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朝堂暗流湧_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章 朝堂暗流湧(1 / 1)

李瑁在係統的初步指引下,對這具身體的過往與所處的大唐局勢,有了些微概念。但那兩名李林甫眼線離去後,他明白,真正的考驗才剛剛啟幕。

他端坐在王府書房,窗外的月光透過雕花窗欞,灑在古樸的書案上。案幾上,擺放著幾卷從王府藏書閣尋來的典籍,雖大多是些詩詞歌賦,可李瑁卻試圖從中探尋大唐的政治脈絡。係統在他腦海中安靜蟄伏,似在等待合適時機,給予他新的助力。

“王爺,可要傳膳?”貼身小廝小順子輕手輕腳進來,垂首問道。這小順子自李瑁“摔傷”後,便一直小心翼翼伺候,生怕這位主子再有個閃失。

李瑁擺了擺手,“你去吩咐廚房,簡單備些飯菜,另外,讓暗衛首領戌時來書房見我。”他聲音沉穩,卻又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這些日子,他已悄然摸清王府暗衛的存在,雖不知勢力深淺,但關鍵時候,或許能派上用場。

待小順子退下,李瑁重新將目光聚焦在書案上。他隨手翻開一卷《貞觀政要》,字裡行間,唐太宗與賢臣論治的場景躍然紙上。可此刻,他卻無心深究治國方略,滿腦子都是白天那兩個李林甫眼線的身影。李林甫,這在曆史上以“口蜜腹劍”著稱的權臣,究竟在謀劃著什麼?自己這壽王的身份,又會在他的權力棋局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正思索間,窗外忽有異動。李瑁瞬間警覺,身形一閃,躲在書架之後。緊接著,一道黑影破窗而入,不等李瑁有所動作,那黑影已單膝跪地,“屬下參見王爺,不知王爺急召,所為何事?”

李瑁定睛一看,正是暗衛首領,姓趙名岩,生得孔武有力,渾身散發著肅殺之氣。“起來吧,本王要你去查探些事。”李瑁緩聲道,“朝堂之上,李林甫一黨勢力分布,還有其他權臣動向,務必詳細。另外,關於本王‘墜馬’一事,也查查是否有人暗中搗鬼。”

趙岩領命而去,李瑁這才鬆了口氣。他深知,在這大唐,若想不被權力的旋渦吞噬,情報與勢力,缺一不可。係統雖能給予知識,可實際的人脈與消息網,還得靠自己一點點搭建。

用過晚膳,李瑁再度陷入對係統的研究。係統界麵上,除了知識寶庫,還有任務欄閃爍著微光。他點開任務欄,一條新任務映入眼簾:【初步建立朝堂情報網,了解主要勢力,任務獎勵:大唐朝堂勢力分布地圖初級)、基礎權謀推演術】

“看來係統也在助力我融入這大唐權力場。”李瑁喃喃自語,眼神中透著堅定。他明白,完成這任務,便能對朝堂局勢有更清晰的認知,在後續的權力博弈中,也能多幾分勝算。

戌時三刻,趙岩再度現身,手中捧著一卷暗黃色的卷宗。“王爺,查探到的消息都在此處。”他將卷宗呈上,聲音依舊低沉。

李瑁迫不及待展開卷宗,燭光下,一行行小字清晰呈現。原來,這大唐朝堂,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湧動。以李林甫為首的權臣集團,把持著吏部、刑部等關鍵部門,大肆打壓異己,安插親信。而與之抗衡的,雖有太子一黨,可目前勢力勢微,其他如楊國忠等新興勢力,也在悄然崛起,妄圖分一杯羹。

“至於王爺墜馬一事,”趙岩頓了頓,“屬下查到,當日馬場的馬,似被人動了手腳,馬掌裡被嵌入了細碎的鐵釘,導致馬匹受驚。背後指使之人,目前線索甚少,但與李林甫一黨或有關聯。”

李瑁捏緊了拳頭,眼中閃過寒芒。這李林甫,果然不安好心,自己這剛“醒”,便已被卷入他的算計之中。“繼續查,務必揪出幕後黑手。”他咬咬牙,沉聲道。

待趙岩退下,李瑁獨坐書房,望著窗外的夜色,心中思緒翻湧。這大唐的朝堂,就像一座巨大的棋盤,各方勢力如同棋子,在李林甫等權臣的操控下,相互博弈。自己這壽王,雖貴為皇子,可若沒有足夠的實力與智慧,隨時都可能成為被舍棄的棋子。

“係統,開啟知識寶庫中關於大唐朝堂勢力的詳細解讀。”李瑁在心中默念。瞬間,大量信息湧入腦海,李林甫的發家史、與其他權臣的恩怨、在玄宗麵前的得寵緣由,一一清晰呈現。原來,這李林甫能長期把持朝政,靠的不僅是溜須拍馬,更有對玄宗心思的精準揣摩,以及對政敵的殘酷打壓。

隨著對朝堂局勢了解的深入,李瑁愈發覺得心驚。自己身處這權力旋渦中心,稍有不慎,便會萬劫不複。可退縮,從來不是他的性格。前世在武林中,他能從一個無名小卒成長為頂級高手,靠的就是遇強則強、永不言敗的韌性。如今,在這大唐的權力場,他同樣要闖出一片天。

次日清晨,李瑁進宮向唐玄宗請安。宮道兩旁,垂柳依依,可他卻無心欣賞這春日美景。一路上,遇到的宮女太監、王公大臣,皆對他行禮問安,可眼神中,卻藏著各異的心思。有巴結討好的,有冷眼旁觀的,也有暗藏敵意的。李瑁明白,這些目光背後,都是各方勢力對他這個壽王的試探與考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來到興慶宮,唐玄宗正坐在龍椅上,翻閱奏折。見到李瑁,臉上露出幾分欣慰,“吾兒康複,朕心甚慰。”

“多謝父皇掛念,兒臣已無大礙。”李瑁恭敬行禮,眼神卻悄然打量著這位開創了開元盛世,卻也在後期逐漸沉迷享樂的帝王。

“此次墜馬,可知是何人所為?”唐玄宗放下奏折,目光深邃地看著李瑁。

李瑁心中一凜,知道父皇這是在試探自己。他沉思片刻,回道:“兒臣雖不知具體何人,但也能猜到,定是朝堂之上,有人不願兒臣參與朝政,故而使此下作手段。兒臣不才,卻也想為父皇分憂,為大唐儘一份力。”

唐玄宗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他深知,這大唐的皇子們,大多沉迷聲色犬馬,像李瑁這般有上進心的,實屬難得。可他卻不知,眼前的李瑁,早已不是原來那個壽王。

“你有此心,甚好。”唐玄宗緩緩道,“近日朝堂之上,關於西北邊防之事,爭議頗大。你若有興趣,可參與朝議,發表見解。”

李瑁心中暗喜,這是父皇給自己參與朝政的機會啊。他連忙謝恩,“兒臣謹遵父皇教誨,定當用心鑽研,不負父皇期望。”

離開興慶宮,李瑁的心情卻並未輕鬆。參與朝議,意味著正式踏入朝堂權力博弈的核心戰場,而李林甫等權臣,絕不會坐視自己崛起。但他不怕,前世的武林爭鬥,教會他在逆境中成長,如今這朝堂暗流,隻會讓他的羽翼更加豐滿。

回到王府,李瑁立刻召集心腹,開始籌備參與朝議之事。他讓趙岩進一步擴大情報網,收集西北邊防的詳細資料,又從係統知識寶庫中,查找關於軍事戰略、邊防治理的內容,日夜研讀。同時,他也沒忘記關注李林甫一黨的動向,知曉他們定會在朝議上給自己使絆子。

這日,李瑁正在書房與謀士研討邊防策略,小順子匆匆來報:“王爺,李林甫大人來訪。”

李瑁眼神一凜,放下手中書卷,“快請李大人到客廳,本王隨後就到。”他深知,李林甫此時來訪,定是來探自己的虛實,這場會麵,關乎著後續朝議上的博弈,容不得半點差錯。

整理好衣衫,李瑁大步邁向客廳。客廳中,李林甫已端坐許久,見李瑁進來,起身笑道:“壽王殿下康複,老夫特來祝賀,順帶聊聊朝堂之事。”

“李大人費心了,請坐。”李瑁不動聲色,與李林甫相對而坐。

兩人寒暄幾句後,李林甫便切入正題,“聽聞殿下要參與西北邊防的朝議,老夫有些看法,想與殿下交流交流。”

李瑁心中警惕,表麵卻謙遜道:“李大人乃朝堂老臣,經驗豐富,兒臣正想聆聽教誨。”

李林甫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笑,緩緩道:“西北邊防,向來以穩為主。如今邊疆將士雖有苦戰,但朝廷若大肆增兵增餉,恐會引發財政危機。依老夫看,隻需稍作調整,維持現狀即可。”

李瑁明白,這是李林甫在試探自己的立場,若自己附和,便會陷入他的保守陣營;若反對,又會得罪這位權臣。他沉思片刻,回道:“李大人所言有理,可兒臣以為,西北邊防關乎大唐安危,若隻是維持現狀,恐難長久。如今吐蕃等勢力虎視眈眈,若不加強防禦,一旦他們聯手來犯,後果不堪設想。兒臣以為,當在增兵的同時,注重邊疆將士的訓練與裝備更新,如此方能長治久安。”

李林甫眼中閃過一絲詫異,他沒想到這壽王竟有如此見解,看來之前是小瞧他了。但他麵上依舊不動聲色,“殿下年輕有為,見解獨到,老夫自愧不如。不過朝堂之事複雜,還需從長計議。”

這場會麵,在看似平和的氛圍中結束,可兩人心中都明白,彼此的權力博弈,才剛剛開始。李瑁回到書房,望著窗外的天空,深知自己已徹底卷入這朝堂暗流之中。但他不怕,有係統助力,有自己的智慧與勇氣,定能在這旋渦中,尋得屬於自己的生存之道,甚至,改變這大唐的命運。

接下來的日子,李瑁一邊繼續籌備朝議,一邊密切關注李林甫一黨的動向。他知道,朝議之上,將是他與李林甫等權臣的第一次正麵交鋒,而這場交鋒的結果,將決定他在朝堂權力場中,能否邁出堅實的第一步……

喜歡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請大家收藏:()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全網笑瘋:這個主播的員工全是詭 詭秘傘匠:我在鬼氣複蘇世界封神 每日情報:係統不正經,怎麼辦? 潛龍出山:一鳴驚人! 重回1981:獎勵百億美金 異界開拓:我的領地不一樣 百世天書:我靠血脈稱霸蒼穹 太好了!大師兄開殺,我們沒救了 天命骰子:我的運氣我說了算! 憶劫修仙