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陵之戰的硝煙,終被晉軍大營的篝火與酒氣取代。中軍帥帳燈火通明,卻透著一股奇異的氣息。非是純粹的歡慶,更像是在屍山血海上強行搭起的熱鬨戲台。空氣中彌漫著烤肉的焦香、劣酒的辛辣,更混雜著揮之不去的血腥與草藥氣息。繳獲的楚軍金器、玉飾堆在角落,反射著跳動的火光,刺眼而冰冷。巨大的青銅鼎中,咕嘟翻滾的並非祭祀的羹湯,而是取自楚軍輜重營的粟米,混著幾塊辨不清部位的肉食——一場以敵人血肉為祭的“勝宴”。
晉厲公高踞主位,年輕的臉上帶著亢奮的潮紅,頻頻舉爵。諸卿大夫環坐,推杯換盞,高聲談笑,言語間皆是楚王的狼狽、楚軍的潰敗、繳獲的豐厚。欒書坐於厲公左下首,甲胄已卸,隻著錦袍,麵色沉靜,眼神卻如同深潭,偶爾掠過角落的周鳴,帶著一種審視與不容置疑的壓力。
周鳴獨坐一隅,麵前案幾上隻擺著一爵清水和一碟未曾動過的冷炙。他身上那件深衣依舊整潔,卻洗不去連日血火浸染的疲憊與一種格格不入的沉寂。他垂著眼,指尖無意識地撚著一粒不知從何處拾來的、飽滿的楚地粟米,感受著那堅硬圓潤的觸感。帳內的喧囂,將士們咀嚼楚粟的滿足聲,落在他耳中,卻如同鈍器敲打著緊繃的神經。每一粒被吞咽的楚粟,仿佛都帶著汝水岸邊未乾的泥濘與血汙。
“周先生!”欒書的聲音不高,卻在帳內歡宴的間隙清晰地響起,如同冰錐刺破浮沫。所有的目光瞬間聚焦到角落。“鄢陵大捷,楚王喪膽,三軍披靡!此正乃天賜良機,一鼓作氣,直搗郢都,滅此朝食,成我大晉不世霸業!”他端起酒爵,目光如炬,直刺周鳴,“然兵者凶器,聖人慎之。先生乃通曉天機之‘易聖’,煩請為吾王、為我大晉三軍,筮此一卦:乘勝南下,畢其功於一役,滅楚——吉凶若何?!”
帳內瞬間安靜下來。晉厲公放下酒爵,眼中閃爍著灼熱的光芒,充滿期待。諸卿大夫也停下杯箸,屏息凝神。所有人都知道,這絕非簡單的占卜請求,而是欒書以勝利為籌碼,以“天命”為裹挾,逼周鳴為這場注定更加血腥的遠征背書!
無形的壓力如同巨石,轟然壓在周鳴肩頭。他緩緩抬起頭,迎上欒書那不容置疑的目光,又掠過厲公臉上毫不掩飾的征服渴望。帳內篝火跳動,將眾人臉上那混合著酒意、貪婪與殺戮餘溫的神情映照得格外清晰。他看到了士燮眼中深深的憂慮,也看到了郤至等少壯將領摩拳擦掌的狂熱。
沉默。令人窒息的沉默。隻有篝火燃燒的劈啪聲和帳外巡邏士兵的腳步聲。
良久,周鳴輕輕放下指尖那粒粟米。他沒有取龜甲,沒有焚蓍草,隻是緩緩伸出手,探入案幾旁一個盛滿新繳獲楚粟的粗陶缽中,抓起滿滿一把金黃飽滿的粟粒。然後,在眾目睽睽之下,他站起身,走到帥帳中央那片被篝火映得最亮的地毯上。
“王上,元帥。”周鳴的聲音平靜無波,卻帶著一種奇異的穿透力,“欲問滅楚吉凶,不必問卜於天。吉凶,儘在‘數’中。今日,便以此楚粟為籌,為君等演算一番。”
話音未落,他手一揚,掌中那把金黃的粟粒,如同細小的星辰,嘩啦啦傾灑在深色的地毯上。粟粒滾動、跳躍、最終或聚或散,形成一片看似雜亂無章的斑點。
“此一粒粟,”周鳴俯身,指尖拈起一粒粟米,舉在火光下,“乃楚地所產,為我軍所獲。食之,可飽一卒一時之腹。然欲吞楚,非吞此一粒粟,乃欲吞儘楚地萬裡河山,億萬黎庶!其代價幾何?”
他的聲音陡然轉冷,炭筆已在素帛上飛速勾勒,每一筆落下,都伴隨著冰冷的數據:
一、千裡喉舌斷:補給線崩解概率85)
“自鄢陵至郢都,關山千重,江河阻隔!楚地非中原,城邑稀疏,蠻族林立,民心未附!”周鳴的炭筆在地毯粟粒堆旁畫出一條蜿蜒曲折的粗線,代表進軍路線。
“糧道長度:一千二百裡模型預估)。需建轉運倉三十處,征調民夫…十五萬!”
“楚地反抗烈度基於曆史數據及楚俘口供):小股襲擾日均五次,大規模襲擾概率月均三成!每遇襲擾,糧隊損失率…三成!”
“南方暑濕,疫病橫行模型引入氣候、水文數據):民夫、士卒非戰鬥減員率…月均兩成!”
“山路崎嶇,河運艱險地形模型):運輸損耗率…一成五!”
綜合推演:千裡補給線維持三月以上不崩潰之概率…不足一成五15)!崩潰概率…高達八成五85)!屆時,前線大軍將成無根之木,餓殍遍野,不戰自潰!
炭筆在代表補給線的粗線上狠狠打了一個巨大的叉,標注上醒目的“85”!如同懸在進軍路線上的死亡絞索。
二、虎狼環伺危:背刺風險矩陣
周鳴的炭筆移開,在素帛另一區域畫出一個九宮格矩陣,橫軸標注“秦”、“齊”、“其他諸侯”,縱軸標注“高”、“中”、“低”風險等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秦”列:“西鄰秦國,素懷東出之誌。今我主力深陷楚地,其乘虛而入,攻我河西、河東之概率…高70)!”炭筆在秦高風險格重重一點。
“齊”列:“齊雖新敗指之前齊國內亂),然大國底蘊猶存,豈甘久居我下?其聯楚或趁隙收漁利之概率…中50)!”齊中風險格一點。
“其他諸侯”列:“鄭、宋、衛等,懾於兵威,表麵臣服,然若我軍久戰生變,其反複或截我歸路之概率…低30),然不可不防!”其他低風險格一點。
矩陣交互:“若秦動,齊必不甘落後,風險疊加!秦齊聯動概率…四成40)!屆時,我大晉將腹背受敵,三麵受兵!”
炭筆在秦、齊兩格之間畫上粗重的連線,標注“40”!一個巨大的、代表腹背受敵的紅色箭頭指向代表晉國的中心區域。帳內氣氛陡然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