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北大荒的春雨與精密籌劃_逆流60年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逆流60年代 > 第369章 北大荒的春雨與精密籌劃

第369章 北大荒的春雨與精密籌劃(1 / 1)

北大荒的春天,終於在一聲沉悶的驚雷和隨之而來的一場酣暢淋漓的春雨中,徹底站穩了腳跟。雨水不再是冬日裡冰冷的雪沫,而是帶著生命氣息的甘霖,嘩啦啦地傾瀉在黑土地上,浸潤著乾涸裂開的土壤,衝刷著去年殘留的枯草根莖。

雨後初晴,陽光穿透尚未散儘的雲層,灑在濕漉漉的田野上。被精心播種下去的春小麥,仿佛一夜之間就掙脫了泥土的束縛,探出了嫩綠的、充滿希望的尖芽,給這片廣袤而肅殺的土地,塗抹上了一層生機勃勃的底色。

農工們穿著濕透的膠鞋,深一腳淺一腳地在田埂間忙碌,疏通溝渠,查看苗情。空氣中彌漫著泥土的腥甜和植物嫩芽的清新氣息。這久違的、屬於農耕的正常節奏和蓬勃生機,暫時驅散了籠罩在人們心頭的陰霾,仿佛那邊境的緊張、巡邏的士兵、夜半的轟鳴,都隻是一場即將過去的噩夢。就連勞改點“西頭”那些被看押著出來勞作的身影,在春雨的滋潤和綠意的感染下,麻木的臉上似乎也鬆動了一絲。

然而,這短暫的寧靜,如同肥皂泡般脆弱。

場部那間牆壁上還掛著“農業學大寨”標語的會議室裡,氣氛與窗外生機盎然的田野格格不入。煙霧繚繞,楊場長坐在主位,臉色凝重得能滴出水來。各生產隊隊長、科室負責人,包括廖奎所在的畜牧科科長張振山,以及雷連長等軍方代表,悉數在座。

“上級緊急通知!”楊場長聲音低沉,卻帶著不容置疑的份量,打破了會議室的沉寂,“根據當前複雜的對敵鬥爭形勢和‘備戰備荒為人民’的最高指示,場部決定,即日起,所有基層生產單位,必須在不影響春耕生產的前提下,利用工餘時間,組織基於民兵,進行實戰化軍事訓練!內容包括但不限於隊列、投彈、刺殺、土工作業以及基本的防空防炮知識!”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在場每一個人震驚或沉默的臉,繼續道:“同時,各科室、各生產隊,必須立刻著手清查、統計並儲備至少足夠全場消耗三個月的糧食、藥品、燃料等一切必要戰備物資!倉庫要重新盤點,建立戰時台賬,責任到人!”

“全民皆兵”,這並非一句空洞的口號。在此時危機四伏的邊境地區,它被賦予了極其嚴峻和現實的意義。

楊場長話音剛落,坐在他身旁的雷連長便接口,他的聲音更冷,帶著軍人特有的乾脆利落:“補充一點。各生產隊,必須在三天內,詳細上報所有會使用槍械、或有過戰場經驗包括退伍軍人、參加過民兵比武或相關訓練)的人員名單!年齡、健康狀況、擅長武器,都要寫清楚。我們需要儘快組建一支有戰鬥力的民兵骨乾隊伍!”

會議室裡一片死寂,隻剩下煙霧無聲繚繞和人們壓抑的呼吸聲。春雨帶來的那點輕鬆感,瞬間被這突如其來的、直指戰爭準備的命令擊得粉碎。儲備三個月物資?實戰化訓練?上報戰鬥人員名單?這一切都清晰地指向一個事實——局勢,已經嚴峻到了極點,上麵已經在做最壞的打算了。

廖奎坐在張振山身後靠牆的位置,低著頭,仿佛在認真記錄會議內容,心中卻已翻江倒海。這既是壓力,也隱約帶來了一絲混亂中的可能性。民兵訓練、物資調動、人員統計……這些動作本身,就會帶來秩序的重組和注意力的分散。

春雨滋潤了麥苗,也澆醒了所有人沉睡的幻想。暗雷,早已在看不見的地方,滾滾而來。

係統空間,【桃源仙境】。

與外界的緊張喧囂截然不同,這裡永恒地保持著寧靜與祥和。靈韻山丘默然矗立,溪流潺潺,仿佛世間一切紛爭都與它無關。

然而,在三層閣樓的書房裡,氣氛卻與外界的壓抑隱隱呼應。寬大的書桌上,攤開著一張廖奎憑借記憶和日常觀察,親手繪製的第七農場及周邊區域的詳細地圖。地圖上用不同顏色的細筆標注了道路、房屋、樹林、河流、哨卡位置,以及“西頭”勞改點的精確輪廓和已知的監視崗哨。

廖奎獨自一人站在桌前,眼神銳利如鷹。他沒有像往常一樣進入虛擬訓練場錘煉格鬥技巧,而是進行著更為燒腦的沙盤推演。

他的指尖在地圖上緩緩移動,勾勒出一條條看似不可能、卻經過他反複計算的備用路線。有利用茂密灌木叢潛行的路徑,有借助雨後泥濘窪地掩蓋足跡的路線,有在夜間利用建築物陰影和探照燈盲區移動的方案……他考慮了各種可能出現的天氣:晴朗的月夜、無星的暗夜、風雨交加的惡劣天氣;也考慮了各種敵方乾擾因素:巡邏隊的時間規律、軍犬的巡邏範圍、可能臨時增設的崗哨。

他深知,在宏大的戰爭機器麵前,個人的力量渺小如螻蟻。但他絕不能坐以待斃,必須竭儘全力,在這即將到來的風暴中,為家人搏取一線生機。這種籌劃,是渺小個體在時代洪流麵前,竭力自救的體現。

推演完畢,他拿起一張空白的紙條,開始製定極其簡短的信號係統。如何利用空間傳遞最關鍵的指令?比如,一張隻寫著“風”字的紙條,可能代表按計劃行動;“雨”字代表延遲;“雷”字代表危險,取消行動。或者,通過在空間書房固定位置,擺放某樣特定物品比如一本倒扣的書,一個放在窗台的杯子)來傳遞信息。這些方式隱蔽、快速,難以被外界截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同時,他也設定了數個一旦行動開始後失散的彙合坐標點。這些坐標點分散在農場外圍不同方向,有荒廢的舊磚窯,有特定形狀的獨立大樹下,有某段河灣的隱蔽處。每個坐標點都確保隻有他們三人知曉。

最後,他走到書房的角落。這裡放置著一個他早已準備好的、半人高的軍用風格帆布背包——應急包。他再次打開檢查:裡麵分門彆類地裝著高壓縮餅乾、巧克力等高熱量的食物;齊全的戰場急救品和常用藥品;磨得鋒利的匕首、特種鋼絲、以及他從係統獎勵和特殊渠道弄來的少量武器部件;還有一套普通的、毫不起眼的深色便服和鞋子,用於更換身份偽裝。

這個應急包,確保他在接到信號的瞬間,就能攜帶必要的物資,立刻投入行動。

做完這一切,廖奎緩緩吐出一口濁氣,目光再次落在那張畫滿了標記的地圖上。計劃再周密,也隻是計劃。真正的考驗,在於臨機的決斷、應變的能力,以及那虛無縹緲的運氣。

他不知道自己精心準備的這一切,最終能否派上用場,又能否在時代的驚濤駭浪中,護住那一葉小小的孤舟。但他知道,他必須準備到最後一刻。為了謝薇,為了可能救出的謝廣安,也為了那個在香港,與他們命運緊密相連的蕭亞軒。

係統空間,蜿蜒溪流旁,靈植花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散發著寧靜的氣息。廖奎、謝薇和蕭亞軒三人,罕見地同時聚在這裡,圍坐在溪邊一塊光滑的、被係統模擬出的溫潤玉石旁。

經曆了香港的危機、係統的強製、情感的迷惘以及外部日益緊迫的壓力,三人之間的關係,表麵上反而呈現出一種奇異的、比過去更加“自然”的狀態。那種刻意的回避和尖銳的尷尬,被一種更深沉、更複雜的默契所取代,仿佛所有的掙紮與不堪,都在生存的共同目標下,被強行消化、吸收,成為了維係這個扭曲共同體的一部分。

蕭亞軒安靜地坐著,身上是一件素雅的旗袍,年輕姣好的麵容在空間柔和的光線下,帶著一種沉靜的美麗。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蕭亞軒,不再是過去那個在黑水河畔掙紮、與謝廣安相濡以沫的蕭雅姿了。這具年輕的身體,這段在香港的經曆,那些與廖奎之間無法言說的秘密,都像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橫亙在她與過去之間。與謝廣安破鏡重圓,像普通夫妻一樣生活,已然成為一種不切實際的奢望。但……多年相濡以沫的夫妻感情,那些共同經曆的歲月,是真真切切,刻在靈魂深處的。

廖奎將他在書房裡精心籌劃的應急預案,向謝薇和蕭亞軒詳細展示。他攤開手繪地圖,講解備用路線,說明信號係統,展示應急包……他的聲音冷靜而清晰,每一個細節都透露出在絕境中求生的縝密與決絕。

然而,當話題不可避免地深入到最關鍵的一環——如何將謝廣安從“西頭”帶出來時,原本還算平和的氣氛瞬間凝固了。

廖奎指著地圖上標注的勞改點,沉聲道:“……如果機會出現,我會第一時間潛入,找到爸,然後利用空間……”

“不!”謝薇突然打斷了他,聲音不大,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堅定。她伸出手,緊緊握住了身旁母親蕭亞軒冰涼的手指,仿佛要從那裡汲取力量,也仿佛是在給予母親支持。她抬起頭,目光清澈而執拗地看向廖奎,一字一句地說:“我們不能……不能像綁架一樣把爸強行帶走。”

她的話語像一塊石頭投入平靜的溪流,激起層層漣漪。

“他是軍人,”謝薇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更多的是理解與心痛,“他有他的信仰,他的原則,他的……氣節。如果他堅持要留下,要和他的信念共存亡,那是他的選擇。”她想起了父親拒絕廖奎時那決絕的眼神,那句“我是軍人,不能背叛”。

蕭亞軒被女兒握著的手,微微回握了一下。她默默地點了點頭,眼神複雜地望向虛空,仿佛能看到丈夫那固執而挺直的身影。她沒有說話,但她的沉默,本身就是一種認同。她比任何人都更理解謝廣安那份深入骨髓的軍人榮譽感和對信仰的忠誠,那是一種近乎執拗的、可以為之付出一切的原則。強迫他背離這些,即使是為了活命,對他來說,可能比死亡更痛苦。

廖奎看著態度堅決的妻子和沉默卻顯然支持妻子的嶽母,他沉默了片刻。他理解她們的堅持,也明白這其中的風險——如果機會來臨,卻因為尊重謝廣安的個人選擇而錯失,可能導致全盤皆輸,甚至賠上他們自己。

最終,他深吸一口氣,目光掃過謝薇和蕭亞軒,沉重地點了點頭:“我明白。”

他的聲音低沉,卻帶著一種經過深思熟慮後的清晰:“我們的計劃,核心不是‘綁架’,而是‘創造機會’和‘提供選擇’。”他指向地圖,“我們會儘一切努力,在混亂中,為他打開一扇門,鋪好一條路,告訴他,有另外一種活法的可能。我們會把選擇的權力,交還到他本人手上。”

他頓了頓,語氣帶著一種近乎殘酷的冷靜,也帶著對親人最深的理解與尊重:

“如果……天時到了,路也鋪好了,他看過之後,依然選擇留下,堅守他的陣地和信仰……那麼,我們尊重他的選擇。”

在集體主義高於一切、個人意誌常常被宏大敘事淹沒的時代,尤其是在對待謝廣安這樣正在被“改造”的對象時,尊重其個人選擇,需要巨大的勇氣,也蘊含著深切的無奈與悲哀。但這,或許是他們在扭曲的命運和冰冷的現實麵前,所能保留的、最後一點關於“家人”的、不帶強迫的溫情與共識。

溪流潺潺,帶著空間的靈韻之水奔向未知的遠方。三人坐在溪邊,陷入了長久的沉默。共識已經達成,前路卻更加沉重。他們不知道那扇“機會之門”何時會打開,更不知道,當門打開時,門內的人,是否會願意踏出來。他們所能做的,隻是準備好一切,然後,等待,並尊重。

喜歡逆流60年代請大家收藏:()逆流60年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夜空中凡星點點 消失的我 末世?亂世?那個殺神是女的?! 末世重生開局說服軍區搞超聲炮 我的移動堡壘拒絕伊甸 末日燼土回響 王者男團成員是我的大學老師 地靈底語之血脈宿命 血色白銀 檸琛情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