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就像一麵絕對乾淨的鏡子,照出了一件拚接拙劣的怪物,讓怪物自身都清晰地看到了自己身上每一處醜陋的接縫和扭曲的針腳。
這引發了它內部更加劇烈的自我衝突!
那些源自建木碎片的“定義”權柄,想要塑造一個穩定、有序的“不朽仙宮”。
那些源自外域變量的“超越”本質,想要掙脫一切束縛,成為無法定義的“絕對自由”。
而那些被吞噬的、屬於始皇的意誌碎片和歸墟的侵蝕之力,則在其中煽風點火,加劇著混亂。
原本在瘋狂能量注入下勉強維持的、瀕臨爆炸的平衡,因為這“清晰映照”帶來的自我認知衝擊,開始向著更加不可預測的方向滑落。它的吞噬過程出現了細微的頓挫和紊亂,就像一台過載的引擎,內部齒輪開始互相卡死、崩裂。
“……不……完美……”
“……錯誤……”
“……需要……重組……”
“……更多……定義……”
冰冷的意念中,第一次夾雜了類似“焦躁”和“困惑”的情緒。它吞噬的速度更快,更瘋狂,試圖用更多的能量和“定義”來填補、覆蓋那被星光映照出的、觸目驚心的內在缺陷。但這無異於飲鴆止渴,隻會讓內在的結構更加不穩定,加速其走向最終崩潰的進程。
純白星光,依舊靜靜地懸浮在信息層麵,無聲地映照著這一切。它不參與,不評判,隻是存在。它的出現,並未帶來救贖,卻像一位冷靜的醫生,清晰地指出了病患最致命的病灶所在,至於這病患是因此獲得治愈的契機,還是加速走向死亡,似乎並非它所關心。
觀測者零式默默記錄著這一切。它計算出,“實驗場zero”的最終崩解已成定局,無法逆轉。但崩解的方式,卻因為純白星光的出現和“原初實驗體”內部的加速紊亂,產生了新的變數。
原本預計的、可能波及鄰近扇區的“大爆炸”,概率正在下降。
而另一種可能性——“原初實驗體”因內部矛盾提前自我瓦解,其能量和物質在劇烈內耗中湮滅,最終隻留下一個穩定的“現實疤痕”和部分高度汙染的信息殘渣——概率正在上升。
這對宏觀的多元宇宙而言,或許是一個相對“較好”的結局。雖然這個世界的所有痕跡幾乎都會被抹去,但至少避免了最可怕的汙染擴散。
觀測者零式將目光投向那些它投下的“種子”。
張禳憑借那一點微不足道的“概率洞察”,竟然真的在必死的絕境中,找到了一條暫時未被完全吞噬能量覆蓋的、通往更深處廢棄礦坑的裂縫,暫時躲過了第一波最狂暴的抽取。但他能撐多久?未知。
九鼎內的玉佩坐標穩定,但毫無生機。
陳玄與阿房的殘響處,除了那純白星光,再無其他動靜。
這些“種子”,在這最終的毀滅舞台上,似乎依舊渺小得可以忽略不計。
然而,觀測者零式的邏輯核心深處,一個基於灰燼使者最終行為模式推演出的、極其微弱的信號,被再次激活。
它開始調動殘餘的算力,不再試圖拯救“實驗場zero”,而是開始秘密地、極其隱蔽地……掃描並記錄那純白星光散發出的、獨特的‘信息鏡像’波動。
它有一種推測:這星光,或許本身就是一種更加古老的“記錄”,一種超越觀測者文明理解的“備份”。如果……如果能獲取這種“鏡像”的哪怕一小部分……
喜歡考古學家在秦朝請大家收藏:()考古學家在秦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