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光刺入光門的瞬間,陳默的意識如墜深海。第八路徑並未展開為通路,而是向內塌陷,形成一片懸浮於時間褶皺中的手術空間。他的身體仍立在環形平台上,但感知已被剝離,投射至一個由無數斷裂記憶片段構成的立體迷宮中。
鋼筆在他手中微微震顫,筆尖延伸出一束極細的光絲,如同最精密的納米探針,在虛空中緩緩遊走。星軌的聲音在他意識深處響起,不是言語,而是一串不斷演算的頻率波形。他閉眼,將自身腦波調至與目標共振區間——那是周振海女兒殘留意識的基本信號特征,微弱、紊亂,卻帶著某種熟悉的生物節律。
“找到了。”他低語。
林小滿站在他側後方,手按胸口,項鏈殘片僅剩最後一枚晶核,泛著暗紅光澤。她沒有動,隻是將呼吸放得極緩,血脈能量如溪流般滲出體表,在空氣中劃出細微的波動軌跡。這股力量並不強大,卻極為穩定,像一根錨定在風暴中的繩索。
“東南象限,第三層折疊區。”她說,“有七塊碎片在同步跳動,頻率和我小時候做的腦電圖一致。”
李維蹲在地上,機械鍵盤攤開在終端前,手指已在鍵帽上飛速敲擊。屏幕上滾動著糾纏拓撲圖,每一條連接線都代表一段量子關聯的記憶鏈。他的右眼閃過一連串數據流,左眼則死死盯著中央區域那團混沌的核心。
“問題不在數量。”他抬頭,“而在結構。這些碎片不是散落的,是被刻意編織成網的。任何一塊移動,其餘都會偏移位置。”
陳默點頭,筆尖輕點虛空,一道符文陣列浮現,與星軌同步生成的模型完美嵌合。他操控納米手術刀切入第一道記憶裂隙,動作極輕,如同在冰麵挪動一顆石子。光絲纏繞住一塊邊緣模糊的意識殘片,開始牽引。
碎片緩緩移動。
就在它接近中心節點的刹那,整個網絡突然輕微抖動。李維瞳孔一縮:“不對!它不是被動結構——這是活的。”
話音未落,那塊剛被牽引的碎片自行扭轉方向,反向滑回原位。緊接著,其餘碎片也開始錯位重組,原本鬆散的分布迅速凝結成封閉環路,最終收束為一個透明的克萊因瓶形態。
瓶內,傳出聲音。
“你們永遠無法理解真正的魔法。”
周振海的聲音清晰得仿佛就在耳邊,語氣裡沒有憤怒,也沒有嘲諷,隻有一種近乎冷靜的篤定。
陳默手臂一緊,納米手術刀的輸出功率瞬間提升三倍,強行壓製住即將崩潰的糾纏鏈。他的額頭滲出汗珠,指尖發麻——這是生物電能急速消耗的征兆。星軌立即提醒能量閾值已逼近臨界,但他沒有退。
“不是實時通訊。”李維咬牙,雙手在鍵盤上疾馳,“信號源來自網絡內部,加密層級極高,像是……預埋程序。”
“記憶毒株。”林小滿低聲說,“他早就料到會有人來修複。”
“不止是防禦。”陳默盯著那個旋轉的克萊因瓶,“他在觀察我們怎麼修。每一步操作,都在反饋給他。”
李維猛地停下手,屏幕定格在一幀深層協議解析圖上。某個隱藏層中,嵌套著一段重複運行的指令序列,標記為“歸巢協議v9.3”,權限等級標注為“創世者專屬”。
“這不是普通的意識封鎖。”他聲音發沉,“這是一個測試。他在用女兒的意識做誘餌,看誰能突破他的係統邏輯。”
林小滿閉上眼,再次釋放血脈能量。這一次,她不再試圖擴大範圍,而是將頻率壓縮到極致,聚焦於克萊因瓶底部的一處微小凹陷。那裡,有一塊始終未參與重組的碎片,安靜地懸浮著,像是被遺忘的角落。
“這裡有東西。”她說,“不是記憶,也不是情緒……是‘拒絕’。”
陳默順著她的指引,操控納米手術刀小心翼翼靠近。光絲觸碰到那塊碎片的瞬間,整張糾纏網劇烈震顫。李維緊急啟動ep屏蔽程序,防止反噬波及現實終端。
碎片終於脫離原位,緩緩升至瓶體中央。
畫麵浮現。
一間實驗室,燈光昏黃。一個小女孩坐在椅子上,頭上戴著金屬環狀裝置,雙眼緊閉。監控時間顯示:2011年4月17日,淩晨兩點二十三分。門被推開,周振海走進來,手裡拿著一份文件。
“最後一次測試。”他對研究人員說,“如果她仍然拒絕同步,就終止項目。”
研究人員點頭離開。房間裡隻剩父女二人。
片刻後,小女孩睜開眼,直視鏡頭,嘴唇微動。
沒有聲音,但口型清晰可辨:“我不想要你的未來。”
影像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