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波刺入顱骨的瞬間,陳默的視野裂開一道細縫。
不是幻覺,是十一維拓撲圖譜在神經末梢的投影。那頻率不是隨機編碼,而是被壓縮過的數學結構,像一根纏繞在時間軸上的螺旋線。星軌的運算界麵在他意識深處劇烈抖動,負荷條衝破97的臨界點,邊緣開始泛紅。
“它在讀我。”他低語,右手掌心的刻痕突然發燙,像是被某種同源的能量識彆。
林小滿的項鏈還懸在半空,赤紅色的血脈能量正從符文陣列邊緣緩慢剝離。她沒收回手,反而將指尖再次咬破,血珠順著金屬鏈條滑落,滴在北鬥陣列的核心節點上。嗡的一聲輕震,相位偏移場重新展開,形成一圈環狀波動,將陳默的腦區包裹進去。
屏蔽場生效的刹那,星軌的推演速度提升三倍。
聲波頻譜被拆解成十一層嵌套結構,每一層都對應一個維度的投影軌跡。當最後一層數據展開時,陳默瞳孔一縮——那結構,竟與他高三物理課本第48頁的草圖完全一致。
那是他重生後第一次動用魔法時留下的痕跡。
為了修改月考成績,他在試卷背麵用符文陣列重構了電磁感應公式的推導過程。那一頁紙後來被收走,但他不知道,那段被魔法浸染過的筆跡,早已在某個高維層麵留下了不可逆的印記。
“它不是在攻擊。”陳默聲音壓得很低,“它在複現我的行為。”
林小滿抬頭,血絲從她眼角滲出,“所以這個劍陣……是你的魔法痕跡演化出來的?”
“不止。”陳默抬起左手,鋼筆尖在空中劃出一道十一維投影網格,“它是以我的行為為種子,融合了麥克斯韋方程組、黎曼猜想、超弦理論的混合體。一個跨維度的數學武器。”
網格剛成型,空中突然浮現出七道微弱的光點,呈非對稱分布,每0.3秒發生一次折疊位移。劍陣的輪廓在虛空中若隱若現,由無數細密的能量絲線編織而成,每一次維度切換都伴隨著空間的輕微撕裂聲。
李維靠在水塔邊緣,機械義眼仍處於重啟狀態,神經接口冒著微弱白煙。他沒能接入係統,但耳朵捕捉到了異常——那七道光點的位移頻率,恰好對應斐波那契數列的倒數序列。
“節點。”他嘶啞開口,“不是隨機的。它們在跳動,像心跳。”
陳默立刻將星軌的追蹤焦點鎖定在光點軌跡上。鋼筆尖在網格中快速移動,每一筆都觸發一次微型符文生成,實時演算劍陣的運動路徑。但常規探測依舊失效,能量絲線在接觸符文的瞬間就發生量子隧穿,直接躍遷到下一個折疊麵。
“得用活體數據。”林小滿抹去眼角血跡,將項鏈按在投影網格的中心交點。
她咬破指尖,血滴落下的瞬間,七顆光點驟然明亮。
血脈能量順著網格蔓延,與北鬥陣列共鳴,黎曼ζ函數的非平凡零點被具象化——七顆懸浮的赤紅光球,靜靜漂浮在城市上空的七個方位,正是劍陣隱藏的時空節點。
“找到了。”她喘了口氣,“它們不是錨點,是記憶點。每一個都儲存著一段被折疊的曆史。”
陳默盯著其中一顆光點,星軌開始逆向解析其內部頻率。數據流回溯的瞬間,他看到一段模糊影像:十九世紀末,紐約郊外的實驗室,一名身穿長袍的男子站在特斯拉的線圈前,手中握著一支刻滿符文的金屬棒。電流在銅線中奔湧,卻在末端凝成一道符文光弧,緩緩融入空氣。
“魔法和電磁學……早就融合過。”他喃喃。
張建國不知何時已站到光點下方。他沒說話,隻是抬起手,指尖輕輕觸向那顆懸浮的赤紅光球。
接觸的刹那,他的身體開始透明。
不是消失,是量子化。皮膚、骨骼、血管一層層變得半透明,像是被拉入另一個維度的投影層。他的嘴唇微動,聲音卻從四麵八方傳來:“……他們用公式握手……光在銅線裡流淌成符文……實驗日誌第十七頁,藏著雙重編碼……”
林小滿猛地撲過去想拉他,但她的手穿過了張建國的身體。
“他在共感。”陳默立刻將星軌輸出功率調至極限,生物電能通過左手掌心注入地麵符文陣,形成一道意識錨點。星軌在0.1秒內鎖定張建國的腦波頻率,將其強行錨定在現實維度。
同時,林小滿將北鬥陣列切換至接收模式,錄下張建國呢喃的每一句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