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變革在繼續_開局王府世子,最終擺爛失敗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32章 變革在繼續(1 / 1)

他們是世家不假,但他們也擋不住這浩浩蕩蕩的民意。當百姓不再畏懼世家,當朝廷不再縱容特權,當寒門學子真的能通過科舉入仕…

世家豪族無底線作威作福的時代,似乎真的已經結束了。

京都,自新政鋪開的這些日子,五大世家的門檻都快被踏破了,但他們的家主此刻都稱病不見任何人,這幾位不出頭,其他的世家也不可能在大乾掀起太大的風浪。

畢竟現在的大乾,皇權高度集中,朝堂、軍權和經濟命脈,皆在李玄手中,而這些政令都偏向著百姓,世家在這滾滾洪流之中,沒有任何反抗的餘地!

禦書房。

乾皇看著各地呈上來的奏報,嘴角微微上揚:"這小子,倒是真把這事做成了。"

徐相站在一旁,輕撫長須,一副擔憂之色:"陛下,可彆高興的太早了,這才剛剛開始,後麵的麻煩,還多著呢。"

乾皇合上奏折,目光深邃:"是啊,才剛剛開始,麻煩還多著。"

科舉的風暴尚未平息,朝廷又一道詔令如驚雷炸響——

"即日起,全國各州設廉政司,凡百姓檢舉官員貪腐,皆可直接呈遞,不受地方衙門乾涉,廉政司務必保證舉報人安全,若舉報之人出了事,當地廉政司連坐!"意思很簡單,彆人舉報的是什麼罪名,若是在過程中他出了事,廉政司就同樣要承擔什麼罪名。

"八品以上官員離任,必行離任審計,凡賬目不清、虧空公款者,一律革職查辦!官員考核,不再憑上官的一紙文書評語,而是隻占據很少一部分,更多的則是交由百姓評價和官員自己,將考核分為政績、能力、廉政、風評和官德五大類。上官隻需要負責能力方麵的撰寫。

而政績部分隻需要官員自己填寫,每年他們在地方上做了什麼,自己最清楚。然後直接呈報朝廷,由朝廷派人進行核查,而風評則是交給了地方百姓,朝廷專人隨機抽取當地各行各業的人員,對當地官員進行評價,官德則是由自己的下屬進行撰寫,每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綜合三年政績,能者上,庸者下..."

此令一出,京都官場震動。地方官場更是雞飛狗跳,摸魚的,沒能力的,這新的考核製度毫無疑問會讓他們麵臨巨大的麻煩,而且此事就算你巴結直屬上官,作用也微乎其微!

揚州,鹽運使周康正在書房裡瘋狂燒賬本,濃煙從窗戶飄出,結果被路過的百姓瞧見,直接一嗓子喊來了巡邏的衙役。

"周大人,您這是做什麼呢?"衙役皮笑肉不笑,"廉政司的大人說了,燒毀賬本,罪加一等。"

周康癱坐在地,麵如死灰。

此舉一出,百姓的怒火終於有了出口。

幽州,某縣衙門前,一個老農顫巍巍地遞上一份訴狀:"大人,小民要告本縣縣丞強占民田!"

縣太爺剛要嗬斥,旁邊的廉政司官員已經接過訴狀,冷冷道:"此事,本官接了。"

縣丞當場腿軟,直接跪了下來。

荊州,一群商販圍在廉政司衙門外,高喊:"我們要告知府縱容親屬強買商鋪!"

不到三日,那位知府的侄子就被捉拿進京,家產全部充公。而不少充滿抱負的官員,也終於可以大開拳腳施展心中的抱負,至少明麵上,不再完全受製於自己的上官。

廉政司設立三個月,全國共查處貪官汙吏八百二十七人,追回贓款上百萬兩,果然,養貪官就是為了國家需要銀子的時候用的!

沒多久,百姓們發現,官府的效率突然變高了,稅吏不敢隨意加征了,就連縣太爺審案都變得公正了許多,也勤快了許多。

茶館裡,說書人拍案驚歎:"多少年了,終於見到清官了!"

而朝堂上,乾皇看著各地呈報的清廉名單,對徐相笑道:"看來,這刀子架在脖子上,有些人終於知道怕了。"

當廉政司的鐵腕還在各地掀起波瀾時,朝廷又一道政令如春風般拂過九州——

"即日起,除戰時外,各州府取消宵禁!"

"商賈行旅,可於大乾境內自由往來,各地關隘不得無故阻攔!同時取消匠籍,朝廷設立工匠司,但凡有人做出利國利民的器物,皆可送往工匠司,由專人負責接待,一旦核實,不僅製作物件本人會得到朝廷重用,其所在的當地衙門也會得到朝廷的封賞,在官員考核的時候提一級,同等條件優先晉升。"

"商稅改行階梯製,年入低於百兩者免稅,千兩以下者稅十取一,萬兩以下十取二,十萬兩以下十取二五,十萬以上者十取三..."

此令一出,對普通的商賈影響倒是不大,對一些生意比較大的商賈和世家,影響是最大的,天下所有人都在等著五大世家的反擊,但令人意外的是,向來最愛鬨騰的五大世家,這次卻出奇地安靜。

王家書房裡,幾位家主圍坐品茶。鄭家家主忍不住抱怨:"這商稅新政,可又是一大筆銀子啊!"

"你鄭家向來都是這麼貪心?"王震慢悠悠地吹著茶沫,"這次廉政司沒有清理我們幾家的官員已經算不錯了,回頭還是讓他們好好做官吧。那位世子給了咱們足夠的誠意,有了蜀州這些東西,大乾那麼大,還不夠你賺的?做人,還是不要太過貪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周遠也是會意一笑:"是啊,為了這商稅,陛下這次已經足夠讓步了,我勸諸位,還是不要太過貪心,否則陛下那邊,可不是不好交代的..."

原來,李成安早就明白這些老狐狸的心思,為了這商稅,李成安不惜把一部分商品的核心技術高價轉讓給他們,讓他們在商稅的事情上裝聾作啞,說著是高價,其實五家平攤下來,壓根也沒多少,並不算傷筋動骨。

而李成安也沒想過一直把這些工藝握在自己的手裡,時代要進步,壟斷永遠不是長久的辦法,和平年代的壟斷是為了斂財,但是想讓大乾快速發展,一味的壟斷隻會害死自己。

夜市千燈照碧雲,隨著宵禁取消,各州府的夜市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京都朱雀大街,燈火通明直至三更。賣糖人的、演雜耍的、說書唱曲的,將街道擠得水泄不通。巡夜的差役不再驅趕商販,反而幫著維持秩序。

"娘,我要那個兔子燈!"一個紮著羊角辮的小丫頭在人群中蹦跳。

她身後,一對年輕夫婦相視而笑。丈夫低聲道:"多虧新政,咱們的布莊今年能多開兩個時辰。"

更妙的是,各地關隘撤下了重重路障。運糧的車隊不再被層層盤剝,南方的茶葉、北方的皮貨,開始在大乾境內自由流通。

戶部衙門裡,李成安正在給年輕官吏講解:

"小商販少交稅,就能多留本錢擴大經營。大商賈多交稅,但比起往日打點官員的支出,反而更劃算。"

原來,那些大商賈雖然稅率高了,但再也不用偷偷給官員塞錢。明碼標價的稅銀,比無底洞般的賄賂強多了。

最妙的是,隨著商路暢通,各地開始湧現新奇事物——

蜀州的新式水車,能灌溉更高處的旱田;甚至連邊關的軍屯,都開始試用南方傳來的新稻種,不少新奇的事物開始悄無聲息在大乾各個地方湧現...

這一切,都源自那個簡單的道理:當百姓不再被束縛,智慧就會如春草般瘋長。星光下,這場變革,正悄然改變著這個古老帝國的每一個角落。

喜歡開局王府世子,最終擺爛失敗請大家收藏:()開局王府世子,最終擺爛失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抗戰:神級狙擊手絕地反殺 詭神密語 讓你回高三奮鬥,你卻做空股市? 鬼吹燈之昆侖神宮新篇 抗戰:隊伍拉起來後,老李人麻了 大唐劍聖錄 變身傭兵以為佬,實則人妻當到老 廢柴覺醒:開局獻祭親妹妹 被休後,每日情報助我熬過荒年 目光所及都將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