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完成,最後的考驗是藏匿。周鳴深知,聚於一地,風險太大。
天工院·地脈秘庫:
一份完整的玉版真解,被安置在天工院地下深處一個天然溶洞改造的秘庫中。秘庫入口位於藏書閣甲字密室地下,需通過三重機關水力驅動的地板移位、基於重力平衡的暗門、以及一個簡易的密碼盤鎖)。庫內恒溫恒濕,玉版存放於特製的青銅匣內,匣外又封以石蠟與生漆混合物。
觸發與密鑰:開啟此匣的最終指令,並非人力,而是“天啟”。周鳴在秘庫穹頂嵌入了一塊特殊的水晶棱鏡,其角度經過精密計算,隻有當夜空中出現極其明亮的“客星”超新星爆發)時,其星光穿透地層縫隙,經棱鏡折射,在特定日期需結合石芝周期)的午夜子時,恰好投射在玉匣某個隱秘的光敏符號塗有特殊熒光礦物粉末)上,才會顯露出解鎖第一道物理鎖的密碼。後續開啟,仍需玄微掌握的生物密鑰和星圖密鑰。
荒野·孤峰星眸:
另一份真解隕鐵板為主,輔以關鍵星圖玉片)被藏於遠離稷下數百裡外,一座名為“觀星嶂”的孤絕山峰腹地。此峰形如指天利劍,其峰頂一塊突兀的鷹嘴岩,在每年冬至子夜,其投影尖端會精確指向北辰北極星)所在。峰腰處有一處天然形成的、形似龜背裂紋的巨大岩壁。
藏匿之法:周鳴命最忠誠、精於攀岩與地質的弟子,在龜背岩壁一道極其隱蔽的天然裂隙深處,利用岩層本身的紋理和微小孔洞,將隕鐵板與幾片關鍵星圖玉片刻有尋找此地和開啟部分數學鎖的線索)嵌入其中,外部以特製的、與山岩顏色質地幾乎一致的礦物膠泥封固。非知情人,縱使站在岩壁前,也絕難發現。
信息分存:關於“觀星嶂”的具體位置、鷹嘴岩與北辰的對應關係、以及龜背岩壁的特征,被拆解成三份星圖謎語和一句卦辭“天風姤,見豕負塗,載鬼一車,遇雨則吉”),分彆秘密告知三位不同專長、彼此不知情的資深弟子精於天文、地理、易理各一人)。隻有三人彙合,各自解開自己的謎題,才能拚湊出完整地點信息。
傳承:最後的誓言
安置前夕,周鳴在密室中,最後一次召見了新任院主玄微,以及一位名叫巫皋的年輕弟子。巫皋沉默寡言,卻對星辰運行有著近乎癡迷的直覺,常年值守觀星台,記錄著最細微的天象變化。
室內燭光昏暗,隻有案頭兩件物品:一把造型奇特的青銅鑰匙開啟地脈秘庫第一道機關),以及一個密封的小陶罐,裡麵是以特殊藥水浸泡保存的石芝孢子樣本及其完整周期記錄。
“玄微,”周鳴的聲音帶著前所未有的莊重與托付,“此鑰,乃地脈之啟。此罐,乃石芝之秘。二者合一,輔以天象之啟超新星),方可觸及秘庫真解。”他將鑰匙遞給玄微,將陶罐交給巫皋。
“巫皋,汝誌在星辰,心若止水。此罐所藏,關乎天地一物之微末周期,亦關乎《歸藏》一門之生死。汝需以性命守護此秘,除院主外,不得示於任何人。非文明斷絕、天地傾覆之象,不得開啟,更不得嘗試破解!汝需擇一心性純粹、誌在格物、遠離塵囂之傳人,於汝臨終前秘授,令其同樣守護,代代相承,靜待天啟之日!”
巫皋雙手顫抖地接過陶罐,感受到那微小生命體所承載的千鈞重擔,他重重叩首,聲音因激動而嘶啞:“弟子巫皋,以星辰為證,立此重誓!此秘在身,守口如瓶;此秘在傳,唯擇赤子;非至暗之時,絕不啟封!若有違誓,天地共殛!”
周鳴又看向玄微:“玄微,汝持院主之尺,掌本院之鑰,亦掌此《歸藏》存續之機。汝與巫皋,乃此秘之兩極,缺一不可。非九死之局,萬民倒懸,不得彙合汝二人之秘,嘗試開啟真解!更需謹記,真解所載,非此世之兵符,乃後世之舟筏!開啟之時,亦需慎之又慎,擇人更需明其心誌,察其能否擔此重責!汝可能守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玄微手持青銅矩尺和鑰匙,神情肅穆如神像:“弟子玄微立誓!持此尺鑰,守此秘藏。非文明存續之秋,絕不輕啟。若啟,必擇心如琉璃、誌在彼岸之賢者,授此星火!薪火不滅,傳承不絕!此誓,天地可鑒,日月共聆!”
兩人的誓言在狹小的密室內回蕩,沉重而神聖,如同為人類文明未來的某個可能分支,立下了一道無形的契約。
荒野之夜·最後的安置
是夜,朔風怒號,鉛雲低垂,竟罕見地醞釀著一場冬雷。周鳴不顧勸阻,在伯陽和另外兩名絕對心腹弟子的陪同下,秘密離開天工院。他們乘著夜色,跋涉數日,抵達了那座形如利劍、直指蒼穹的“觀星嶂”。
在狂風中,借助繩索與岩釘,周鳴親自攀上那處龜背岩壁。閃電撕裂夜幕,瞬間照亮了他蒼老而堅毅的臉龐,以及手中那塊冰冷沉重的隕鐵板。他撫摸著岩壁上那道天然生成的、如同命運裂痕般的縫隙,精準地將隕鐵板和星圖玉片嵌入其深處。特製的礦物膠泥被仔細地填塞、抹平,與周圍古老的岩石融為一體。雨水衝刷而下,迅速帶走了最後一絲人為的痕跡。
當最後一片玉片被安置妥當,一道前所未有的巨大閃電撕裂長空,慘白的光芒瞬間照亮了整個山穀,也將周鳴的身影定格在陡峭的岩壁上,如同一個向無儘時空投遞信標的孤獨剪影。震耳欲聾的雷聲滾滾而來,淹沒了世間一切聲響。
伯陽在下方緊緊抓著繩索,心臟幾乎跳出胸膛。當閃電消逝,他看到夫子的身影在風雨中微微晃動了一下,隨即被趕來的弟子牢牢扶住。
“夫子!”伯陽焦急地呼喊。
周鳴在弟子攙扶下,緩緩降回地麵。他渾身濕透,白發緊貼著臉頰,呼吸急促,臉上卻帶著一種完成神聖使命後的極致平靜與釋然。他沒有回頭再看一眼那藏匿著人類未來火種的岩壁,隻是裹緊了濕冷的衣袍,聲音在風雨中微弱卻清晰:“歸去。”
一行人沉默地踏上歸途。風雨如晦,前路茫茫。周鳴的腳步有些蹣跚,伯陽緊緊攙扶著他。老人大部分時間都低垂著頭,似乎在積蓄最後的氣力,唯有在偶爾的閃電劃過天際時,他會猛地抬起頭,渾濁卻依舊深邃的目光穿透重重雨幕,投向那被烏雲遮蔽、卻又永恒存在的浩瀚星河深處,仿佛在無聲地確認著什麼,又仿佛在進行著最後的、跨越時空的告彆。
雨水順著他的臉頰流下,分不清是雨還是汗。他的身體在寒風中微微顫抖,但脊梁卻挺得筆直。每一次閃電亮起,伯陽都能看到夫子眼中那團微弱卻未曾熄滅的火焰——那是對智慧本身的虔誠,對未知永恒的好奇,以及對自己親手埋下的、那枚可能跨越萬古的文明種子的,深沉而無悔的期許。
天工院的燈火,在遙遠的風雨地平線上,如同迷霧中的燈塔,微弱卻堅定地指引著歸途的方向。而《歸藏》的終極秘密,已如同沉入深海的玄珠,或高懸星河的密鑰,在黑暗與時光中,開始了它漫長的、靜默的等待。等待著一個足夠智慧、足夠幸運、或許也足夠絕望的時代,去發現,去解讀,去重新點燃那束來自古老星火的光。
喜歡數學易聖:我在春秋當國師請大家收藏:()數學易聖:我在春秋當國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