經給張團長發消息,請求支援了。咱們的機床組裝得怎麼樣了?要是鬼子再來,咱們得儘快造好機床,多造點武器。”
“工作台馬上就裝好了!”孫小虎興奮地喊道,手裡的錘子“當啷”一聲,敲下最後一顆鐵釘,“你看,這工作台穩得很,就算加工重零件,也不會晃動!”他用力晃了晃工作台,木板紋絲不動,木腿牢牢紮在地上。
李錚點點頭,走到工作台旁,用卡尺測量了一下台麵的平整度:“很好,誤差在0.1毫米以內,符合要求。接下來咱們安裝刀具架——老錘,你把之前做好的刀具架抬過來,小虎,你負責固定,婉兒,你用卡尺測量,確保刀具架和主軸的中心線對齊,這樣加工零件時才不會跑偏。”
王鐵錘和兩名戰士抬著刀具架用工具鋼做的,上麵有固定刀具的卡槽)走過來,輕輕放在工作台的一側。孫小虎用鐵釘把刀具架固定在工作台上,陳婉兒則拿著卡尺,一邊測量一邊喊:“往左一點!還差1毫米……好了!對齊了!”
刀具架剛固定好,外麵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是張團長派來的支援班到了!班長帶著十名戰士,扛著兩挺輕機槍,還帶來了五十發子彈和十顆“太行雷”。“李乾事,劉班長,張團長讓我們來加強守衛,還說讓你們放心組裝機床,外圍防禦交給我們!”
劉滿倉心裡一鬆,趕緊帶著支援班的戰士去布置外圍崗哨:“你們跟我來,西邊山溝和南邊山口各加兩個崗哨,再在煤窯周圍挖幾道散兵坑,要是鬼子再來,咱們就跟他們打陣地戰!”
煤窯裡的組裝工作還在繼續。李錚把一把磨好的刀具用工具鋼做的,刀刃鋒利)固定在刀具架上,調整好刀具和主軸的距離,然後轉動進給手柄——主軸帶著齒輪慢慢轉動,刀具在空氣中劃過一道弧線,位置正好對準工作台的中心。“好了!刀具架也裝好了!”李錚興奮地說,“明天咱們就能進行第一次試加工,用機床做一個手榴彈的引信座,看看效果!”
王鐵錘湊過來,看著轉動的刀具,眼裡滿是好奇:“這玩意兒真能加工出零件?比俺手工鍛打快多少?”
“至少快十倍!”李錚笑著說,“手工鍛打一個引信座,需要半天時間,用機床,十分鐘就能做好,而且精度更高,每個引信座都一樣,不會出現偏差。”
孫小虎也激動地說:“以後咱們就能用機床加工彈殼的卡槽、步槍的槍栓了,不用再靠手工一點點磨,產能肯定能提上來!”
傍晚時分,雪停了,夕陽透過通風口,照在組裝好的機床上,金屬部件泛著油亮的光澤,工作台穩穩地立在旁邊,像一個等待出征的戰士。劉滿倉帶著守衛戰士在煤窯周圍挖好了散兵坑,機槍架在山口的製高點上,隨時準備應對鬼子的再次進攻。
李錚看著眼前的機床,又看了看外麵嚴陣以待的守衛戰士,心裡充滿了力量。鬼子的騷擾雖然帶來了危險,但也讓大家更團結、更有乾勁——隻要守住煤窯,讓機床順利投入使用,就能為前線造更多的武器,就能讓勝利的日子離得更近一點。他拍了拍手,對眾人說:“大家早點休息,明天一早,咱們就進行第一次試加工,讓機床轉起來,為抗戰出一份力!”
夜幕降臨,煤窯裡的燈還亮著,李錚和陳婉兒還在檢查機床的每個部件,確保沒有問題;王鐵錘在打磨備用的刀具,準備明天試加工用;孫小虎則在整理加工零件需要的材料,把工具鋼碎片按尺寸分類放好;劉滿倉帶著戰士們在外麵巡邏,腳步聲在雪地裡輕輕回蕩,像是在守護著這份來之不易的希望。
喜歡烽火鍛山河請大家收藏:()烽火鍛山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