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海的聲音還在空氣中震蕩,像一根繃到極限的弦,懸在每個人的神經之上。陳默沒有動,鋼筆仍緊握在掌心,滾燙的觸感順著指縫蔓延至小臂,仿佛那不是金屬,而是一段正在蘇醒的活體電路。
他抬起眼,目光穿透克萊因瓶內尚未消散的影像,落在數據房間邊緣那片扭曲的虛空中。上一章裂隙殘留的能量仍在波動,牆麵符文明滅不定,像是被某種外力乾擾的信號燈。
“星軌。”他在意識中低喝,“重建穩定場,頻率校準至大學實驗日誌第三階段參數。”
星軌無聲回應。下一瞬,陳默右手疾劃,筆尖在冰麵拖出一道銀線,迅速勾勒出新的符文環。光紋亮起,與舊有陣列交錯咬合,原本模糊的空間輪廓重新凝實。數據房間回來了,但不再是單純的投影——它帶著一種熟悉的震頻,與陳默記憶深處某個實驗室的共振曲線完全一致。
“找到了。”他說,“神經同步接口原型機項目,二零一五年冬,我大三上學期主導的那個課題。”
林小滿靠在牆邊喘息,臉色蒼白。她抬手摸了摸頸間碎裂的項鏈,殘片邊緣已不再發光。但她知道,還能再試一次。
“讓我來。”她聲音很輕,卻堅定。
陳默回頭看了她一眼,沒阻止。他知道她要做什麼。
林小滿將最後一片殘片貼在額前,閉上眼睛。音節從她唇間流出,古老而低沉,不似人類語言,更像是某種信息編碼的原始形態。能量開始流動,微弱卻持續,如細流滲入乾涸的河床。
可迷宮的量子擾動太強。剛成型的共鳴場立刻出現波紋震蕩,她的身體晃了一下,額頭滲出冷汗。
陳默立刻伸手扶住她肩膀,同時調動精神力,順著兩人接觸點注入一絲穩定頻率。雙頻共振瞬間建立,牆麵驟然浮現出數十道幽藍紋路,層層疊疊,組成一張龐大架構圖。
“學術篩選協議v3.0。”李維盯著那些符文,瞳孔顏色微微變化,“這不是教育係統升級包……是篩選器。專門用來識彆具備高維感知潛質的學生。”
張建國站在一旁,保溫杯握在手中,指節泛白。他沒說話,但眼神死死鎖住架構圖中央的一個節點——那裡標注著“腦波檔案調取權限”,下方列出多個合作單位,其中赫然寫著:湖南省重點中學教師培訓中心。
“十二年前……”他喉嚨發緊,“他就是通過這個渠道,拿到了我女兒的數據。”
李維已經切斷終端主控連接,改用光筆在空中逐個標注關鍵路徑。自動解析已被封鎖,任何試圖讀取完整協議的行為都會觸發反製程序。他隻能手動剝離信息迷霧,一點一點揭開真相。
“名單。”陳默低聲說,“查名單。”
李維點頭,指尖快速移動。當光筆觸碰到協議末端加密區時,整幅符文突然劇烈閃爍,一股無形壓力撲麵而來。他的義眼猛地一顫,視野瞬間黑了一瞬。
“彆看!”他嘶聲警告。
可張建國已經伸出手,碰上了那片最核心的符文。
他是普通人,不是實驗體,係統未設防。
刹那間,畫麵浮現。
一間昏暗辦公室,牆上掛著“科技無國界”的書法橫幅。周振海坐在桌後,麵前是一塊曲麵屏,滾動著數百份學生檔案。每一份都附帶腦電圖譜、心理測評、家庭背景分析。篩選條件不斷刷新:α波異常穩定者優先,夢境複現能力達標者標記,家族無重大遺傳病史。
然後,一個名字跳了出來。
張雨晴,女,17歲,湖南省某縣第一中學高三2)班,物理競賽組成員,腦波同步率89.7。
張建國渾身一震,保溫杯脫手砸地,茶水潑灑,在低溫中迅速結冰。
那是他女兒的名字。
林小滿睜開了眼,看見他顫抖的手和僵硬的臉。她想說什麼,卻發不出聲。太多東西壓下來了——不隻是陰謀,還有時間的重量,是早已埋下的陷阱,是一代又一代被選中者的命運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