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隻是第一步。”陳默看著運轉中的核心,“真正的考驗是實戰。”
他取出一支備用鋼筆,連接到能源模塊的輸出端。這支筆沒有增幅功能,純粹作為測試負載。一旦能量不穩定,筆身會自動斷開連接。
連續運行兩小時,沒有任何異常。
“可以進入武器化階段。”李維說。
陳默點頭。他調出武器原型的設計圖,重點看向充能係統。目前最大的問題是速度太慢,高能模式需要近十秒才能完成蓄力,戰場上根本來不及反應。
“參考維度傳輸原理。”他說,“我們能不能把多餘魔力存起來,需要時再釋放?”
“折疊式儲能。”林小滿眼睛一亮,“就像把能量壓進更小的空間。”
“技術上可行。”李維快速建模,“但必須解決釋放時的爆發控製問題,否則容易炸膛。”
“用亞空間暫存。”陳默說,“我在星軌記憶庫裡找到類似的結構模型。”
他再次動筆,在空中畫出一個嵌套環形。星軌解析後生成三維投影,顯示能量如何在多層空間中循環壓縮。
三人協作修改設計。林小滿提出加入“認知錨點”概念,防止魔法烙印被乾擾。這是一種源自意識投影技術的穩定機製,能讓魔法效果不受外界精神波動影響。
新原型機在第二天淩晨完成組裝。
第一次充能測試,低功耗模式運行四小時,溫度始終低於安全閾值。高能模式下,單次充能僅用1.3秒,遠超預期。
“比上次快了七倍。”李維看著數據,“而且沒有過熱跡象。”
“防禦測試呢?”林小滿問。
陳默拿起武器,指向靶區。一道能量束射出,擊中三百米外的合金板,瞬間熔穿一個直徑五厘米的孔。
“穿透力達標。”他說,“抗乾擾能力還需要驗證。”
他讓李維啟動電磁乾擾源,同時注入精神波模擬信號。普通魔法武器在這種環境下會失準或熄火,但新機型依然穩定輸出。
“有效。”林小滿記錄下結果,“認知錨點起作用了。”
陳默放下武器,走到控製台前。屏幕上滾動著全部測試參數。各項指標均達到可用標準。
“這東西能配發前線。”他說。
“還得做批量適配。”李維說,“現在的控製係統依賴星軌輔助,普通人用不了。”
“那就簡化。”陳默說,“把核心算法固化到芯片裡,做成即插即用模塊。”
“我來負責封裝。”林小滿說。
“工程組明天就能接手。”李維打開通信端口,準備上傳技術包。
陳默沒有立刻同意。他盯著守護者日誌的最後一段數據——機體徹底停機前,決策係統仍在嘗試重啟推進器。
“我們不能隻靠機器拚命。”他說,“也不能隻靠人賭命。”
林小滿停下筆。
“所以這套係統必須做到兩點。”陳默繼續說,“第一,自動保護使用者;第二,失敗時能留下完整記錄。”
“像守護者那樣。”林小滿低聲說。
“對。”陳默點頭,“每一次犧牲都要有意義。”
李維重新編輯技術文檔。他在控製模塊底部新增了一個黑匣子程序,能夠全程記錄操作日誌、生物狀態和環境參數,即使主機損毀也能恢複數據。
“命名?”他問。
“就叫‘回響’。”陳默說。
文件保存完畢。整個技術包被打包成三個獨立模塊:能源核心、控製係統、武器本體。每個部分都有詳細說明和風險提示。
“可以移交了。”李維說。
陳默最後檢查了一遍數據。所有來源標注清晰,高危項全部加鎖。他點擊確認,將文件發送至工程部接收端。
屏幕顯示:【傳輸成功】
實驗室安靜下來。
林小滿靠在實驗台邊,眼鏡滑到鼻尖,手裡還握著記錄本。李維摘下耳機,手指在鍵盤上輕輕敲了一下。陳默站在主控台前,手中的鋼筆輕輕點著桌麵。
下一階段的任務已經開始。
喜歡學神霸業:科技魔途請大家收藏:()學神霸業:科技魔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