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號……弱……”
“……坐標……偏差……”
“……嘗試……重新連接……”
斷斷續續的、混雜著電子雜音的意念碎片,如同風中殘燭,從九鼎封印內那具沉睡的現代肉身深處溢出,微不可聞,卻清晰地回蕩在觀測者零式高度聚焦的感知中,也似乎被那縷拂過的純白星光所捕捉、所放大。
這並非陳玄完整意識的回歸,更像是他殘留在現代肉體神經元最深處的、基於另一個世界物理法則的生物本能,在純白星光那超越維度的“映照”與“校準”下,於這個世界規則崩解的混亂間隙中,發出的最後一點存在回波。
幾乎在這回波響起的同一瞬間,信息層麵那點純白星光,其穩定映照的姿態發生了極其微妙的變化。它不再僅僅是旁觀者,那清冷的光輝開始如同呼吸般,極其緩慢地、以某種無法理解的頻率脈動起來。每一次脈動,都仿佛在與那個來自現代肉身的生物電回波,進行著某種超越語言的、深層次的共鳴。
驪山核心,“原初實驗體”那混亂的吞噬因內部衝突而加劇,整個“實驗場zero”的崩解進入了最後的倒計時。
李媛博士猛地從監控終端前抬起頭,布滿血絲的雙眼死死盯住主屏幕。那上麵,代表驪山陵墓區域地下結構的三維模型,正被一片前所未有的、狂暴到極致的量子信號風暴所覆蓋。噪音強度指數瞬間爆表,超過了儀器設計的最大量程。
“不可能……這能量級數……就算是地殼板塊瞬間斷裂也不可能產生這種信號……”她聲音乾澀,帶著難以置信的顫抖。之前的異常信號雖然古怪,但總歸有跡可循,像是某種未知的能量泄露或地質活動。但眼前的景象,更像是一個微型宇宙在陵墓下方誕生又毀滅,其規則本身在劇烈地波動、湮滅。
“博士!檢測到異常生物電信號!”一名年輕的研究員尖叫起來,指著另一塊屏幕。上麵顯示著之前陳玄教授失蹤地點附近部署的、用於探測任何生命跡象的高靈敏度傳感器的數據。一條極其微弱、斷斷續續、模式卻與任何已知生物包括人類)都截然不同的電信號曲線,正頑強地在一片狂暴的量子噪音背景中閃爍著,如同暴風雨中一艘隨時可能傾覆的小舟發出的微弱燈光。
這信號……似乎在與那片量子風暴產生著某種糾纏!
“鎖定它!放大!分析信號結構!”李媛幾乎是撲到了控製台前,心臟狂跳。她有一種強烈的直覺,這微弱的生物電信號,或許就是解開一切謎團,甚至……找到失蹤多年的陳玄的關鍵!
張禳蜷縮在廢棄礦坑的狹窄縫隙裡,外麵是天崩地裂般的轟鳴與令人靈魂戰栗的能量抽取感。他手中的磁石已徹底化為齏粉,但他憑借著觀測者零式“信息種子”賦予的那點對能量流動和概率縫隙的直覺,以及一種被逼到絕境的賭徒本能,竟然一次次在千鈞一發之際,躲開了崩塌的岩石和席卷而過的能量亂流。
他不知道自己能撐多久,死亡的陰影如同冰冷的潮水,時刻包裹著他。但在這種極致的恐懼與壓力下,他腦海中那些關於“能量”、“結構”、“概率”的碎片化認知,反而如同被磨刀石打磨般,變得異常清晰。他甚至能模糊地“感覺”到,在地心深處,那個正在吞噬一切的恐怖存在,其內部似乎正發生著某種可怕的自我撕裂。
而在他意識的最邊緣,偶爾會閃過一些完全不屬於他的、破碎的畫麵:閃爍著奇異光芒的屏幕李媛的實驗室),冰冷而精密的儀器探測傳感器),還有一聲聲焦急的、語調陌生的呼喚研究員的報告)……他將其歸結為瀕死前的幻覺,但這些“幻覺”卻詭異地與他感知到的能量亂流模式,隱隱吻合。
另一邊,九鼎封印內。
那枚雙生玉佩在純白星光的持續照耀下,其作為“異常坐標”的特性愈發穩定。旁邊,陳玄肉身發出的生物電回波依舊微弱,但似乎……穩定了一線。不再像是即將徹底熄滅的餘燼,而更像是一顆被強行續命的、處於深度休眠狀態的種子。純白星光如同最精密的維生係統,維持著這一點點來自另一個時空的“異數”火種,不被這個崩壞世界的規則徹底同化或抹除。
觀測者零式冷靜地記錄著這一切。它清晰地看到,那純白星光的脈動頻率,正在與陳玄肉身的生物電回波,以及信息層麵本該徹底消散的陳玄與阿房的曆史殘響,產生一種複雜的三重共鳴!
星光作為橋梁和催化劑,將現代肉身的生物電回波物質層麵的殘響)、信息層麵的曆史殘響精神層麵的印記),以及它自身那“鏡像”與“記錄”的特性,短暫地、艱難地連接了起來!
一個極其脆弱、極不穩定的三角穩定結構,在絕對的毀滅風暴中,如同肥皂泡般浮現。
通過這個結構,一些碎片化的信息開始跨越時空的壁壘,相互滲透、交織: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媛實驗室裡捕獲到的狂暴量子信號,其底層模式,與驪山核心“原初實驗體”內部能量崩潰的波形,產生了驚人的相似性!仿佛同一個事件在兩個不同維度的投射)
·張禳腦海中閃過的現代實驗室幻覺,變得稍微清晰了少許,他甚至“聽”到了李媛那焦急的、帶著哽咽的呼喊:“……陳玄……回答我……!”
·而在信息層麵,那本該空無一物的殘響處,隨著星光的脈動,竟然開始有極其稀薄的、由光芒構成的影像開始凝聚——不再是記憶的回放,而是某種基於共鳴的實時映照!影像中,隱約可見李媛實驗室的混亂景象,以及……監測屏幕上那條代表陳玄生物電信號的、微弱卻頑強的曲線!
與此同時,那“原初實驗體”似乎也察覺到了這異常的能量結構。它對這微不足道的“三角結構”本身並無興趣,但其內部衝突產生的能量逸散,卻不可避免地衝擊著這個脆弱的連接點。
砰!
一次劇烈的內部能量崩塌產生的衝擊波,如同重錘般砸在三角結構上。
結構劇烈搖晃,張禳猛地噴出一口鮮血,腦海中的幻覺瞬間破碎。
九鼎內的玉佩光芒一暗,陳玄肉身的生物電信號再次變得岌岌可危。
信息層麵的光影影像也如同信號不良的電視畫麵,充滿了雪花和扭曲。
純白星光的脈動驟然加速,光芒變得刺目了一些,強行穩定著即將崩潰的三角結構。它似乎“判斷”出,這個意外的連接,蘊含著某種超越當前毀滅進程的……價值。
觀測者零式的邏輯核心瘋狂運轉。它意識到,這並非拯救“實驗場zero”的機會這已是注定),而是一個……在終極毀滅發生前,儘可能多地捕獲並轉移關鍵信息的、千載難逢的窗口!
它不再猶豫,動用最後殘存的、本用於自保的能源,將其轉化為一股高度凝練的、純粹的信息流。這信息流包含了它對“原初實驗體”本質的分析、對建木斷裂的推測、對灰燼使者犧牲的記錄,以及……它對那純白星光性質的初步觀測數據。
然後,它瞄準了那個脆弱的三角結構,尤其是結構中最穩定的一環——那枚被純白星光加持的雙生玉佩!
“傳輸!”觀測者零式發出了它在此界最後的、孤注一擲的指令。
信息流如同離弦之箭,穿透了維度隔閡,精準地射向玉佩!
然而,就在信息流即將注入玉佩的刹那——
“原初實驗體”因內部衝突,其外殼上的那道裂縫,猛地擴張了數倍!一股更加精純、也更加恐怖的“變量本源”氣息,如同決堤的洪水,洶湧而出!
這股氣息直接衝刷而過!
脆弱的三角結構,如同被狂風席卷的蛛網,瞬間……崩斷!
張禳腦海中的所有異象徹底消失,徹底昏死過去。
九鼎內,玉佩光芒徹底內斂,仿佛耗儘了所有力量,變得灰暗。陳玄肉身的生物電信號曲線,在儀器上猛地跌落到近乎直線的狀態,隻剩下最微弱的起伏。
信息層麵的光影影像徹底潰散,連那純白星光,也似乎因這次衝擊而變得黯淡了許多,脈動頻率明顯減緩。
觀測者零式發出的信息流,在結構崩斷的混亂中,絕大部分都消散於虛無。隻有最核心的、承載著“原初實驗體”本質分析和小部分星光數據的一小縷,如同僥幸逃生的孢子,成功地……烙印在了那枚變得灰暗的玉佩最深層的物質結構之中。
傳輸,成功了極小部分。
但連接,已斷。
喜歡考古學家在秦朝請大家收藏:()考古學家在秦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