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剛蒙蒙亮,日軍駐縣城營地的操場上就響起了急促的集合哨。阪田信哲穿著筆挺的日軍軍服,手裡握著馬鞭,目光銳利地掃過麵前的三十多名偵察兵——這些人裡,有一半是經驗豐富的老兵,另一半則是剛從特高課調來的特工,每個人都背著短槍、匕首,腰間還彆著望遠鏡和地圖。
“諸君,”阪田信哲的聲音冰冷,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根據情報,八路軍的根據地內,很可能隱藏著一處小型軍工作坊。他們能修複輕機槍,甚至可能在生產新的武器零件。你們的任務,就是找到這個作坊的位置,摸清它的規模和生產情況。”
他頓了頓,從身後的參謀手裡拿過一張標注著紅色記號的地圖,鋪在地上:“根據地地形複雜,山林茂密,八路軍熟悉地形,你們必須謹慎行事。第一小隊,攜帶簡易熱氣球,在根據地外圍進行高空偵察,重點觀察山坳和隱蔽的山穀區域;第二、三小隊,偽裝成流民,潛入根據地邊緣,尋找可能的軍工設施痕跡,比如廢棄的鐵礦、冶煉作坊,或者運輸鋼材、零件的小路;特工隊則負責滲透,一旦發現可疑目標,立刻收集情報,不要輕舉妄動。”
一名偵察兵小隊長站出來,敬禮問道:“大佐閣下,簡易熱氣球的續航時間有限,而且受風向影響大,要是被八路軍發現,很容易被擊落,是否需要配備掩護部隊?”
阪田信哲冷笑一聲:“掩護部隊隻會暴露目標。熱氣球用的是麻布和竹架,重量輕,目標小,隻要在高空保持距離,八路軍的步槍根本打不到。你們的任務是偵察,不是戰鬥,一旦發現危險,立刻撤離。”他加重語氣,“記住,我要的是準確的情報,不是無謂的犧牲。如果找不到作坊的位置,你們就不用回來了。”
偵察兵們齊聲應道:“嗨!”
半小時後,第一小隊推著兩輛木車,從營地後門出發。木車上裝著拆解後的簡易熱氣球——用三層粗麻布縫製成的氣囊,竹條紮成的吊籃,還有幾個裝滿煤油的鐵桶。他們沿著小路,朝著根據地外圍的山頭趕去,計劃在日出後放飛熱氣球,趁著清晨的微風,飄向根據地上空。
而此時,根據地邊緣的一處山頭上,哨兵趙虎正握著步槍,警惕地望著遠處的縣城方向。他是劉滿倉手下的老兵,去年在一次反掃蕩中失去了左耳,聽力不如從前,但眼神卻格外銳利。忽然,他看到遠處的小路上有幾個黑影在移動,速度不快,像是在推著什麼東西。
“老張,你看那邊!”趙虎碰了碰身邊的另一名哨兵老張,指著黑影的方向。
老張立刻舉起望遠鏡,仔細看了一會兒,皺起眉頭:“像是日軍的偵察兵,他們推的是什麼?看著像是木車,上麵蓋著布,不知道裝的是什麼。”
趙虎心裡一緊:“之前聽劉隊長說,日軍可能會用熱氣球偵察,難道他們推的是熱氣球?”他立刻從懷裡掏出信號彈,裝填到信號槍裡,“我先把情況報上去,你繼續盯著他們,看他們要去哪裡。”
“砰!”紅色的信號彈劃破清晨的天空,在遠處的山頭上炸開。這是發現日軍偵察兵的信號,根據地各個哨卡看到信號後,立刻進入警戒狀態。
在作坊裡,李錚剛和陳婉兒商量完子彈生產的事——昨天熔化的銅器已經鑄成了銅坯,今天就能加工成子彈殼,但純度不夠,可能會影響子彈的射程和穩定性。聽到信號彈的聲音,他立刻放下手裡的圖紙,快步走出作坊,朝著信號彈升起的方向望去。
“怎麼回事?”劉滿倉也匆匆趕來,手裡握著一把駁殼槍。
“是發現日軍偵察兵的信號,”李錚的臉色凝重,“剛才老張派人來報,說日軍的偵察兵推著木車,可能是要放熱氣球。”
劉滿倉立刻下令:“通知各觀察哨,密切關注日軍的動向,尤其是高空,一旦發現熱氣球,立刻彙報。另外,讓巡邏隊加強巡邏,防止日軍的潛伏哨滲透進來。”
就在這時,遠處的山頭上突然升起一個白色的身影——日軍的簡易熱氣球已經組裝完成,吊籃裡的煤油燈點燃,熱氣讓氣囊膨脹起來,慢慢升空。隨著微風,熱氣球朝著根據地的方向飄來,吊籃裡的日軍偵察兵正舉著望遠鏡,低頭觀察地麵的情況。
“來了!”老張的聲音從對講機裡傳來,帶著緊張,“熱氣球朝著咱們這邊飄過來了,高度大概有兩百米,吊籃裡有兩個人,正在用望遠鏡觀察。”
李錚立刻跑到作坊旁邊的山坡上,舉起望遠鏡望去。果然,一個白色的氣囊在空中飄著,雖然距離還遠,但能清楚地看到吊籃裡的人影。“他們現在還看不清作坊的位置,”李錚對身邊的劉滿倉說,“作坊周圍有樹木遮擋,而且我們之前用樹枝和草席做了簡單的偽裝,但要是他們飄得再近一些,恐怕會發現異常。”
劉滿倉咬了咬牙:“要不要派人去打下來?用步槍集火,說不定能打穿氣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錚搖了搖頭:“不行,熱氣球太高了,步槍的射程不夠,而且一旦開槍,就會暴露我們的位置,讓日軍知道我們已經發現了他們,反而會引起他們的懷疑。現在最好的辦法,是讓作坊暫時停工,把燈都關了,儘量減少動靜。”
劉滿倉點點頭,立刻讓人去通知作坊停工。很快,作坊裡的機床聲停了下來,煤油燈也被熄滅,整個山坳恢複了寂靜,隻剩下風吹過樹葉的沙沙聲。
熱氣球慢慢飄近,吊籃裡的日軍偵察兵正專注地觀察著地麵。“報告,下麵都是山林,沒看到什麼異常,”一名偵察兵對著對講機說道,“不過那邊的山坳裡有幾處棚子,像是老百姓的住處,要不要記下來?”
吊籃裡的小隊長拿起望遠鏡,看了看山坳裡的棚子——那是李錚他們之前搭建的假作坊,用樹枝和草席搭成,和周圍的老百姓棚子沒什麼區彆。“隻是普通的民房,不用記,”小隊長擺擺手,“繼續往前飄,重點找有煙囪、有機器聲音的地方,八路軍的作坊肯定會有這些痕跡。”
熱氣球繼續朝著根據地深處飄去,但清晨的風向突然變了,朝著縣城的方向吹去。小隊長無奈,隻能下令熄滅煤油燈,讓熱氣球慢慢降落。“今天隻能到這裡了,”他對著對講機說,“沒有發現可疑目標,明天再換個位置試試。”
而在另一邊,日軍的第二小隊已經偽裝成流民,潛入了根據地邊緣的一個小村莊。他們穿著破舊的衣服,手裡拿著討飯的碗,挨家挨戶地打聽情況。“老鄉,我們是從縣城逃出來的,日軍抓壯丁,我們沒辦法,隻能躲到這裡來,”一名偵察兵對著村口的老農說,“請問這裡有沒有八路軍的隊伍?我們想參加八路軍,打鬼子。”
老農警惕地看著他們,搖了搖頭:“不知道,我們就是普通老百姓,不管這些事。你們還是趕緊走吧,這裡不安全,說不定什麼時候日軍就會來掃蕩。”
偵察兵還想再問,卻看到遠處走來幾個巡邏的八路軍戰士,立刻裝作害怕的樣子,拉著同伴匆匆離開。他們沒注意到,老農在他們走後,立刻朝著村後的山坡跑去——那裡有一個隱蔽的聯絡點,專門負責彙報可疑人員的情況。
巡邏隊的班長王強接到老農的報告後,立刻帶著戰士們朝著偵察兵離開的方向追去。“他們肯定是日軍的潛伏哨,”王強對戰士們說,“注意隱蔽,彆驚動他們,看看他們要去哪裡。”
戰士們貓著腰,跟在偵察兵身後,穿過一片樹林後,看到偵察兵停在一處山澗旁,正在用暗號聯係其他同伴。“動手!”王強一聲令下,戰士們立刻衝了上去,舉著步槍喊道:“不許動!放下武器!”
日軍偵察兵沒想到會被發現,立刻掏出手槍反抗,但寡不敵眾,很快就被製服。王強在他們身上搜出了地圖和暗號本,還有一把日軍製式的匕首。“果然是日軍的偵察兵,”王強冷笑著,“把他們押回去,交給劉隊長審問。”
但他們不知道,第三小隊的日軍偵察兵已經繞到了根據地的另一側,找到了一條隱蔽的小路,朝著作坊的方向靠近。他們穿著迷彩服,臉上塗著泥灰,動作敏捷地在樹林裡穿梭,避開了沿途的觀察哨。
“前麵就是山坳了,”一名偵察兵低聲說,“我看到那裡有棚子,還有一些金屬的反光,可能就是我們要找的作坊。”
小隊長立刻舉起望遠鏡,仔細觀察了一會兒,搖了搖頭:“看起來像是普通的民房,沒有機器聲音,也沒有煙囪。不過還是要留下標記,讓後續的偵察兵再過來確認。”他從懷裡掏出一個小小的金屬牌,上麵刻著日軍的暗號,埋在路邊的土裡,然後帶著隊員悄悄撤離。
而此時,李錚和劉滿倉正在查看剛被抓獲的日軍偵察兵。“他們招了嗎?”李錚問負責審問的戰士。
“招了,”戰士回答,“他們是第二小隊的,任務是尋找軍工設施的痕跡,還說日軍今天放飛了熱氣球,明天會繼續偵察,而且還派了其他小隊潛入進來。”
李錚的臉色更加凝重:“看來日軍是鐵了心要找到作坊,接下來的日子,我們的警戒壓力會越來越大。必須儘快製定反偵察措施,否則一旦作坊的位置暴露,後果不堪設想。”
劉滿倉點點頭:“我已經讓各哨卡加強了警戒,巡邏隊也增加了人數。不過光靠這些還不夠,我們得想辦法迷惑日軍,讓他們找不到真正的作坊位置。”
兩人正說著,一名哨兵匆匆跑來,手裡拿著一個金屬牌:“劉隊長,李同誌,我們在巡邏的時候,發現了這個,埋在路邊的土裡,上麵有日軍的暗號。”
李錚接過金屬牌,仔細看了看,皺起眉頭:“這是日軍的標記,說明他們的潛伏哨已經靠近過這裡了。看來他們已經盯上了這片區域,我們必須馬上行動,不能再等了。”
他立刻召集作坊的工人和部隊的乾部,在作坊裡開了個緊急會議。“日軍的偵察越來越頻繁,已經有潛伏哨靠近了我們的區域,”李錚的聲音嚴肅,“從今天起,我們要開始采取反偵察措施,首先,要在作坊周圍搭建偽裝網,用樹枝和草席把作坊蓋起來,讓從高空看下來,和周圍的山林沒什麼區彆;其次,要在附近搭建幾處假作坊,裡麵放一些假的機床和零件,迷惑日軍;最後,所有人員進出作坊都要走隱蔽的小路,不許在外麵談論生產的事,防止被日軍的特工聽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補充一點,”劉滿倉接著說,“我們要在進山的每條小路上都設置觀察哨,配備望遠鏡和信號槍,一旦發現日軍的偵察兵,立刻發信號,同時派巡邏隊驅趕。另外,晚上作坊生產的時候,要把燈換成遮光的,不能讓燈光泄露出去。”
大家紛紛點頭,表示同意。會議結束後,所有人立刻行動起來——有的去砍樹枝,準備搭建偽裝網;有的去收集草席和木板,建造假作坊;有的則去設置觀察哨,檢查武器裝備。整個根據地都忙碌起來,空氣中彌漫著緊張的氣氛,每個人都知道,一場針對日軍偵察的“隱蔽戰”,已經打響了。
而在縣城的日軍營地,阪田信哲正看著偵察兵送回來的報告,臉色陰沉。“第二小隊全軍覆沒,第三小隊隻留下了標記,沒有找到具體目標,熱氣球也沒有發現異常,”參謀低著頭彙報,“看來八路軍已經加強了警戒,我們的偵察很難深入進去。”
阪田信哲猛地一拍桌子,怒道:“一群廢物!這麼多人,連一個作坊的位置都找不到!”他站起身,在帳篷裡來回踱步,突然停下腳步,眼神變得狠厲:“加大偵察力度!明天再派兩隊偵察兵,攜帶更多的熱氣球,從不同方向進行偵察。另外,讓特工隊想辦法策反根據地的老百姓,從內部獲取情報。我就不信,找不到那個作坊!”
參謀立刻應道:“嗨!”
夜色漸深,根據地的作坊裡,工人們還在忙碌地搭建偽裝網。李錚站在山坡上,望著遠處縣城的方向,心裡清楚,這隻是日軍偵察的開始,接下來的日子,會更加艱難。他必須儘快完善反偵察措施,保護好作坊,否則,根據地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軍工生產,就會毀於一旦。
喜歡烽火鍛山河請大家收藏:()烽火鍛山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