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奎上前一步,從信封中取出那把冰冷的、泛著金屬光澤的鑰匙。
蕭亞軒也重新挺直了脊背,深吸一口氣,將眼底最後一絲迷茫壓下,恢複了那種名媛應有的、略帶距離感的平靜表情。
鑰匙插入鎖孔,發出輕微的“哢噠”聲。
門,開了。
冰冷的黃銅鑰匙嵌入厚重的實木門鎖,發出一聲沉悶而順滑的“哢噠”聲。廖奎手腕微旋,一股阻力傳來,隨即消解。他輕輕一推,沉重的門扉向內無聲地滑開,將門後的世界,毫無保留地展現在兩人眼前。
一瞬間,仿佛連空氣都凝滯了。
首先湧入鼻腔的,是一股淡淡的、因長時間空置而產生的塵埃氣味,並不難聞,反而像是一段被封存時光的證據。緊接著,視野豁然開朗。
這是一個極其寬敞的客廳,挑高至少超過四米,巨大的落地玻璃窗占據了整整一麵牆,此刻,維多利亞港壯麗的景色如同一幅活的畫卷,毫無遮擋地鋪陳在眼前——碧藍的海水、穿梭的舟船、對岸九龍鱗次櫛比的樓宇,以及更遠處黛青色的山巒。冬日上午的陽光透過潔淨的玻璃,肆意地潑灑進來,在光潔如鏡的淺色大理石地板上投下大片大片的、溫暖明亮的光斑。
客廳的布置極儘奢華與現代。一組線條流暢的乳白色歐式真皮沙發環繞著巨大的玻璃茶幾,沙發旁立著一盞造型優雅的落地燈。天花板上,多層水晶吊燈即便未開啟,也在日光下折射出細碎璀璨的光芒。牆角擺放著一台款式經典的留聲機,旁邊是整整齊齊碼放的黑膠唱片櫃。靠牆的一排矮櫃上,除了一個精致的象牙雕刻擺件,還有一台在這個時代堪稱頂級的日本產晶體管收音機。
一切家具、擺設都井然有序,纖塵不染除了那層極薄的、意味著空置的浮塵),沙發上的抱枕蓬鬆,茶幾上的水晶煙灰缸晶瑩剔透。這裡不像一個久無人居的空屋,更像是一個主人剛剛短暫離開,隨時會回來的家。係統安排的“定期打理”顯然並非虛言,維持了這處居所“隨時可入住”的狀態,也完美契合了“蕭亞軒小姐剛剛返港”的背景設定。
這真實無比的奢華景象,比係統空間裡那些模擬出的、帶著靈韻之氣的仙境景致,更具衝擊力。空間的景象再美,終究帶著一絲虛幻,而眼前的一切,是觸手可及的、沉甸甸的物質現實,是香港這個資本社會金字塔頂端生活的直觀體現。
蕭亞軒蕭雅姿)站在客廳中央,仿佛被釘在了原地。她的目光有些恍惚地掃過這陌生而耀眼的一切——那反射著陽光的水晶吊燈,那光滑得能倒映出她模糊身影的大理石地麵,那窗外價值億萬的無敵海景……這一切,與她記憶中北大荒低矮漏風的土坯房、與係統空間裡溫馨質樸的“幸福小屋”,形成了撕裂般的對比。她下意識地伸出手,指尖輕輕拂過身旁那架鋼琴漆麵的小型吧台桌麵,冰涼、光滑、堅硬的觸感傳來,陌生得讓她心頭發顫。這就是她未來需要扮演“蕭亞軒”的舞台嗎?如此真實,又如此虛幻。
與她的怔忡相比,廖奎的反應則如同繃緊的弓弦。在門完全打開的下一秒,他眼中短暫的震撼便迅速被銳利的警惕所取代。他側身讓蕭亞軒完全進入後,立刻反手將厚重的實木大門關上,並毫不猶豫地“哢噠”一聲反鎖。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
“你先彆動。”他低聲對還在適應環境的蕭亞軒說了一句,聲音不大,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
隨即,他像一頭回到熟悉領地的獵豹,開始係統地、沉默地檢查整個公寓。
他的動作迅捷而專業,目光如炬。首先檢查的是入口玄關,鞋櫃、裝飾花瓶背後,確認沒有可疑物品或機關。然後步入客廳,他仔細查看了沙發底部、窗簾背後、大型盆栽的泥土表層,甚至快速檢查了留聲機和收音機的內部,確認沒有多餘的線路或隱藏的麥克風。他推開一扇扇門——寬敞的、配備著現代化燃氣灶具和大型雙門冰箱美國通用電氣品牌)的西式廚房;帶有浴缸和獨立淋浴間、鋪著意大利瓷磚的豪華主衛;以及幾間布置典雅、配備了柔軟大床和衣櫃的臥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每一處,他都檢查得一絲不苟。手指拂過窗框邊緣,感受是否有異常的灰塵分布或鬆動;視線掃過天花板角落,尋找可能存在的針孔攝像頭儘管這個時代技術有限,但他不敢大意);耳朵捕捉著空氣中任何不尋常的電流聲或雜音。
這公寓的現代化程度讓他暗自心驚。除了冰箱,客廳牆壁上還掛著窗式空調機,臥室裡也有類似的設備。廚房裡甚至有在這個年代相當罕見的洗碗機。這一切都無聲地訴說著香港六十年代末經濟起飛的成果,以及富裕階層所享受的、遠超內地想象的生活水準。屋內的裝飾風格也體現了香港的特色:主體是簡潔現代的西式風格,但又在細節處點綴著中式元素,比如書房裡的一張明式黃花梨木書案,以及博古架上擺放的幾件青花瓷瓶,中西合璧,卻不顯突兀,恰到好處地體現了這座城市的文化混雜性。
廖奎的檢查快速而徹底。大約二十分鐘後,他回到了客廳,對一直靜靜站在原地的蕭亞軒微微頷首。
“初步安全。”他言簡意賅,“沒有發現明顯的監聽或監視設備。水電煤氣通暢。”
聽到這句話,蕭亞軒一直微微緊繃的肩膀,幾不可察地鬆弛了下來。她這才真正開始邁動腳步,像個幽靈一樣,在這間過於寬敞、過於安靜的豪宅裡緩緩踱步。
她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著腳下繁華的港島與寧靜的海港。一種極不真實的感覺包裹著她。幾個小時前,她還在係統空間裡,為改變發型和學習英語而緊張;幾天前,她還在北大荒的嚴寒中苦苦掙紮;而此刻,她卻站在了香港半山區頂級豪宅的客廳裡,身份、容貌、乃至命運,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鑰匙已經插入鎖孔,門已經打開。
屬於“蕭亞軒”的人生,正式開始了。而這條路的儘頭,是希望,還是更深沉的漩渦,她無從知曉。她隻能握緊手中那個裝著鑰匙和門禁卡的信封,如同握住一根脆弱的救命稻草,在這片金色的浮華之海中,艱難地尋找著方向。
廖奎則走到客廳一角,目光落在了那台電話機上。他知道,安靜的適應期不會太長。這個身份一旦激活,必然會有各種“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聯係找上門來。他們必須儘快製定出下一步的應對策略。
這間奢華的公寓,既是安全的避風港,也可能是一個更加精致的牢籠。
喜歡逆流60年代請大家收藏:()逆流60年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