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書齋議鹽綱上_宋神宗的新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宋神宗的新宋 > 第8章 書齋議鹽綱上

第8章 書齋議鹽綱上(1 / 1)

治平二年十一月底,汴京已入深寒。寒風卷著灰色的雲層堆積在皇城上空,連皇宮簷角的瑞獸都顯出幾分瑟縮。潁王府書齋內,火盆燒得通紅,金絲銀炭偶爾爆出細碎的火星,卻絲毫驅不散彌漫在室內的那股刺骨的寒意。

趙頊端坐於寬大的紫檀書案之後。案上,是一份用朱砂密押封口的文書,來自三司度支司。他修長的手指緩緩撫過那冰冷沉重的紙頁,目光如刀,逐字釘在那一行觸目驚心的墨字上:

“根據初步核計治平二年歲末,三司總入五千八百二十六萬貫,總支出六千九百九十七萬貫,實虧空一千一百七十一萬貫有奇。內庫並各地藩庫告急,邊軍糧餉、歲幣、河工各支項皆懸空待填。”

一千一百七十一萬貫!這個龐大的、幾乎相當於國家一年財政收入六分之一的赤字數字,如同一塊寒冰鑄成的巨石,沉甸甸地壓在年僅十七歲的潁王心頭。

縱使他心智遠超同齡,縱使靈魂深處銘刻著後世的經濟常識,此刻也不由得從肺腑深處泛起一股徹骨的冰冷和荒唐的失重感。“嗬……”一聲極輕、幾乎無聲的苦笑溢出唇齒。他抬手揉了揉緊蹙的眉心,指尖冰涼。

窗外風聲嗚咽,卷起幾片枯葉打在窗紙上,發出沙沙的碎響。他盯著案頭搖曳的燭火,目光仿佛穿透了那團溫暖的光暈,望見了大宋這個巨大搖搖欲墜的王朝骨架隨時準備轟然倒塌。

這局麵,豈止是“爛攤子”能形容?父皇英宗趙曙)勵精圖治之心他深知,然濮議經年、天災頻仍、宗室雖裁卻遠水難解近渴……這積弊已是冰凍三尺!有時候,真想……撂了這擔子,掛冠而去……這念頭一閃而過,如同溺水者腦中掠過的微茫幻影,旋即被更深重的責任壓碎。

他深吸一口氣,冰冷的空氣刺入肺腑,強迫自己冷靜下來。目光重新聚焦於那份染著朱紅的赤字奏報,視線最終落在了“支出”項下占比驚人的“鹽引貼補、鹽政虛耗折計約三百五十萬貫)”

這一條。趙頊的眼中銳芒一閃,唇邊泛起一絲冷峭的弧度——鹽!這大宋財政身上流淌著黑血與白骨的怪物!

“是啊,官鹽不暢,私鹽泛濫……引價虛高,貼補無算……這才是真正的作死之道!”他低聲自語,指節在“鹽”字上重重一點,留下一個微凹的指痕。

翌日,書齋內茶香氤氳。侍講學士韓絳應召而來,與潁王趙頊隔著小幾對坐。一隻紅泥小火爐上煨著建盞銀毫,茶湯翻滾,蒸騰的熱氣模糊了彼此的麵容,也暫時隔開了窗外侵肌的寒意。

“韓師傅,司馬公近況如何?”趙頊執壺為韓絳添上熱茶,動作從容,語調閒適,仿佛隨口問起一位長輩。韓絳接過茶盞,暖意入手,神色卻帶著一絲複雜的沉重:

“回殿下,司馬君實……風頭雖勁,亦如身處沸鼎。自‘五代而斬’新製頒行,宗室怨氣衝天!即便有太後臨門怒斥在前,仍有暗流洶湧。尤其那些受罰的勳貴及其門下,彈章、流言、甚至一些鬼蜮伎倆,層出不窮。君實性情耿介,雖不懼此,然終日忙於應對口舌官司,心力耗損亦是極大。況且……”

韓絳頓了頓,聲音更低,“陛下英宗)雖痛下決心推行,然朝中明槍暗箭、宗室反彈壓力,陛下亦頗感棘手,對新議諸事尚未有萬全定策。”趙頊默默聽著,指腹輕輕摩挲著溫熱的茶盞邊緣。他目光投向窗欞上的冰花,仿佛在看司馬光那倔強而孤獨的身影。

“一身正氣,鐵骨錚錚。”趙頊輕聲喟歎,語氣中帶著由衷的敬重,“司馬公其人,實乃國之瑰寶。若能遠離京畿紛擾,尋一方淨土,沉心著述,必能成就名垂青史之偉業。”韓絳微訝抬首,不知潁王此時提及此話是何用意。

趙頊不待他詢問,話鋒一轉,眼神清亮如洗,直指核心:“老師可知,何為國朝立身之基?是禮法倫常?是財賦錢糧?學生以為,歸根結底,皆在‘法度’二字!有良法,方有善治!”

他放下茶盞,身體微微前傾,目光灼灼地看向韓絳:“然觀我朝,《宋刑統》雖集大成於太祖太宗,然百年以降,世事變遷,其文繁律密,或有滯舊;懲處過苛,恐失仁恕;更有諸多新情未備,實需精修詳定!此乃關乎社稷萬民之千秋大業!”

“老師”趙頊的聲音帶著一種極具說服力的真誠,“學生鬥膽建言:若此時,由父皇下旨,延請當代文宗、律法大家司馬光司馬公,與理學宗師程顥和程頤二位程公,遠離朝堂是非之地,共赴西京洛陽舊都,設立書局,主持重修《宋刑統》!”

“洛陽,物阜民豐,文脈昌盛,更少京城繁雜攪擾。三位禮法大家皆學問精深、德望隆重,一執春秋筆法明斷善惡,一持天理人情推演仁恕。

若能將理學精義融於律法條文,使其更合時宜,更具教化,更彰仁政!如此煌煌巨著,豈非澤被千秋、永鑄國本之無上功業?!此等青史盛名,必契司馬公追求道統、程公精研天理之本心!豈不勝過在京中與那等跳梁之輩徒耗口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趙頊用“名垂青史”為司馬光描繪了一條更高的精神追求之路,巧妙地將“疏遠”轉化為“升華”。

韓絳撚須的手驀然停住!眼中精光爆閃!為司馬光找一條去洛陽修書這條路……他並非從未想過,但此刻由潁王點破,且附以“融合理學、澤被千秋”這樣宏大而切中司馬光畢生追求的目標,其格局立意,瞬間拔升到了一個令人心馳神往的境界!這幾乎是給司馬光量身打造的一個無法拒絕的誘惑!

“好一個‘理學浸法,澤被千秋’!殿下之見,高妙絕倫!”韓絳由衷讚道,眉頭卻微不可察地鎖起,“隻是……君實雖去,宗室新製推行仍在攻堅克難,諸多裁汰事務,細務繁雜,仍需得力乾才主持……”

趙頊等的就是此問!他唇邊勾起一絲胸有成竹的淺笑,如同撥開雲霧見青天:“老師慮得極是。學生聞,禦史中丞呂公著呂大人,清直端方,資曆老成,更為司馬公之摯交至友!

其為人沉穩,處事公允,若由老師舉薦,請父皇授命呂公著總領裁汰疏屬宗籍、督促彆籍安頓諸務,以其威望人品,更能調和各方,妥帖善後。”

趙頊頓了頓,眼中光芒更盛,補充道:“且呂大人門下多有乾練禦史、地方能吏,司馬公在太學及他處亦有學生才俊,早已熟稔宗室之弊。

若將此輩精乾之士充實於呂公著麾下聽用,一則承司馬公之誌,二則具實操之能!如此上下同心,何愁大事不成?老師居中調度,為父皇分憂解難,豈不事半功倍?”這幾乎是為韓絳提供了一個無縫銜接的執行團隊!韓絳心頭劇震,如撥雲見日!

他瞬間明白了潁王的整個布局:以煌煌修律盛名“禮送”走司馬光這個風暴核心,既保全了他,又為新製推行掃清了最直接的輿論火力點;

再以與司馬光關係極深、且資曆威望能力皆佳、行事卻更穩妥周密的呂公著接手具體執行,既能有效利用司馬光遺留下的政治資本如支持變革的年輕官員資源),又能避開司馬光那過於剛烈易樹敵的風格,使推行過程趨於平穩!這算計,環環相扣,滴水不漏!

“殿下的建議!老臣……歎服!”韓絳起身,鄭重一揖,“此議甚善!老臣當立即具折密奏聖前,力陳此策之利!”他心中一塊大石落地,連日來的憂慮瞬間消散大半。“有勞先生。”趙頊也起身回禮,神色卻無太多欣喜,反而重新凝重起來。

他走到書案旁,提起紫毫,攤開一張素白宣紙,蘸飽墨汁,凝神靜氣,緩緩寫下韓絳初來時便想提出的、今日會麵的真正核心議題——一個大字:“鹽”鐵劃銀鉤,墨色如漆。

趙頊輕輕將那張紙推向案前韓絳的方向:“先生請看,此字如鎖鏈,鏈住大宋咽喉。治平二年,國庫虧空一千一百七十一萬貫之巨!其中鹽政蠹弊,虛耗浮費,折錢已近三百萬!私鹽如野草,官鹽似朽索!如此,談何充實邊備?談何修葺河防?談何賑濟災荒?”

他目光如冷電,直視韓絳震驚凝重的雙眼:“先生曾教我,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宗室之弊,已見抽薪之勢。然此鹽鐵之困、千萬之虧……先生以為,這沸揚天下之湯,又當如何抽薪?”

室中陡然寂靜。隻有爐火上的茶釜發出細密的聲響,蒸汽升騰,模糊了韓絳那張寫滿滄桑與驚濤的老臣麵龐。他死死盯著那個濃黑沉鬱的“鹽”字,仿佛看到了一條蟄伏在繁華汴梁之下的黑色巨蟒,正吐著信子,貪婪地吸吮著大宋的膏血。

潁王殿下今日所謀,遠不止於司馬光與宗室新製……這盤棋,才剛剛落下一顆真正指向帝國心臟的棋子!韓絳深吸一口氣,杯中溫熱的茶水竟覺寒徹心扉。窗外烏雲如墜,風雪欲來。

喜歡宋神宗的新宋請大家收藏:()宋神宗的新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廢物女婿之至尊龍皇 逆襲,我的眼睛能看透命運 讓你修武道,你頓悟億萬神賦? 靈淵異聞錄:敖丙現代降妖錄 迷案追緝:靈蹤異事簿 諸天大佬,看我整活彆笑!求放過 讓你寫公益歌,沒讓你寫哭全網啊 葉胎 炮灰女配自救:薅禿天道當充電寶 詭異克星:從破廟求生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