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十三年的暮春,長安城浸潤在一種奇特的氛圍裡。城垣內外,草木葳蕤,花事正盛,桃李芳菲漸歇,海棠與薔薇次第綻放,將宮苑街巷點綴得姹紫嫣紅。暖風熏人,裹挾著柳絮,如漫天飛雪,紛紛揚揚,沾惹行人的衣襟鬢角,也無聲地鋪滿了太液池水、朱雀大街的石板縫隙。這本該是萬物生發、生機勃勃的時節,然而,一股沉甸甸的哀傷,如同無形的鉛雲,沉沉地壓在太極宮上空,並迅速彌漫至整個帝都。
這股哀傷的源頭,來自尚書左仆射、梁國公房玄齡的病榻。
月餘前的一場春寒,夾雜著連綿細雨,侵襲了長安。房玄齡雖已年過花甲,但素來勤勉,那日因與門下省幾位官員商議漕運新製細則,直至深夜方歸。歸途中未曾注意添衣,又淋了些微雨,當夜便覺身體不適。初時隻道是尋常風寒,略用了些府中常備的驅寒湯劑。然而病勢洶洶,非但未見好轉,反一日重似一日。高熱不退,咳嗽不止,痰中竟隱隱帶血。家人慌忙延請宮中禦醫。
李世民聞訊,驚憂不已,立派尚藥局奉禦並數名醫術精湛的禦醫輪番前往梁國公府診治。珍稀藥材如流水般送入府中,李世民更是每日數次遣內侍詢問病情,甚至不顧勸阻,親臨探視。
太極殿東側的暖閣裡,氣氛凝重得幾乎讓人窒息。李世民緊鎖著眉頭,聽著剛從房府回來的奉禦戰戰兢兢地稟報:“陛下…梁國公之病…來勢甚急,乃風寒入肺,引動舊疾。加之…加之梁國公多年夙夜操勞,心血耗損過甚,此番邪氣乘虛而入,盤踞肺腑,已成痼疾…臣等…已竭儘全力,然…然…”奉禦的聲音越來越低,額頭已滲出冷汗,不敢再說下去。
“然什麼?”李世民的聲音低沉,帶著一種極力壓抑的暴怒和恐慌,“說!”
奉禦深深叩首:“然梁國公年事已高,元氣已虧…恐…恐非藥石所能速效。如今隻能…徐徐圖之,儘人事…聽天命…”最後幾個字,輕若蚊蚋。
“聽天命?”李世民猛地站起身,案幾上的奏疏被帶落一地。他胸膛起伏,眼中布滿血絲,“朕不信!朕要你們用最好的藥,想儘一切辦法!朕的股肱之臣,貞觀的柱石,豈能…豈能…”他聲音哽住,後麵的話竟說不出來。房玄齡,從他晉陽起兵便追隨左右,運籌帷幄,定策安邦,助他掃平群雄,登臨帝位。貞觀之治的藍圖,大半出自這位老臣之手。他不僅是能臣,更是諍友,是李世民內心深處最信任、最倚重的夥伴。這份情誼,早已超越了君臣。
他揮退了奉禦,頹然坐回禦座。窗外,暮春的陽光透過窗欞,在地上投下明亮的光斑,卻絲毫照不進他此刻的心底。他想起房玄齡病榻上枯槁的容顏,那曾經閃爍著智慧光芒的眼睛如今黯淡無光,每一次艱難的呼吸都牽動著他的心。一種巨大的無力感和即將失去至親至信的恐懼,如同冰冷的藤蔓,緊緊纏繞住他。
消息終究是瞞不住的,房玄齡病危的消息如同長了翅膀,迅速傳遍朝堂。昔日門庭若市的梁國公府,如今一片肅穆。前來探視的重臣絡繹不絕,但大多隻能在病室外遙遙一望,歎息著放下帶來的珍稀藥材或問候,然後帶著沉重的心情離去。杜如晦、長孫無忌、魏征等老臣更是數次親至,看著老友形容枯槁,無不潸然淚下,相對唏噓。
房夫人盧氏,這位以賢德剛烈聞名的誥命夫人,此刻也憔悴不堪。她衣不解帶地守在丈夫榻前,親自嘗藥、擦拭,強忍著悲痛,指揮著府中上下。當禦醫再次搖頭,暗示回天乏術時,盧氏眼中閃過一絲決絕的痛楚,卻異常平靜地對禦醫道:“有勞諸位大人費心。藥…不必再煎了。讓他…少些痛苦,安心…走吧。”她不願丈夫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還要被苦澀的藥汁反複折磨。
貞觀十三年暮春的一個深夜,長安城萬籟俱寂。梁國公府內,燈火通明,卻彌漫著死寂般的悲傷。房玄齡在昏睡中,氣息越來越微弱。他仿佛做了一個悠長的夢,夢中是晉陽城頭的烽火,是洛陽城下的鏖戰,是玄武門前的驚心動魄,是太極殿上君臣共議國是的激昂…最後,定格在禦書房裡,年輕的皇帝李世民執著他的手,殷切囑托:“玄齡,這天下,你我共擔之!”
渾濁的淚水,從老人緊閉的眼角無聲滑落。他的手,微微動了一下,似乎想抓住什麼,最終無力地垂下。
一代賢相,貞觀盛世的奠基者之一,溘然長逝。
噩耗在第一時間傳入宮中。值夜的內侍跌跌撞撞衝進甘露殿,撲倒在地,帶著哭腔喊道:“陛下!梁國公…薨了!”
正伏案批閱奏章的李世民,手中的朱筆“啪嗒”一聲掉落在奏疏上,殷紅的朱砂洇開一大片,如同泣血。他猛地站起身,身體晃了晃,臉色瞬間慘白如紙。他推開欲上前攙扶的內侍,踉蹌著衝出殿門,站在空曠的殿前廣場上,仰望著漆黑無星的夜空。一股巨大的悲慟排山倒海般襲來,他再也抑製不住,失聲痛哭,那悲愴的哭聲在寂靜的深宮中回蕩,令人心碎。
“玄齡!玄齡啊——!”君王撕心裂肺的呼喚,是對逝去摯友與國柱最深沉的哀悼。
翌日,朝鐘未鳴。太極宮前,象征國喪的白幡已然升起,在帶著柳絮的春風中瑟瑟飄動。哀詔傳遍天下:
“尚書左仆射、梁國公房玄齡,器宇衝邃,風範凝正。夙奉龍韜,早參帷幄。契闊艱虞,劬勞師旅。讚景業於草昧,翼淳化於隆平。竭忠貞於匪躬,罄謨猷於奉國。勳高德重,社稷之臣。今忽遘疾,奄然薨逝。震慟於厥心,悲悼良深…可贈太尉、使持節都督並、汾、箕、嵐四州諸軍事、並州刺史,諡曰文昭。賜東園秘器,陪葬昭陵。京官五品以上及諸命婦,於朝堂舉哀三日。輟朝三日,天下諸州府各於正衙舉哀半日…”
“文昭”之諡,是對房玄齡一生功業與德行最崇高的褒獎。諡法曰: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慈惠愛民曰文;容儀恭美曰昭,昭德有勞曰昭,聖聞周達曰昭。房玄齡,當之無愧。
喜歡長安新火請大家收藏:()長安新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