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上的躍遷坐標定格在月球背麵,數據流仍在緩慢注入。陳默沒有立刻切斷連接,而是將鋼筆輕輕放在控製台邊緣,指尖敲了一下星軌的激活符。
“回溯地月引力共振頻率。”
星軌的聲音在他腦中響起:“匹配曆史運行記錄,發現三處魔法陣曾與地球磁場產生自然耦合,時間間隔為27.3天,符合月相周期。”
林小滿盯著終端上的波形圖:“我們之前建實驗室的時候,並不知道這個規律。”
“不是巧合。”陳默調出早期實驗日誌,“那時候符文陣列不穩定,自動調整了七次才穩定下來。它自己找到了最省能的結構。”
李維快速翻看數據包:“也就是說,高維能量傳輸其實依賴現實世界的物理錨點?”
“對。”陳默點頭,“它們不用強行降維,而是順著自然場分布走。我們現在的問題是——太想把魔法塞進科技框架裡,反而卡住了。”
他站起身,走到主控屏前,劃開一道新界麵。十二個基站的能量曲線並列顯示,波動節奏雜亂。
“試試反過來。”
林小滿抬頭:“什麼意思?”
“彆讓科技係統去適應魔法模型。”陳默說,“讓魔法引導科技路徑。用符文做調度指令,量子通道當傳輸管道。”
李維皺眉:“可符文是靜態的,沒法實時響應數據變化。”
“那就做成動態符文網絡。”陳默取出鋼筆,在空中畫出一組旋轉結構,“把星軌推演的最優路徑拆成脈衝序列,每0.1秒更新一次符文拓撲,像路由器轉發信號一樣。”
林小滿眼睛亮起來:“就像神經突觸的動態連接!我們可以把量子糾纏態當作‘突觸位點’,用魔法能量觸發狀態切換。”
“做。”陳默直接下令,“先試能源分支的第一級轉換。”
三人迅速分工。李維負責重構量子信道協議,接入魔法陣列的輸出端口;林小滿調試防護服中的微型晶格,準備捕捉初始能量流;陳默閉上眼,意識沉入星軌。
“啟動知識蒸餾協議,提取能源模塊的初級轉化公式。”
星軌開始解析。龐大的信息流被逐層壓縮,最終生成一段可執行的符號序列。陳默睜開眼,鋼筆尖輕點控製台,符文浮現。
第一道能量脈衝進入係統。
警報燈閃了一下。
“電壓不穩!”李維喊,“三號節點過載!”
陳默立刻重繪符文,調整相位角。第二輪脈衝輸入,波動減小,但仍未穩定。
“還是不對。”林小滿看著讀數,“魔法流和量子態的同步率隻有百分之四十一。”
“差在哪?”陳默問。
“節奏。”她指著兩組波形,“一個是自然震蕩,一個是機械周期,對不上。”
陳默沉默幾秒,忽然轉身走向儲物櫃,拿出一塊金屬板。這是最初測試魔法發動機時用過的導能片,表麵刻著粗糙的符文。
“用地磁做基準。”他說,“讓整個係統跟著地球自轉頻率走。”
李維立刻修改同步協議,將主時鐘切換為地磁波動采樣。林小滿把導能片接入反饋回路,作為物理參照。
第三次啟動。
能量脈衝沿著新路徑流動,符文陣列逐段點亮。主屏上,曲線逐漸平滑。
“同步率升到百分之六十八……七十九……八十六!”
“保持住!”陳默手扶控製台,額頭滲出汗珠。星軌正在高速運算,他的生物電消耗極快。
“供能模塊加壓!”李維操作能源調節鈕。
淡藍色光芒掃過實驗室,係統負荷提升一級。符文網絡完全激活,能量流穩定傳輸。
“成功了。”林小滿低聲說,“魔法導引+科技傳輸,雙軌運行正常。”
陳默鬆開鋼筆,靠在桌邊喘息。他知道這隻是一個開始。
“下一步,生命領域。”
林小滿摘下防護手套,露出手腕內側的一道淺痕。那是訓練時血脈能量外溢留下的印記。
“我能感覺到那些知識的一部分。”她說,“不是文字,是一種‘應該怎麼做’的感覺。就像……身體早就知道答案。”
“用這個做篩選器。”陳默說,“隻提取和人類生理結構兼容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