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靠在椅背上,含下一片葡萄糖。腦中嗡鳴漸退,星軌的數據流趨於平穩。窗外縣城燈火依舊連成一片,東區配電房的方向,那台設備箱上的笑臉還在。
可他知道,光靠一個笑臉撐不起信任。
第二天中午,林小滿來了。
她背著雙肩包,頭發紮得比平時更緊,進門就說:“校長同意劃撥物理創新實踐室,但附加三條限製:不準接入市政電網、不得使用超過十二伏電源、每次實驗必須有老師在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合理。”陳默說。
“我還聯係了兩名高三學生,願意加入協作組。”她放下包,拿出筆記本,“但他們有個問題——為什麼你們能做,我們就得被管著?”
房間裡一時安靜。
張建國坐在桌邊,手指輕敲杯壁:“這個問題不該由我們回答。它該出現在講堂的最後一部分。”
林小滿翻開筆記:“我打算做個現場演示。用兩個電路對比——一個是標準安全配置,另一個去掉保護模塊,模擬違規操作。當後者觸發短路時,屏幕會同步播放那名受傷同學的采訪片段。”
陳默看著她。
“你要讓他們看見代價。”他說。
“不隻是看見。”林小滿抬頭,“我要讓他們記住聲音。那個男生說,他當時以為自己在創造曆史,結果醒來發現自己躺在急診室,手還在抖。”
下午四點,三人再次聚在會議室。
牆上投影著講堂流程圖,從“技術成就”過渡到“誤用案例”,最後落點於“共同守則”。陳默補充了一項新議程:開放提問環節增設匿名投票係統,收集聽眾對“技術管控尺度”的真實態度。
“這不是說服。”他說,“是傾聽。”
傍晚六點,初稿定稿。
林小滿帶走紙質版去打印,張建國留下整理備案材料。陳默回到實驗室,重新調出那段異常脈衝數據。星軌已完成初步分析:信號符合人工調製特征,編碼方式類似早期無線電報,但嵌套了非線性擾動層,普通設備難以識彆。
他標記為“待深度解析”,順手上傳至內部日誌。
就在這時,主控台突然震動了一下。
屏幕左下角跳出一條來自守望者v0.3的底層提示:外部請求訪問能量晶體共振頻率數據庫,ip歸屬地未知,請求理由填寫為“學術交流”,已自動駁回。
陳默盯著那行字。
幾秒後,同一ip再次發起連接,這次偽裝成省教育雲平台認證賬號。係統識彆失敗,觸發追蹤反製程序。三十毫秒內,對方斷開鏈接。
他沒動。
星軌悄然記錄下整個過程,並生成加密回溯路徑。那條線路最終指向國內某所研究院的公共跳板機,注冊單位為空殼公司。
陳默坐了很久。
然後他打開新文檔,輸入標題:《關於防範技術盜用與隱性滲透的若乾建議》。寫到第三條時,筆尖一頓。
主控台屏幕忽然閃爍,能量碎片頻譜圖中,那段規律脈衝再次出現——這一次,持續時間延長到了六秒。
喜歡學神霸業:科技魔途請大家收藏:()學神霸業:科技魔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