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他們‘學會’。”
王玄輕輕搖頭,糾正了眾人下意識的說法,他的語氣帶著一種洞穿傳承本質的精準。
“而是日之呼吸的‘形’,早已通過另一種方式,烙印在了他們的血脈與記憶裡。
他們知曉完整的動作,如同與生俱來的舞蹈,卻並不懂得與之匹配的、正確的呼吸法門。”
這個修正讓眾柱微微一愣,隨即更加專注地聆聽,意識到這其中必然隱藏著一段不為人知的曆史。
王玄沒有賣關子,開始講述那段連接著呼吸法始祖與平凡賣炭之家的奇妙緣分,他的聲音平緩,仿佛在展開一幅古老而溫暖的畫卷:
“在被鬼殺隊驅逐之後,繼國緣一先生心灰意冷,開始了漫無目的的流浪。
在某一個雪天,他饑寒交迫,遇到了一位心地善良的賣炭人——灶門炭吉。”
“灶門炭吉先生並未因緣一先生的落魄而輕視,反而熱情地邀請他到自己家中,給予了食物與溫暖的庇護。
在那簡陋卻充滿溫情的炭屋中,緣一先生感受到了久違的人間暖意。”
王玄的敘述帶著一絲微不可察的感慨。
“或許是出於報答,又或許是灶門炭吉那位充滿好奇心的妻子想要看看客人是否有什麼有趣的才藝,繼國緣一並未推辭。
他在灶門一家麵前,將那一套蘊含著他畢生武道精髓、至陽至剛的——日之呼吸,完整地演練了一遍。”
可以想象,在那跳躍的爐火旁,那位沉默寡言的傳奇劍士,以身為軸,以臂為刃,演繹著模仿太陽核心律動的至高呼吸法,那場景該是何等的震撼與瑰麗!
“灶門炭吉被那套動作中蘊含的、難以言喻的力量感與神聖的‘華麗’所深深吸引,”王玄繼續道。
“他心生向往,便向緣一先生提出想學習。而繼國緣一,這位或許是因為無人能繼承其衣缽而深感孤獨的始祖。
也並未藏私,便將那十二個型的動作,耐心地教導給了灶門炭吉。”
“於是,就這樣。”
王玄做出了結論。
“完整的日之呼吸的‘形’,便以一種非正式、卻充滿溫情的方式,在灶門這個平凡的賣炭家族中,代代傳承了下來。”
他話鋒一轉,解釋了為何這份強大的傳承會變得不為人知:
“然而,隨著時光流轉,朝代更迭,灶門家後代早已忘卻了這套動作的真正來曆和它那足以斬鬼滅邪的恐怖威力。
他們隻是將其視為祖先流傳下來的、用於向‘火神’表達敬意的神聖舞蹈。
因此,日之呼吸在灶門家,有了一個新的、充滿民俗色彩的名字——火之神神樂。”
真相竟是如此!
眾位柱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荒謬與激動。
他們苦苦追尋的起始呼吸法的完整形態,竟然一直以一種祭祀舞蹈的形式,在一個與世無爭的賣炭家族中默默傳承了數百年!這命運的安排,何其巧妙,又何其諷刺!
而王玄接下來的話語,更是將這份震撼推向了另一個高峰。他提到了灶門炭治郎的父親。
“若論天賦。”
王玄的語氣中帶著一絲難得的、類似於評價藝術品的欣賞。
“炭治郎和禰豆子的父親,灶門炭十郎,或許才是灶門家曆代以來,天賦最高之人。”
眾人的好奇心被瞬間提起。那位早逝的賣炭人?
“若非他自幼體弱多病,身體無法承受高強度的修煉與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