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靜了沒幾日的第七農場,仿佛是為了印證廖奎和謝薇心中那份隱隱的不安,一股熟悉的、令人窒息的寒流再次席卷而來。
下午上工沒多久,場部的大喇叭突然響起,不再是生產通知或革命歌曲,而是那個久違的、帶著刻板腔調的聲音——思想改造隊的負責人。通知所有學習班成員,包括那八十九名重點對象以及其他被納入“幫助”範圍的職工,立即放下手頭工作,前往大禮堂集合,進行一場“思想回頭看”討論會。
“回頭看”三個字,像三根冰冷的針,刺入每個人的神經。
大禮堂裡,氣氛凝重。改造隊的幾名成員端坐在主席台上,麵色嚴肅,目光如同探照燈般掃視著台下陸續進場、神情各異的職工。廖奎和謝薇找了個靠後排、不太起眼的位置坐下,能清晰地感受到周圍彌漫開的那種熟悉的緊張與壓抑。
於衛東也來了,他走路依舊彆扭,但臉上卻帶著一絲掩飾不住的興奮和期待,不時與坐在不遠處的周子強交換著眼神。周子強推了推眼鏡,表情看似平靜,眼神深處卻閃爍著一絲算計的光芒。
改造隊負責人清了清嗓子,開始了他的講話,語氣緩慢卻帶著沉重的壓力:
“同誌們,近段時間,大家回歸生產崗位,表現各有不同。但是,思想改造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過程,絕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開幾次會、表幾次態就能完成的!有些人,表麵上服從管理,積極勞動,但內心深處,是不是真的和舊思想、舊觀念劃清了界限?是不是還存在‘說一套,做一套’的兩麵派行為?今天這個‘回頭看’,就是要大家對照檢查,深刻反思,尤其是要揪出這種隱藏的、虛偽的作風!”
“說一套,做一套”!
這頂帽子扣下來,不可謂不重。台下不少人臉色都變了,下意識地低下頭,不敢與台上審視的目光對視。
“現在,就從這邊開始,每個人依次發言,談談最近的思想動態,勞動表現,重點是有沒有做到‘表裡如一’!要觸及靈魂,深刻剖析!”負責人手指一點,開始了點名。
被點到的人,戰戰兢兢地站起來,絞儘腦汁地搜刮著詞句,重複著那些正確卻空洞的套話,努力證明自己的“改造”成效,生怕被抓住任何把柄。
氣氛越來越壓抑。
廖奎和謝薇坐在後排,麵色平靜,心中卻警鈴大作。這分明是一次突然襲擊,一次針對性的“回馬槍”!目的就是要打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在看似鬆懈的日常中,尋找可能存在的裂痕和破綻。於衛東和周子強那隱晦的流言,與此刻“說一套做一套”的批判重點,隱隱形成了一種呼應,讓他們不得不更加警惕。
很快就輪到了他們這一片區域。
周申被點到了名字。他猛地一顫,如同受驚的兔子般站了起來,臉色煞白,嘴唇哆嗦著,準備好的說辭忘得一乾二淨,語無倫次,冷汗順著額角往下淌,那驚惶失措的樣子,引得台上改造隊員皺起了眉頭。
接著,點到了秦大山。他沉默地站起來,渾濁的眼睛看著地麵,乾巴巴地說了幾句“遵守紀律,好好勞動,感謝組織教育”便不再多言,任憑台上如何引導,他隻是沉默以對,用他那堵無形的牆,隔絕著外界的風雨。
然後,點到了廖奎。
全場的目光,或明或暗,瞬間聚焦過來。於衛東和周子強的眼神更是如同淬了毒,緊緊鎖定在他身上。
廖奎緩緩站起身,身姿挺拔,目光平靜地迎向主席台。他沒有立刻開口,而是略微停頓,仿佛在組織語言,這份沉穩與前麵幾人的慌亂形成了鮮明對比。
他開口了,聲音不高,卻清晰沉穩。他沒有慷慨激昂地表態,也沒有過度地自我批判,而是緊緊圍繞著自己的本職工作——畜牧防疫。他簡要彙報了近期在豬號馬號的工作,提到了夏季防疫方案的製定和落實情況,用具體的數據和觀察來說明問題,最後才落到思想上,表示通過勞動和實踐,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技術服務於生產、生產服務於國家建設的道理,要努力改造思想,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他的發言,務實,具體,有內容,巧妙地避開了那些空泛的政治口號,將“思想改造”落實到了“做好本職工作”這個無可指摘的層麵上。
改造隊的負責人聽著,臉上看不出喜怒,隻是用手指輕輕敲著桌麵。
於衛東急了,忍不住陰陽怪氣地插了一句:“廖技術員這思想覺悟就是高啊,時刻不忘本職工作,就是不知道這‘本職工作’之外,有沒有什麼彆的‘活動’,也需要向組織彙報一下?”
這話指向性極強,幾乎是在明示廖奎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來。
廖奎卻麵色不變,目光轉向於衛東,語氣平淡卻帶著一絲恰到好處的困惑:“於衛東同誌,我不太明白你的意思。我的工作就是負責畜牧防疫,除此之外,就是正常的生活起居。如果你指的是我每天按時上下工,偶爾因為工作需要去倉庫領取物資,或者像所有職工一樣在家屬區生活,這些難道也需要特彆彙報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四兩撥千斤,將對方的惡意暗示化解於無形,反而顯得於衛東是在無理取鬨。
台上改造隊的負責人皺了皺眉,顯然對於衛東這種不按流程、帶有明顯個人情緒的插話不太滿意,他敲了敲桌子:“注意發言紀律!就事論事,不要進行人身攻擊和毫無根據的猜測!”
於衛東被噎得滿臉通紅,悻悻地閉上了嘴,但眼中的怨毒更盛。
廖奎平靜地坐了下來。謝薇在桌下輕輕握了握他的手,掌心一片冰涼。
這一關,暫時算是過去了。但“回頭看”的陰影已經籠罩下來,學習班的“回馬槍”明確地告訴他們,高壓從未遠離,任何的鬆懈,都可能被無限放大,成為致命的破綻。他們必須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應對這隨時可能再次收緊的絞索。
大禮堂裡,空氣仿佛凝固了。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剛剛站起身的廖奎身上。於衛東和周子強的眼神如同淬了毒的芒刺,台上改造隊成員的目光則帶著審視與衡量,而更多普通的學員眼中,則混雜著緊張、同情與一絲不易察覺的期待。
廖奎站定,身姿如青鬆般挺拔,卻並無咄咄逼人之勢。他目光平靜地掃過主席台,聲音沉穩地開口,沒有慷慨激昂,也沒有畏縮怯懦,如同在敘述一件再平常不過的工作:
“各位領導,同誌們。近期回到生產崗位,通過具體的勞動實踐,我對思想改造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我認識到,思想改造不能空對空,必須紮根於實際,落實在行動上。對我而言,改造思想,就是要用手中掌握的技術,全心全意為畜牧生產服務,保障場裡的集體財產不受損失,這就是我對‘為人民服務’最直接的理解。”
他開門見山,將宏大的“思想改造”主題,牢牢錨定在“技術”與“生產”這個堅實的基礎上。
“就拿前段時間製定夏季防疫方案來說,”廖奎話鋒一轉,切入具體案例,“當時麵臨天氣驟熱、蚊蟲滋生、牲畜容易爆發疫情的風險。我查閱資料,結合我們農場畜牧科的實際情況,重點考慮了中草藥熏蒸和飼料配比調整。比如,在飼料裡適當增加車前草、馬齒莧這類清熱解毒的野生植物,既能節省精料成本,又能有效預防牲畜因內熱引發的腸道疾病。這個過程,讓我深刻體會到,所謂的技術,不是孤芳自賞,更不能脫離實際,它必須著眼於解決現實問題,服務於生產大局。這本身就是一種思想的磨練,是摒棄個人主義、樹立集體觀念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