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成分……”林同誌沉吟著開口。
周主任顯然明白他的顧慮,歎了口氣:“是啊,這是個問題。不過,老林,咱們搞技術工作的,有時候也不能完全唯成分論吧?尤其是像廖奎這樣,身世清白指家庭曆史無複雜社會關係),表現一直很積極。他的才能,確實是難得一見的。”
林同誌不置可否,目光轉向茶幾上的那個醫用冷藏盒。“血樣都采集好了?”
“按照你們的要求,體檢備用血樣的名義,重點采集了綜合成績前十分之一,以及……個彆有特殊表現學員的樣本。”周主任回答道,意有所指地看了廖奎的檔案一眼,“包括孫建國、周小河,還有這個廖奎,都在裡麵。檢驗那邊已經做了基礎血型和常規篩查,更詳細的分析,需要你們指定的單位進行。”
林同誌點了點頭。這些血液樣本,明麵上是體檢備用,實則會被送往保密單位進行更深層次的篩查分析,包括遺傳疾病風險評估、潛在天賦特質標記儘管這時的技術還很初步),以及……某些應激反應和體能潛力的間接評估。這是選拔流程中不為人知的一環。
辦公室內陷入了短暫的安靜,隻有窗外隱約傳來的蟬鳴和牆上老式掛鐘規律的滴答聲。
林同誌將手中的煙卷終於湊到嘴邊,劃燃火柴點上,深吸了一口,淡藍色的煙霧緩緩吐出,模糊了他深邃的眼神。
“才能確實難得。”他最終開口,聲音在煙霧中顯得有些縹緲,卻又帶著不容置疑的分量,“尤其是在特定領域展現出的這種……近乎天賦的直覺和掌控力。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會照本宣科的獸醫,更需要能在複雜環境下,依靠有限條件和自身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尖兵。”
周主任聞言,精神一振。他知道林同誌背後的單位能量很大,選拔標準也極為特殊和嚴格。能得到他這樣的評價,說明廖奎確實入了他的眼。
“那……廖奎這小子,有機會?”周主任試探著問。
林同誌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道:“他的政治學習情況如何?日常言行有沒有什麼問題?和同學關係處得怎麼樣?”
周主任仔細回想了一下培訓班輔導員和班乾部的彙報,說道:“政治學習態度是端正的,每次學習都參加,筆記也記,雖然理論水平不行,但態度沒問題。日常言行……有點獨來獨往,除了和那個同樣來自地區的馬向東走得近些,跟其他學員交流不多,但也從沒惹過什麼事。哦,對了,”周主任想起一事,“好像跟技術員陳思遠有點小摩擦,具體原因不明,但沒鬨大。”
林同誌靜靜地聽著,將這些碎片信息記在心裡。獨來獨往,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意味著獨立性強,不易受乾擾;但也可能意味著不合群,協作意識有待觀察。與小摩擦,隻要不涉及原則問題,在年輕人中也屬常見。
“成分問題,始終是個坎。”林同誌彈了彈煙灰,“按照常規流程,他連初選名單都進不去。”
周主任臉上露出一絲惋惜。
“不過……”林同誌話鋒一轉,“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特殊人才,可以特殊對待。我們不能因為出身,就輕易埋沒一個可能在某些關鍵領域發揮不可替代作用的人才。”
他看向周主任,眼神變得銳利起來:“他的檔案和血樣,我會帶走。關於廖奎,我的意見是——才能難得,可破格考察。”
“破格考察?”周主任重複了一遍,等待下文。
“嗯。”林同誌掐滅了煙頭,“暫時不納入正式選拔名單,但列入重點關注和觀察對象。你這邊,繼續留意他的後續表現。必要時,我會派人進行更深入的背景了解和能力評估。如果後續考察中,能證明其政治可靠,思想過硬,並且其特殊才能確實如評估般突出,那麼,未必不能為他爭取一個特批的機會。”
這已經是在現有框架下,能為廖奎這種“瑕疵”人才爭取到的最大的可能性了。不是直接錄用,而是打開了一扇需要他自己用後續表現去努力推開的大門。
周主任明白了,鄭重地點了點頭:“我明白了,老林。你放心,我會關注他的。”
林同誌站起身,將三份檔案整理好,連同那個裝著血液樣本的冷藏盒一起,小心地放入隨身攜帶的公文包裡。
“今天我們的談話,以及血液樣本的真實用途,務必保密。”林同誌叮囑道。
“這個自然。”周主任肅然應承。
林同誌伸出手與周主任握了握:“辛苦了,周主任。希望這些年輕人裡,真能出幾個堪當大任的棟梁之材。”
說完,他拎起公文包,步履穩健地離開了辦公室。
周主任送到門口,看著林同誌挺拔的背影消失在走廊儘頭,心中感慨萬千。他回到辦公桌前,目光落在剛才放廖奎檔案的地方,喃喃自語:
“廖奎啊廖奎,你小子可真是走了大運,也被架在火上了……‘破格考察’,這條路,可不好走啊。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他清楚,林同誌口中的“考察”,絕不會輕鬆。而廖奎那並不算出彩的家庭成分,將始終如同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他的頭頂。機遇與風險,已然同時降臨在這個來自紅星公社的年輕屠戶身上。
喜歡逆流60年代請大家收藏:()逆流60年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