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台館的燭火,徹夜未熄。楚國令尹屈建捧著那份由晉人星夜送來的吳國間諜口供與《破楚九策》殘篇,枯坐如石雕。帛書上冰冷的字句,如同毒蛇噬咬著他的心臟。伍子胥刻骨的仇恨,孫武神秘的兵鋒,直插郢都的進軍路線……每一個字都在印證周鳴“吳鉤係數”的恐怖預言,也徹底粉碎了他心中最後一絲對“蠻夷疥癬”的輕視。恐懼,如同冰冷的藤蔓,纏繞著憤怒與屈辱,在他胸腔裡瘋狂滋長。
棠棣館內,氣氛同樣凝重。趙武、荀偃、欒黶等晉國核心人物,圍坐案前,反複審視著供詞的副本。吳國的野心與狠辣,遠超他們最壞的預估。那份共享情報帶來的短暫同仇敵愾,很快又被更深沉的憂慮取代——晉楚百年世仇,血債累累,僅憑一份口供,如何維係那脆弱如薄冰的互信?情報共享機製,勢在必行,卻又如履薄冰。誰來確保對方提供的情報是真?誰來防止對方借機傳遞假消息誤導?誰來監督這共享機製本身不被濫用?
“互信?”欒黶冷笑一聲,打破了壓抑的沉默,指尖敲擊著案上的帛書,“此物可證吳患是真,焉知不是楚人借刀殺人之計?誘我晉國全力東顧,他楚國好趁機休養生息,甚至……背後捅刀?”他眼中閃爍著多疑的寒光。
荀偃眉頭緊鎖:“即便情報為真,共享之後,如何驗證後續情報之真偽?派使者互駐?焉知使者不被收買?設共同諜報司?誰主誰副?爭執不休!”
趙武沉默不語,目光投向靜坐一旁的周鳴。共享吳諜情報是周鳴提出的,這更艱難的一步,也隻能寄望於他的“數”能再次破局。
翌日,宋公彆苑水榭。晉楚兩國核心人物再次對坐,空氣中彌漫著劫後餘生的凝重與揮之不去的猜忌。案幾上,攤著那卷令人心悸的《破楚九策》殘篇,如同橫亙在雙方之間的毒刺。
屈建率先開口,聲音嘶啞低沉,不複往日的倨傲:“吳蠻之患,甚於水火。晉國高義,共享此訊,楚銘記於心。然……”他話鋒一轉,目光銳利地掃過趙武,“互信易言難立。情報共享,如何防偽?如何驗真?如何確保不淪為彼此構陷之器?若無萬全之法,此議……不提也罷!”他直接拋出了最核心的難題,也是晉國同樣擔憂的死結。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於周鳴。這一次,連屈建眼中也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期待,以及……更深的忌憚。
周鳴沒有言語,從隨身的藤匣中,取出了三件器物,一字排開於案幾中央。
1.虎頭符:青銅鑄造,猛虎頭顱造型,怒目圓睜,獠牙畢露,栩栩如生。虎額正中,以極細的陰刻線條,銘刻著一串奇異的、由點和短橫組成的符號類似古籌算數碼),透著一股冰冷的肅殺之氣。
2.虎身符:同樣青銅材質,虎身雄健,肌肉虯結,作蓄勢待撲狀。虎背之上,同樣銘刻著一串與虎頭符截然不同、但同樣繁複的點橫符號序列,符號間隱隱有鎏金流淌,顯得神秘而內斂。
3.虎尾符:材質與前兩者迥異,竟是通體溫潤的墨玉雕琢而成!虎尾盤卷如環,形成一個完美的圓形。環身無任何猛獸紋飾,隻在內圈邊緣,以極其細微的陽文,鐫刻著一串更長、更複雜的點橫符號序列,如同星辰密布。
“此乃三才虎符,分掌於晉、楚、宋。”周鳴的聲音平靜,卻帶著一種開天辟地的意味。
“晉國,持虎頭符,掌其額上之數,曰天陽之鑰。”他指向虎頭符上那串符號。
“楚國,持虎身符,掌其背上之數,曰地陰之鑰。”指向虎身符。
“宋國,持虎尾符,掌其環中之數,曰人中樞。”指向墨玉虎尾環。
“此三符之數,非尋常銘文。”周鳴的目光掃過眾人疑惑的臉龐,“乃陰陽之數!其性如混沌初開之元,至大無外,至小無內,不可分割,唯合一方生!”他用春秋時代哲人可理解的“陰陽元始”概念,隱喻著素數prienuber)的根本特性——大於1的自然數中,除1和自身外無法被其他自然數整除!
“虎頭之數,陽也,獨一而巨。”
“虎身之數,陰也,獨一而微。”此處“微”指相對較小,非數值小)
“虎尾之數,乃陰陽交泰、天地相合之積!”他指向墨玉環上那串最長的符號序列,“此積數,唯當天陽之鑰虎頭數)與地陰之鑰虎身數)相乘,方可得出!天地之間,除持符者,無人能知此三數之全貌!”
“情報共享,當以此三才虎符為驗!”周鳴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金石之音。他拿起一支特製的、筆尖鑲嵌磁石的玉筆,在虛空中書寫出由光線構成的巨大算式:od虎尾數
“凡需共享之絕密情報,無論文字、輿圖、軍情,皆需以特定易卦密本預設的加密算法)轉化為此密文數字序列。”周鳴解釋道,“情報發出方如晉國),在密文之後,需以其所持之鑰如虎頭數)進行一項神機演算實際為乘法運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驗數=密文x虎頭數若晉國發送,則用其持有的虎頭數)
“所得驗數,極其巨大。”
“然此驗數非最終結果,需再行歸中之法模運算)!”周鳴的玉筆點在算式中的“od虎尾數”上,“以宋國所持虎尾環中之積數即虎頭數x虎身數的乘積)為中!將驗數除以這積數,取其餘數reainder)!”od(虎頭數x虎身數)(即od虎尾數)
“此餘數,連同原始密文,一並送達接收方如楚國)及監督方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