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了個單,地址是“海埂路13號”,但地圖上根本找不到這個地方。平台顯示,這一單的打賞高得離譜。
送餐時間定在午夜零點整,誤差不能超過一分鐘。備注欄用加粗紅字寫著幾條規則:
1.到達目的地前,無論聽到什麼,不要回頭。
2.隻能按導航規劃的路線行駛,嚴禁繞路或超近道。
3.見到顧客後,不要直視他的眼睛,遞過餐盒,說“您的外賣”即可。
4.務必在零點十五分前離開配送區域。
我皺了皺眉,這些規則透著一股邪門兒。但看在錢的份上,我還是點了“接單”。
取餐很順利,是城西那家通宵營業的“老陳記粥鋪”。老板娘遞給我一個溫熱的打包袋,表情有些奇怪。“小張,這單……有點遠啊,路上小心點。”
我笑了笑,“沒事,陳姨,跑完這單我就收工。”
騎上電驢,打開導航,一條我從沒見過的偏僻小路被規劃出來。四周越來越暗,路燈稀疏,光線昏黃。風刮過樹枝,發出嗚嗚的響聲。
開了大概二十分鐘,導航突然提示:“您已偏離路線,正在重新規劃……”
我心裡一緊,我明明一直跟著導航走的!屏幕上的箭頭在原地打轉,然後指向了旁邊一條更黑的小路。那條路像是多年無人行走,路麵坑窪不平,長滿了荒草。
“什麼破導航!”我低聲罵了一句,但還是硬著頭皮拐了進去。規則第二條說了,不能繞路。
小路兩旁的樹木越來越高,枝葉糾纏,幾乎遮蔽了天空。光線幾乎消失,我隻能靠電瓶車微弱的大燈照明。空氣變得陰冷潮濕。
又開了一段,導航再次提示偏離路線。這次,箭頭指向了路邊一片濃密的灌木叢。
“搞什麼鬼?”我停下車,湊近屏幕。導航清晰地顯示,我的目的地,就在這片灌木叢後麵。
這不可能。但規則說必須按導航走。我看了看時間,十一點五十分,必須儘快找到地址。
我咬咬牙,推著車,艱難地撥開帶刺的灌木枝杈。衣服被劃破了幾道口子。穿過灌木叢,眼前豁然開朗,卻讓我倒吸一口冷氣。
哪裡有什麼海埂路13號?眼前是一片廢棄多年的爛尾樓群。樓體隻有水泥框架,窗戶都是黑洞洞的窟窿。死一般的寂靜。
導航冰冷的電子音響起:“您已到達目的地附近,目的地在您左側。”
我扭頭看向左側。那是一棟尤其破敗的樓,樓門口歪歪扭扭地掛著一個快掉下來的木牌,上麵用紅漆寫著——海埂路13號。字跡斑駁。
冷汗瞬間浸濕了我的後背。這地方太不對勁了。但訂單顯示已經到達,我不得不下車。
我拎著外賣,深吸一口氣,走向那棟樓。樓道裡漆黑一片,手電筒的光柱隻能照亮腳下的一小片地方。地上滿是碎石和垃圾。
根據訂單上模糊的樓號單元信息,我找到了應該是“單元門”的地方——一個沒有門的洞口。裡麵是向上的樓梯。
顧客地址寫的是:海埂路13號,3單元,頂層。
我打開手機照明,一步步往上走。樓梯是水泥的,沒有扶手。我的腳步聲在空曠的樓梯井裡發出巨大的回音。
走到三樓轉角時,我隱約聽到樓上傳來細微的、像是用指甲刮擦牆壁的聲音。嘶啦……嘶啦……
我立刻停下,屏住呼吸。規則一:不要回頭。聲音持續了幾秒,消失了。
是老鼠嗎?我安慰自己,繼續往上。越往上,光線越暗。
終於到了頂層。這一層隻有一戶。那是一扇鏽跡斑斑、虛掩著的鐵皮門,門上沒有門牌,隻有一個用紅色粉筆畫的、歪歪扭扭的圓圈。
就是這裡了。
我站在門前,心臟狂跳。時間剛好是零點整。
我抬起手,猶豫著是敲門還是直接推開。就在這時,門吱呀一聲,自己打開了一條縫。裡麵漆黑如墨。
一股寒意從門縫裡湧出。
“您……您的外賣到了。”我儘量讓聲音保持平穩,想起規則三:不要直視顧客的眼睛。
沒有回應。門縫又開大了一點,剛好能容一個人側身通過。
裡麵太黑了,我下意識地想用手機往裡照一下,但立刻忍住了。
我深吸一口氣,推開門,走了進去。
裡麵似乎是一個空蕩蕩的毛坯房。房間深處,似乎站著一個模糊的人影,非常高大。
“您的外賣。”我又說了一遍,低下頭,盯著自己的腳尖,慢慢往前走,準備把外賣放在地上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