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露骨的話語平時能讓他們興奮,此刻卻隻是為了掩蓋內心不斷增長的恐慌。
突然,前方傳來一陣奇怪的聲響——像是許多人同時在低語,又像是風吹過縫隙的嗚咽。夫妻倆同時停下腳步,緊緊抓住彼此的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什麼聲音?”王莉小聲問,身體微微發抖。
“不知道,可能是風聲。”林強咽了口唾沫。
霧氣再次濃重起來,低語聲越來越近。隱約中,他們看到霧中有許多人影在移動,比之前看到的更加清晰,但仍然模糊不清,像是透過毛玻璃看人的感覺。
這些人影沒有麵目,沒有特征,隻是大致的人形輪廓,在霧中緩慢地飄移。
“鬼...鬼啊!”王莉終於忍不住尖叫起來。
她的叫聲似乎驚動了霧中的人影,它們突然全部轉向夫妻倆的方向。雖然沒有眼睛,但兩人能感覺到無數視線落在自己身上。
“跑!”林強大喊一聲,拉著妻子向前狂奔。
他們不顧一切地向前跑,身後的低語聲變得更加響亮急促,像是無數人在耳邊嘶嘶作響。霧氣纏繞著他們的腿,試圖拖慢他們的腳步。
“老公,我跑不動了!”王莉氣喘籲籲,幾乎是被丈夫拖著前進。
“不能停!繼續跑!”林強鼓勵著,自己的肺部也像火燒般疼痛。
就在兩人幾乎要力竭時,前方突然出現一道微弱的光亮。那不是小賣部那種昏黃的燈光,而是正常的路燈光芒。他們拚儘最後力氣向光亮處衝去。
仿佛穿過一層冰冷的薄膜,周圍的霧氣突然消散了。
夫妻倆踉蹌著跌倒在地,發現自己坐在一條熟悉的小巷中,身後是他們平時常走的那條街,城市燈光璀璨,偶爾有車輛駛過。
“我們...出來了?”王莉不敢相信地環顧四周。
林強喘著粗氣,回頭看向他們剛才逃出來的方向——隻是一條普通的小巷,沒有任何霧氣或異常。深夜的涼風吹過,帶著城市特有的味道。
“媽的,總算出來了。”他癱坐在地上,心臟仍在狂跳。
手機突然響起一連串的微信通知聲,時間顯示恢複正常,信號滿格。
“剛剛...那是什麼?”王莉顫抖著問。
“不知道,可能是...某種幻覺?”林強自己也不信這個解釋。
他們互相攙扶著站起來,快步走向主乾道,攔下一輛出租車。上車後,兩人仍驚魂未定,緊緊握著手,不時回頭張望,生怕那些無麵人影會從黑暗中追出來。
回到家,他們第一件事就是檢查所有門窗是否鎖好,然後不約而同地走進浴室,打開熱水,讓蒸汽充滿整個空間。
“一起洗吧,”林強提議,聲音仍有些發抖,“我需要感覺你是真實的。”
王莉沒有反對,迅速脫掉衣服。熱水衝刷著身體,卻洗不去內心的寒意。他們在水幕中緊緊擁抱,然後辦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激烈、更迫切,仿佛要通過肉體接觸來確認彼此的存在和真實。
事後,兩人躺在床上,仍然心有餘悸。
“你說,我們是不是真的...”王莉欲言又止。
“彆想了,反正我們已經出來了。”林強打斷她,不願繼續這個話題。
但接下來的幾周,那種不安感始終縈繞不去。他們開始注意到城市中一些以前從未留意的細節——那些偏僻的小巷、古老建築的陰影處、夜晚過於安靜的時刻。
此後,每當七月十五臨近,城市裡總會流傳起新的怪談:關於那對在鬼節夜晚誤入陰陽交界的夫婦,關於那條隻在特定時刻出現的迷霧小巷,關於那些沒有麵目的徘徊者。
有人說,那對夫婦是幸運的,因為他們成功逃了出來;也有人說,他們其實沒有完全逃脫,有一部分永遠留在了那裡,所以才會經常在半夜驚醒,試圖找回丟失的魂魄。
都市傳說就是這樣,在口耳相傳中不斷變形、豐富,成為城市集體潛意識的一部分。每個講述者都會添油加醋,每個聽眾都會自行想象最恐怖的細節。於是,又一個新的都市怪談誕生了,在酒吧的昏暗角落、在網絡的匿名論壇、在朋友間的低聲交談中悄悄流傳。
而林強和王莉夫婦,他們再也沒有在夜晚走過那些偏僻的小巷。每年七月十五,他們都會早早回家,緊閉門窗,在明亮的燈光下相擁而眠。偶爾,在深夜醒來時,他們會不約而同地望向窗外,擔心某天會看到窗外彌漫著那種奇怪的灰霧,以及霧中那些沒有麵目的人影正在靜靜回望。
城市的陰影中總是藏著無數秘密,每個時代都會誕生新的傳說。這些故事編織成無形的網,鏈接著生者與未知,提醒著人們:有些邊界,最好不要跨越;有些門戶,最好不要開啟。畢竟,誰又能確定,自己所在的這個世界,就一定是完全真實和唯一的呢?
所以,都市怪談就是這樣,既是對未知的恐懼,也是對神秘的敬畏。它如影隨形,與城市共生,成為現代生活中一抹詭異的底色,提醒著人們在科技照耀的每一個角落,仍有可能存在著無法解釋的縫隙,通往另一個維度。
喜歡短篇鬼語集請大家收藏:()短篇鬼語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