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天,培訓進入最後也是最關鍵的階段——綜合實戰演習。地點設在師部外圍一片專門開辟的、地形複雜的野外綜合戰術訓練場。這裡沒有醫院裡相對規整的環境,隻有最貼近真實戰場的粗糲與混亂。
天空陰沉,鉛灰色的雲層低垂,仿佛也感受到了此地即將彌漫的硝煙。訓練場上,早已提前布置好了各種障礙和模擬設施:縱橫交錯的壕溝、鏽跡斑斑帶著倒刺的鐵絲網、深淺不一的彈坑,以及幾輛被廢棄、布滿“傷痕”的軍用卡車殘骸。
演習的背景設定為一個步兵班在推進過程中,突然遭遇敵方猛烈炮火覆蓋,傷亡慘重,隨隊衛生員需要在極其危險和混亂的環境中,迅速搶救傷員並組織後送。
廖奎、趙鐵柱、孫誌國和王海四人,作為戰地救護小組,被投入了這片模擬的煉獄。
“演習開始!”
隨著總教官一聲令下,訓練場邊緣的炸藥包被遙控引爆!
“轟!轟隆——!”
震耳欲聾的爆炸聲接連響起,泥土和硝煙混合的氣味瞬間彌漫開來,黑色的煙柱衝天而起。預先設置的炸點tnt減裝藥,但威力依舊驚人)在訓練場不同位置製造出恐怖的爆炸效果,大地都在微微震顫。與此同時,數顆煙幕彈被投擲到場地中央,濃密的白色煙霧迅速擴散,嚴重阻礙了視線。
高音喇叭裡傳來密集的“槍聲”錄音和部分空包彈混合)和更加逼真的、夾雜著俄語口令的“敵方”火力壓製聲。
“跟我來!保持低姿!”廖奎低吼一聲,聲音在爆炸的間隙中依然清晰。他沒有絲毫猶豫,如同條件反射般,身體率先竄出,撲向最近的一個彈坑。趙鐵柱緊隨其後,動作同樣迅猛。孫誌國和王海雖然緊張,但也咬著牙跟上。
爆炸的衝擊波尚未完全散去,新的炸點又在不遠處爆開,泥土碎石劈頭蓋臉地砸落。廖奎匍匐在彈坑邊緣,目光銳利如鷹隼,快速掃視著煙霧彌漫的前方。他不需要係統技能,特種兵的本能和經驗在此刻完全複蘇,結合【危機預警】帶來的那種對危險方向的模糊感知,讓他能迅速判斷出“敵火”最密集的區域和相對安全的運動路徑。
“左側迂回!利用卡車殘骸做掩護!趙鐵柱,火力吸引正麵!孫誌國、王海,跟我來,注意腳下鐵絲網!”他的指令短促而明確,在爆炸和槍聲的間隙中發出,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權威。在這種極端環境下,他自然而然地承擔起了臨時戰術指揮的角色。
趙鐵柱沒有質疑,立刻利用地形對“敵方”火力點進行象征性的還擊空包彈),吸引注意力。廖奎則帶著孫誌國和王海,利用煙霧和彈坑的掩護,時而低姿匍匐,時而快速衝刺,靈巧地避開模擬的雷區和鐵絲網,向著最近的一名倒在血泊模擬)中的“傷員”靠近。
這名“傷員”模擬的是腹部中彈,腸管外露,情況危急。孫誌國和王海看到那逼真的傷口和汩汩流出的“鮮血”特殊染料),臉色都有些發白,動作不免遲疑。
“敷料!三角巾!快!”廖奎跪在傷員身邊,聲音冷靜,手上動作飛快地進行檢傷和初步包紮,同時指揮著兩個有些慌亂的隊友。他的穩定感染了其他人,孫誌國和王海強行鎮定下來,配合著他的指令。
就在廖奎準備將傷員轉移到擔架上時,一股極其細微、卻尖銳如針的警兆,毫無征兆地從他【危機預警】的感知中傳來——來自側翼約一百五十米外的一個小土包!
“狙擊手!”這個念頭如同閃電劃過腦海。
幾乎是在警兆傳來的同一瞬間,他甚至沒有時間去抬頭確認,完全是憑借本能和對危險的絕對信任,身體猛地向前一撲,同時雙手用力,粗暴地將那名“腹部中彈”的傷員連同擔架一起,狠狠地拽進了旁邊一個更深的彈坑底部!
“咻——!”
幾乎就在他們身體消失在彈坑邊緣的同一刻,一聲模擬狙擊步槍射擊的特殊哨音,尖銳地劃破空氣,精準地打在了他們剛才所在的位置上,濺起一小撮塵土。
扮演“狙擊手”的教官在遠處放下望遠鏡,微微點了點頭。剛才那一瞬間,那個叫廖奎的學員反應快得驚人,幾乎是預判了他的瞄準。
彈坑底部,孫誌國和王海驚魂未定,大口喘著粗氣,看向廖奎的眼神充滿了後怕和難以置信。剛才那一拽,簡直是從鬼門關裡把他們和傷員硬生生撈了回來!
廖奎沒有時間解釋,隻是低喝一聲:“快!從彈坑另一側轉移!”
整個演習過程,廖奎如同一個高效而精準的戰場幽靈。他不僅完美地履行了戰地救護兵的職責——快速檢傷、有效止血、緊急處理、組織後送,更在關鍵時刻,憑借超凡的危機感知和果斷的臨場指揮,多次讓小組化險為夷,避免了“減員”。
當演習結束的哨聲吹響時,彌漫的硝煙和刺鼻的煙火味尚未完全散去。廖奎小組四人,雖然渾身泥土,汗流浹背,臉上帶著煙熏的痕跡,但他們成功地將所有指定傷員都搶救了出來,並以最低的“陣亡”和“傷重不治”率,完成了任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教官團隊在進行綜合評定時,毫不吝嗇地給予了他們最高的評價。尤其是對廖奎,那份評價中不僅肯定了他精湛的救護技術,更著重強調了他“出色的戰場形勢判斷能力、果斷的臨機決斷能力以及有效的團隊指揮能力”。
經此一役,廖奎在這批培訓學員中的地位,已然無人能夠撼動。他展現出的,早已超越了一個普通戰地救護兵的範疇,更像是一個為戰場而生的多麵手。這份評價,如同一道耀眼的光環,但也可能是一道更緊的枷鎖,將他與軍隊這個龐大的機器,更緊密地捆綁在一起。
第十三天,培訓的最終日,也是決定所有人最終評定的關鍵時刻。當學員們被帶到訓練場邊緣一個巨大、完全密閉的綠色帳篷前時,一種比麵對槍林彈雨更加令人心悸的壓抑感,籠罩在每個人心頭。
帳篷入口處掛著醒目的、令人不安的標誌——代表核輻射的黃黑三葉形符號,以及代表生物和化學武器的特殊標識。這就是本次培訓的最終考核場地:模擬核生化nbc)汙染環境下的救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