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的北風刮過荒蕪的田地,卷起幾片枯葉,打著旋兒落在李家老宅的門檻上。李雲推開門,一股陳年黴味撲麵而來。
“這老宅子多少年沒人住了?”妻子周楠捂著鼻子,跟在他身後邁進堂屋。
“自打奶奶過世,少說也有十年了。”李雲踢開腳邊的碎瓦片,“要不是城裡房價漲得離譜,誰願意回這窮鄉僻壤。”
周楠沒接話,打量著布滿蛛網的房梁和褪色的年畫。老宅是典型的北方民居,青磚灰瓦,四合布局,雖破敗不堪,骨架卻還硬朗。隻是不知為何,明明是第一次來,她卻總覺得哪裡不對勁——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壓抑感,像件濕衣裳貼在身上。
“東廂房還算完整,收拾收拾能住人。”李雲的聲音從裡屋傳來,“至少省下房租,攢攢錢將來在城裡付個首付。”
周楠歎了口氣。若不是為了將來,她絕不會同意丈夫放棄城裡的工作,回到這個連手機信號都時有時無的老家。
收拾到傍晚,總算清出個能睡人的地方。李雲從行李中翻出兩根蠟燭——村裡早就斷電了,電線杆都歪得快要倒下。
燭光搖曳,給老宅添了幾分詭異。夫妻倆啃著乾糧,相對無言。
“你小時候在這兒住過嗎?”周楠問。
李雲搖頭:“奶奶在我出生前就搬去城裡了,老宅一直空著。隻聽父親說過,奶奶當年走得特彆急,什麼東西都沒帶,之後就再沒回來過。”
夜深了,北風嗚咽著穿過老宅,發出類似嗚咽的聲響。周楠睡得不安穩,半夢半醒間,似乎聽到若有若無的唱戲聲,咿咿呀呀,時斷時續。她推了推身邊的李雲,丈夫卻鼾聲正濃。
“大概是風聲吧。”她自我安慰著,蒙頭繼續睡。
第二天清晨,周楠被一陣敲門聲驚醒。開門一看,是個滿頭白發的老太太,挎著個竹籃,裡麵裝著幾顆雞蛋和一把青菜。
“聽說李家後人回來了,過來看看。”老太太自稱姓王,就住在隔壁,“村裡沒幾戶人家了,都是老骨頭,走不動才沒搬。”
王婆婆說話時,眼睛不時往屋裡瞟,神情有些古怪。臨走時,她突然抓住周楠的手,壓低聲音:“閨女,這宅子不太平,天黑早點關門,聽見什麼動靜都彆出來看。”
周楠心裡一緊,正要細問,老人卻鬆開手,蹣跚著走了,仿佛剛才什麼都沒說過。
接下來的幾天,周楠總感覺有人在暗處盯著自己。她在院裡晾衣服,回頭總覺得窗後有人影閃過;夜裡那唱戲聲又出現了,這次更清晰了些,像是個女聲,淒淒婉婉,聽不清唱詞,卻讓人心裡發毛。
李雲倒是適應得快,白天整理老宅,打算開春後把地種上,晚上倒頭就睡,對周楠說的“奇怪感覺”不以為然。
“老宅子有點聲響正常,幾十年沒人住,老鼠、黃皮子多的是。”他一邊修理農具一邊說,“王婆婆那是老糊塗了,說的話你也信?”
周楠欲言又止。她沒告訴丈夫,昨天她在井邊打水時,分明看見井底倒映出的不是自己,而是一張模糊的女人臉,嘴角一顆紅痣格外顯眼。她嚇得差點跌進井裡,再探頭看時,卻隻有自己的倒影了。
中秋那天,村裡唯一的村乾部老趙上門,送來個月餅,順便登記戶口。登記完,老趙猶豫片刻,對李雲說:“有件事得告訴你,你這老宅...有點說道。”
李雲放下工具:“什麼說道?”
老趙壓低了聲音:“這宅子以前死過人,是個唱戲的姑娘,叫小桃紅。說是民國時候的事,具體誰也不清楚,隻傳說死得冤,陰魂不散。村裡老人都知道,所以你這宅子一直沒人敢動。”
李雲哈哈大笑:“都什麼年代了,還信這些?”
老趙臉色不太好看:“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提醒過了。對了,今晚村裡唱戲,你們來看不?一年就這一次,祖上傳下來的規矩,不能斷。”
李雲本想拒絕,周楠卻一口答應。她想著正好出去走走,換個心情。
戲台搭在村中央的打穀場上,破舊不堪,看樣子有些年頭了。台下稀稀拉拉坐著十幾個老人,個個神情肅穆,不像看戲,倒像參加葬禮。
戲開場了,台上演員唱得淒婉,演的是一出當地流傳的民間戲《冤女歸》。講的是一個被負心漢拋棄的戲子,投井自儘的故事。周楠看得入神,那旦角的唱腔悲切切,讓她莫名心酸。
“這戲每年都唱一樣的?”她問旁邊的王婆婆。
老人眼神閃爍:“祖上傳下來的規矩,就唱這一出,給冤魂安魂的。”
戲到高潮,旦角投井自儘時,周楠突然感到一陣頭暈目眩。恍惚間,她看見台上的旦角變成了井底那張臉——嘴角一顆紅痣,正對著她笑。
周楠猛地站起身,拉著不明所以的李雲就走。
“怎麼了?戲還沒完呢!”回去的路上,李雲不解地問。
周楠臉色蒼白:“那個旦角...我見過她的臉...在井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雲皺眉:“你最近太累了,產生幻覺了。明天我帶你去鎮上醫院看看。”
那晚,周楠又聽到了唱戲聲,比以往都清晰,仿佛就在窗外。她推醒李雲,這次他也聽到了。
“誰家大半夜唱戲?”李雲嘟囔著起身,拿起手電筒往外照。
燭光透過窗紙,映出一個模糊的人影,正站在院裡,做著戲曲的身段,咿咿呀呀地唱著。
李雲膽子大,抄起根木棍就開門出去:“誰在那兒裝神弄鬼!”
周楠緊張地跟在後麵。手電光照亮院子,空無一人,隻有風聲嗚咽。
“看錯了吧...”李雲話音未落,突然老宅的大門“砰”地一聲自己關上了。
夫妻倆麵麵相覷,周楠突然指著井口:“那...那是什麼?”
井沿上,係著一條紅綢子,在風中飄動,像是戲服上的水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